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好的词汇不再沉睡
——读《跟苏霍姆利斯基学当老师》
老师讲的话带有审美色彩,这是一把最精致的钥匙,它不仅开发情绪记忆力,还能深入到大脑最隐蔽的角落。苏霍姆利斯基正是用“一把精致的钥匙”,轻轻地开启孩子们的感情和记忆,然后他建议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看到的一切,描述心中的感受。
每一个学生都是诗人。
还记得我讲冰心的《荷花 母亲》,课上充分调动孩子内心深处最高尚美好的情感,让他们置身于这诗一般的境界中,孩子们自己的眼睛看到的真实而美好的世界,且他们在我的带领下已经学会了用语言感受,并表达自己看到一切。
学生撰写的小诗整理成册,每一个同学一本,收藏。
我想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要把生动的使人激动的词汇装进儿童的意识,并且装进去之后,还得操心不要使它变成一只干枯的花朵,而要想一直离巢飞去的歌了,静静的欣赏周围世界的美丽。)实际上包括林很重要的思想,那就是:知识到底是什么?知识不仅是目的还是手段,是获取新知识的手段。同样,学习语言也不该是一味的积累,而要把演变成思考你表达的工具和手段。
班级里的同学在老师的建议下建立了读书笔记,记录自己在读书时的感受和见过的妙词佳句。老师不定期的进行检查。
但是有很多孩子的作文成绩平平。我发现他们在读书笔记本上记下的那些庙子家具并没有出现在。他们的作文中还有些桔子兼职,连通顺也算不上。这种现象是我百思不得其解。让才能让这些在大脑当中“沉睡”的词汇“醒来”呢?
他们只是积累本身成了目的。那些词汇虽然数量可观,但他们是一直只被困在笼子的人,鸟没有自由,渐渐失去了飞翔的力量;他们是一只只干枯的花朵,也没有芳香。
多年来,科学家研究证明:人类的思考是借助语言进行的,没有语言就没有思考。上面提到的很多同学虽然积累了大量的词汇,但那些词汇并没有深入他的意识中,没有成为他们思考的工具,没有成为他们观察世界,表达思想的手段。那些词汇并没有“活起来”。
怎么做才能使这些沉睡的、僵死的知识“活起来”呢?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是,教师要善于在孩子面前打开通往周围世界的窗口,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引导学生借助词汇来思考,进行生动的创作。认识客体事物,现象和周围世界,并且认识。极其细微的差别,深入思考这些差别。
在日常教学中,读《西游记》《水浒传》和《红楼梦》,引领学生写写咱们班里的能人;
读《平凡的世界》组织学生写写我的人生我做主;
读《非暴力沟通》写写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