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游记》当中,须菩提祖师虽然戏份不多,出场有限,却因为是孙悟空的第一位师傅而倍受关注。他给孙悟空起了名字,教给了孙悟空性命双修的法门。不过,广为人知的是,他教会了孙悟空七十二变和筋斗云等无敌神通。因为教出了如此高徒,老师当然会因其而骄傲了。是以,《西游记》人物很多,露脸少的须菩提祖师却可以成为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之一。
人们说到这位祖师时,最容易为他是道教还是佛教进行争论。就是说他是佛教的人,也还会为他究竟是什么身份而争论不休。据我所知,有人说他是如来的师弟;有人说他是观世音菩萨表现的;还有人说他就是如来本尊表现的。究竟如何?
在分析原著之前,这里先简单说一说六小龄童版《西游记》以及周星驰《大话西游》里面的这个角色。《西游记》电视剧里被称为菩提祖师,是道家形象;《大话西游》里面是菩提老祖,和尚打扮。
在读古典名著时,我反对那种穿凿附会,刻意标新立异的读法。读书要尊重原文,不能臆测。其实,这个问题本不需要特别讨论的。只是现在人们把它复杂化了,我才想简单论述一番。
在《西游记》原书里,他的称呼是须菩提祖师,乃是源于佛门而被作者拿来象征佛道一体,三教合流的角色。
为何说他源自佛门呢?第一,从名号看,须菩提不是中文,而且梵文的音译,为表示尊重而没有意译。这个词语跟南无、阿耨多罗三邈三菩提、菩提、准提、摩诃、般若、陀罗尼、涅槃、佛陀、优婆塞、波罗密、比丘、菩萨等词语一样,都是随着佛教东传而被吸纳进汉语的,这样都是佛教的专业术语和专有名词。
第二,历史来看,须菩提是释迦牟尼佛在古印度传佛法时的亲传弟子之一,而且是佛陀当年所收弟子里面最有成就的弟子之一。根据佛经和佛陀传记,2500年前,佛陀在世时四十九年传法,可能收过十几万弟子,须菩提与阿难、迦叶、目犍连、舍利弗等十人最为有名。佛门最有名的《金刚经》就是佛陀对须菩提的开示。《金刚经》成书于古印度。是如来世尊释迦牟尼在世时与长老须菩提等众弟子的对话纪录,由弟子阿难所记载。
[ 金刚经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金刚经》原文片段)
佛门中佛陀有十大弟子,被称为释迦十圣。须菩提,又作“须浮提”、“苏朴底”意译为“空生”、“善吉”等。须菩提自幼聪慧出众,但是,性情暴躁,傲慢无礼,整天嗔怒谩骂周围的人,弄得父母亲朋都非常厌烦他。须菩提便离家进山林中独居。后来,一位山神把引他到佛的住处,佛陀给他讲解嗔恨的祸患及果报后,须菩提如梦方醒,忏悔谢罪。此后,经过多年精进修习,须菩提终于证得阿罗汉果,成为大罗汉。
在佛陀的众弟子中,须菩提被誉为“解空第一”。在佛陀说法会上,他常担任佛陀的提问者。在佛陀讲解般若法会上,能够发挥究竟的空理,对其能彻底领会的,也首推须菩提。
第三,菩提就是佛果。“菩提”二字,是古印度的梵语,译成汉文的意义为“觉”,即是成佛的意思,菩提心即是成佛的心。发菩提心,就是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也就是要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
以上三条是从原著以外归列依据,而原著当中也有明显的依据。
第一,须菩提祖师的道场在西牛贺洲。《西游记》第一回原文:……猴王参访仙道,无缘得遇,在于南赡部洲,串长城,游小县,不觉八九年余。忽行至西洋大海,他想着海外必有神仙,独自个依前作筏,又飘过西海,直至西牛贺洲地界。登岸遍访多时,忽见一座高山秀丽,林麓幽深……而西牛贺洲在书中被定位为西方佛土。
第二,须菩提祖师的道场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灵台指心,方寸是心,斜月三星则是心字的形状。而佛法最讲修心,有即心即佛、是心作佛之说,禅宗追求明心见性。唯物辩证法则以道家为客观唯心主义,佛教是主观唯心主义。区别是道家认为宇宙中存在一种规律,叫做道,道起作用,万物生变;而佛教讲宇宙是假的,不是实有。宇宙万物都是自心的表现。所谓“唯心所变,唯识所现”。
第三,古代大家批注《西游记》时,也指出须菩提祖师就是《金刚经》中的长老须菩提。
请看截图:
是以,我说须菩提祖师源自佛门。那么,为何又说他象征仙佛同源、佛道一体呢?这个问题是好说的。原书非常明白,只需要标出来就人人可知了。
[ 此山叫做灵台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那洞中有一个神仙,称名须菩提祖师。 ]名号是佛家的,却被称为神仙。
书中描写的须菩提祖师道场不像佛土,而像道家隐居之圣地:[烟霞散彩,日月摇光。千株老柏,万节修篁。千株老柏,带雨半空青冉冉;万节修篁,含烟一壑色苍苍。门外奇花布锦,桥边瑶草喷香。石崖突兀青苔润,悬壁高张翠藓长。时闻仙鹤唳,每见凤凰翔。仙鹤唳时,声振九皋霄汉远;凤凰翔起,翎毛五色彩云光。玄猿白鹿随隐见,金狮玉象任行藏。细观灵福地,真个赛天堂!]
须菩提座下出来迎接孙悟空的童子是道士打扮,书中这样写:[ 里面走出一个仙童,真个丰姿英伟,象貌清奇,比寻常俗子不同。但见他——骛髻双丝绾,宽袍两袖风。
貌和身自别,心与相俱空。
物外长年客,山中永寿童。
一尘全不染,甲子任翻腾。 ]
而原著里面写须菩提祖师的赞诗,更直接描画出亦佛亦道之相。
[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
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
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
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大法师。]
这首诗里面,大觉金仙、三三行、自然、与天同寿是道家的追求;而西方妙相、不生不灭、真如本性、明心则是佛门说法。
原著后面还提到祖师既讲道也说禅,三教圆融,无所不通。[ 一日,祖师登坛高坐,唤集诸仙,开讲大道。真个是——
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慢摇麈尾喷珠玉,响振雷霆动九天。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开明一字皈诚理,指引无生了性玄。]
佛教道教都是教人行善的,都想告诉人们离苦得乐的方法。宗教和谐,有利于国家的安定团结,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和人际关系。我们明白这些就可以了,其他过度挖掘是多余的无聊的,也是没有价值的。歪曲原著,断章取义,寻章摘句,搬弄是非,只会造成人人争相乱掰,胡侃乱言的局面,是有害的。
下一回的议题是:孝子每与仙乡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