哲学一直以来都给人们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毕竟这是一门“空”的学问。然而哲学在我们的人生生活中从未缺席。一个人要想安稳幸福地度过此生,关于世界,关于他人,关于自己,必要的哲学思考是必须具备的。
中国哲学本质上是一种人生哲学,不同于西方哲学的逻辑化、宗教化。不具备逻辑化往往为现代评论家所诟病,但也是这一点造就了中国哲学的独特魅力。我们的先贤在著述时并不是想证明什么,论证什么,而是将它看到的想到的通过简短的语言告诉我们。他们不奢求我们完全切合他们的文字,事实上他们想表达的都在文字之外。他们意图通过文字让我们感悟,以期达到与他们同样的思想境地。《道德经》寥寥五千多字,甚至赶不上现在的一篇论文,但其内涵之处足以撑起一个论文库。
研读中国的传统哲学是有必要的。现在许多人张口尼采,闭口黑塞,其实我总有种说不出来的变扭之感。这并不是什么民族自尊心在作祟,而是潜藏在血脉中的基因在提醒我们西方哲学不是土生土长,强行嫁接并非好事。
冯友兰在本书中着重论述了中西方在地理环境、经济背景等方面的不同,由此产生的传统哲学思想自然而然地存在较大差异。中国自古以来农业都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商业往往不受重视,而西方先哲居住的时代海洋环布,贸易流通。由此产生的思想境地镌刻在民族的血脉里不是简简单单就能抹除的。
当然,我并不是在说不应该读尼采和黑塞。时代在发展进步,传统的哲学思想或许适用于过去,但不一定契合未来。一派思想中必然一些包括局限于时代的东西,譬如亚里士多德曾论证奴隶制度的合理性,儒家的丧葬制度并不适合现代等。然而同样的,一派思想中肯定也包含着一些永久价值,不会因为时代而褪色,例如墨家学派中对于和平的坚持,苏格拉底关于智慧的思索等。中国哲学是最适合中国人的哲学,但我们需要区分其中的“常”与“变”的思想,同时吸收西方哲学闪光点,这样才是眼下时代的最好选择。
中国哲学中有许多经久不衰的思想。例如“反者道之动”,无论在自然和人生的领域里,任何事物发展到极端,就有一种趋向,朝反方向的另一端移动,如同化学反应中的勒夏特列原理;儒家思想中的“正名”,即客观存在的种种事物应当与它们名字的本来含义一致起来,告诫我们要恪守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在这其中,我觉得我们最应该把握的也是中国哲学作为人生哲学的最璀璨的精华思想,便是对于人、事、物的态度。
复旦大学王德峰教授在演讲王阳明心学时说道:人生富贵穷通,莫非命也。阳明心学脱胎于儒家学说,这里的“命”并不是消极的抱怨,正相反,而是一种昂扬的生命态度。在我的理解里,这里的“命”,并不是古希腊戏剧中那种不可更改的命运,而是孔夫子笔下,圣人在心灵修养上达到一定境界的“知命”。
我们从事各种活动,其外表成功,都有赖于各种外部条件的配合。但是,外部条件是否配合,完全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因此,人所能做的只是:竭尽全力,成败在所不计。这种人生态度就是“知命”。若人能够认识到这一点,生活中的许多失败磨难,事后我们都可以坦然接受,大可不必自怨自艾。如此便能充分地利用生命,将时间都放在追求更有意义的事情上,生活与心境都将顺畅起来。
“知命”告诉我们要认识世界存在的必然性,能够在胜败之间进退自如,这是现代世界经常缺少的。但是同时我们还需警惕走上虚无主义的极端。我们不能否认,中国哲学中对于人生的态度并不都像阳明心学那样积极昂扬,甚至佛家认为人生本质都是虚的,如尘聚散,缺乏意义。对于此种学说我们不能全盘否定,因其有着它本身的存在价值。但在我们这个时代,我们这样的年纪,研究秉持这些理念怎么看都是一种浪费与逃避。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追问哲学到底能有什么用。事实上,它并不保有实用价值,甚至晦涩难懂的哲学也不会增加多少正面的知识,也就是说它是无用的,“空”的,至少从世俗赚钱吃饭的角度来看。然而,正是这种无用之用对于我们来说才是最重要的,是我们除了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外追求的崇高的生活意义。它是决定了人之所以成为人,而不是兽的根本所在。
哲学的任务本就不是为了人对客观实际增加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智。人与其它动物不同,在于当他做什么事时,它知道自己在做的是什么事,并且自己意识到,是在做这件事。正是这种理解和自我认识使人感到他正在做的事情的意义。换个通俗点的说法,学了哲学后,你就知道了你为什么要吃面包,而且吃的比不学哲学的人香甜。
说到这,如果有人依旧对于哲学不感兴趣,其实也不是多大的损失。我们并不一定都要专门抱着一本《道德经》或者《理想国》研究,但最重要的是,不管通过何种方法我们都要对古今中外的优秀哲学思想有所了解,并且秉持着这些思想去生活,去迎接人生可能带来的任何挑战。我想这也或许是哲学存在的最大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