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格非的《山河入梦》,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较之于上一部《人面桃花》,更加喜欢这部作品。
以前总喜欢看到所有的故事喜剧收尾,不管是现实中,还是书本里。觉得喜剧多好,这个世界已经那么多悲伤,又何必再把自己弄得心力交瘁?
现在我才知道,因为我把看书当娱乐,所以我渴望所有的故事最后都会是一个喜剧,因为娱乐是为了高兴,为了开心。
可我忘了,文字不止于娱乐。鲁迅先生弃医从文,就是为了用手中的笔杆,唤醒当时沉睡的中国。
而悲剧大概就是这样一个存在。每个人都有好奇心,一个好的故事,每个读者都会有读下去的欲望。读至结尾,发现是一个悲剧,不免回头细思,为何走到如此境地,后猛然惊觉,原来一切早已注定。
我们每个人活在这个世上,不过都是在竭力逃脱自己沦为悲剧的命运。而其他人以及其他人的故事都成了我们的镜子,我们极力避免成为镜子中的他们,努力挣扎着不被这个世界的洪流裹挟而去。到最后却发现,大多数人的努力之于现实,就好比瞎子点灯,白费力气。
其实故事中的每个人物在作者构造出来的那一刻,大概就已经写好了结局。
那我们呢?是不是在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就已经被书写好了命运,我不知道,我不是有神论者,也不信神鬼之说,但同样我也不是唯物论者。这个宇宙有太多的秘密了。
但是我相信每个人的经历,每个人的性格,对他的命运有着无法磨灭的影响。人生总是在做选择,就像每个岔路口中的每条路都有各自的终点,而我们走过人生的岔路,也都会有各自的归宿。
《山河入梦》中的谭功达,满腔热血,在他的心中,有一个美好的城市蓝图,但是在别人眼里,他那些都是白日做梦,可是他依然很固执地做着白日梦。他一看到女人,就容易发呆,所以人们都说他得了花痴病。但同时也因此被张金花算计,把她娶回了家,谈不上情愿,也谈不上不情愿。尽管如此,他身在官场,却没有半点官僚作风,反而心地纯良。这点从他将姚佩佩从澡堂救出,以及之后几次三番对寡妇张金花有求必应不难看出。
他就像现实中的贾宝玉,对所有的女人都怀有一份敬爱。而姚佩佩之于他,就好比林黛玉之于贾宝玉,最无可奈何的一个存在,自然他们最终也没逃脱贾黛那样的命运。
姚佩佩这个人物的经历及人物性格和黛玉都有几分相似。她很早就无父无母,不得已寄人篱下,养成了和黛玉一样的多疑、敏感,说话也总带三分讥讽,但她同时也有着黛玉身上的聪慧和通透。在她的同事中唯一一个和她谈得来的人就是汤碧云,这个最后直接造成她悲剧命运的人。其实自始至终她都知道汤碧云心机深沉,但是她还是一直把她当作最好的朋友。在汤碧云算计她的那天晚上,她对汤碧云说,"如果有哪一天真的被你卖了,也心甘情愿。毕竟是栽在自己最好朋友手里,怨不得天。"
最终果然应了她的话,汤碧云在她的食物中下了药,亲手把她送到了一个觊觎她身体很久的省秘书床上。而她也因此背上了杀人的罪名,一直逃亡,最终还是走上了刑场。
她爱着谭功达,一直以来都把这份心意藏得小心翼翼,却不知很多人都了然于心。对于谭功达,她不像其他人,她可以理解谭功达的白日梦。在她最后逃亡的途中,不论是精神还是物质,她都处于极度匮乏的状态,即使这样,她还是在途中买下了《沼气的构造和使用》,并寄给了谭功达。谭功达看到书的那一刻,他想的是,假如时光可以倒流……
她就像林黛玉能理解贾宝玉"不求上进,无心仕途,整日混迹在胭脂水粉中"一样,能同样理解别人眼中幼稚且不切实际的谭功达。那本书就是最好的证明了吧。
姚佩佩逃亡途中一直给谭功达寄信,但是他都没有回,或许因为姚佩佩是通缉犯,或许因为即便寄了,她可能也收不到。每次一来信,他就会在地图上寻找,每天都在想她接下来会逃到哪里,会不会被抓。无奈最终从起点逃回了终点,在地图上画了个圈,谭功达说,比学生用圆规画的还圆。在她逃回普济的时候,谭功达最终还是冒着生命危险,赶往普济想向她通风报信,只可惜晚了一步,姚佩佩还是被捉了去,最终被枪毙。所以到最后姚佩佩也不知道,曾经有那么一个人,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只愿她可以平安。或许还以为是谭功达揭露了她的行踪,害她被抓。而谭功达也因为反革命罪和包庇罪被捕,直到后来因病去世。
我想,如果姚佩佩知道了,大概也瞑目了,一世真心换来一次舍命相救,谁说不值呢?
絮絮叨叨说了很多,或许有些前言不搭后语,有些混乱,却也都是看完此书内心的想法。每次看书都想着写些什么,却怎么也下不了笔。总是觉得满脑子的想法到了笔下,就成了一个说话吞吞吐吐的结巴。偶尔看着别人的文章,也会有自惭形秽的想法,自然更无法动笔。现在想想,自己也许太狭隘了。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个世界上的大部分事情,都是只有立场,没有对错,那就更谈不上好坏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