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图谱·卷一

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中草药

1.车前草

  中药车前草,本品为车前科植物车前或平车前的干燥全草。夏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车前:根丛生,须状。叶基生,具长柄;叶片皱缩,展平后呈卵状椭圆形或宽卵形,长6~13cm,宽2.5~8cm;表面灰绿色或污绿色,具明显弧形脉5~7条;先端钝或短尖,基部宽楔形,全缘或有不规则波状浅齿。穗状花序数条,花茎长。蒴果盖,具有清热利尿,祛痰,凉血,解毒。用于水肿尿少,热淋涩痛,暑湿泻痢,痰热咳嗽,吐血衄血,痈肿疮毒。具有清热利尿;凉血;解毒。主热结膀胱;小便不利;淋浊带下;暑湿泻痢;衄血;尿血;肝热目赤;咽喉肿痛;痈肿疮毒的功效与作用。其车前的子也可入药,参见"车前子"。

车前草的功效与作用

车前草的功效:

  【性味】 味甘;性寒

  【归经】 归肝;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 清热利尿;凉血;解毒。主热结膀胱;小便不利;淋浊带下;暑湿泻痢;衄血;尿血;肝热目赤;咽喉肿痛;痈肿疮毒。

  【功效分类】 清热解毒药

  1.《本经》:主气癃、止痛,利水道小便,除湿痹。

  2.《本草经集注》:主虚劳。

  3.《别录》;男子伤中,女子淋沥,不欲食。养肺强阴益精。明目疗赤痛。

  4.《药性沦》:能去风毒,肝中风热,毒风冲眼目,赤痛障翳,脑痛泪出,去心胸烦热。

  5.《日华子本草》:通小便淋涩,壮阳。治脱精,心烦。下气。

  6.《医学启源》:主小便不通;导小肠中热。

  7.《滇南本草》:消上焦火热,止水泻。

  8.《纲目》:止暑湿泻痢。

  9.《雷公炮制药性解》:主淋沥癃闭,阴茎肿痛,湿疮,泄泻,赤白带浊,血闭难产。

  10.《科学的民间药草》:镇咳,祛痰,利尿。

  11.《山东中药》:敷湿疮、泡疮、小儿头疮。

  12.李杲:车前子,能利小便而不走气,与茯苓同功。

  13.《雷公炮制药性解》:车前子,利水宜入足太阳,行血宜 入足厥阴,然逐水之剂,多损于目,《本草》云明目者,以清肝热,如釜底抽薪,非因泄水之功也。

  14.《本草经疏》:车前子,其主气癃、止痛,通肾气也。小便利则湿去,湿去则痹除。伤中者必内起烦热,甘寒而润下,则烦热解,故主伤中。女子淋漓不欲食,是脾肾交病也,湿去则脾健而思食,气通则淋漓自止,水利则无胃家湿热之气上熏,而肺得所养矣。男女阴中俱有二窍,一窍通精,一窍通水。二窍不并开,故水窍常开,则小便利而湿热外泄,不致鼓动真阳之火,则精窍常闭而无漏泄,久久则真火宁谧,而精用益固,精固则阴强,精盛则生子。肾气固即是水脏足,故明目及疗赤痛。肝肾膀胱三经之要药也。

  15.《本草汇言》:车前子,行肝疏肾,畅郁和阳,同补肾药用,令强阴有子;同和肝药用,治目赤目昏;同清热药用,止痢疾火郁;同舒筋药用,能利湿行气,健运足膝,有速应之验也。设情动过节,膀胱虚,气艰于化而津不行、溺不出者,单用车前疏泄,闭愈甚矣,必加参、苓、甘、麦,养气节欲,则津自行,溺乃出也。

  16.《药品化义》:车前子,子主下降,味淡入脾,渗热下行,主治痰泻、热泻,胸膈烦热,周身湿痹,盖水道利则清浊分,脾斯健矣。取其味淡性滑,滑可去暑,淡能渗热,用入肝经,又治暴赤眼痛,泪出脑疼,翳癃障目及尿管涩痛,遗精溺血,癃闭淋沥,下疳便毒,女人阴癃作痛、或发肿痒,凡此俱属肝热,导热下行,则浊自清矣。

  17.《医林纂要》:车前子,功用似泽泻,但彼专去肾之邪水,此则兼去脾之积湿;彼用根,专下部,此用子,兼润心肾。又甘能补,故古人谓其强阴益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鲜品30-60g;或捣汁服。外用:适量,煎水洗、捣烂敷或绞汁涂。

车前草的作用:

  1、车前草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每日取干车前草30-60克,鲜者加倍,先用冷水浸泡30分钟,用武火煎煮2次服用,每日1 剂,连用3-5天即可减轻症状或痊愈。本方特别对肺热咳嗽气喘疗效甚佳。

  2、车前草治疗百日咳:每日取干车前草30-60克,鲜者加倍,煎浓汁去渣,加蜂蜜30克调匀,每日分3~4次服用。经临床验证百日咳20例,轻的,周内痊愈,重的约半个月痊愈。

  3、车前草治疗腮腺炎:每日取干车前草30-60克,鲜者加倍,煎水2次,首次加水300毫升煎至100毫升,第2次加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2次药液混合,分2次服用,一般连续服用3- 5天即可减轻或痊愈,病情重者可酌加药量。

  4、车前草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每日取干车前草60克,鲜者加倍,水煎二次服用。笔者用此药治疗急性黄疽型肝炎(即甲型肝炎)历例,总有效率为98.8%,食欲恢复时间5-7天,黄疸消退时间为14天。

  5、车前草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取干车前草30-60克,鲜者加倍,水煎2次服用,每日1剂,连续服用,服药后分别于用药12-15天内症状缓解。为防治复发,以后每隔20天服药10-15剂,未再复发。

  6、车前草治疗口舌生疮:每日取干车前草30克,鲜者加倍,水煎2次,加白糖适量分2次内服,每日1剂。笔者曾治疗本病35例,患者多在2-4天内痊愈。

  7、车前草治疗高血压:每日取干车前草30克,鲜者加倍,水煎2次,当茶饮。用上方治疗高血压50例,患者经过1个月的治疗。收缩压降低至20千帕(150毫米汞柱)以内的23例,舒张压降低至12千帕(叨毫米汞柱)以内6例。

  8、车前草治疗青光眼:每日取干车前草60克,鲜者加倍,水煎2次,2次汤液合在一起,2分次服用。经临床治疗本病10例,一般服药2-3天后,头痛、目痛减轻,瞳孔缩至正常,视力增加。

  9、车前草治疗小儿腹泻:取干车前草30克,鲜者加倍,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一般1- 2天即可痊愈。

  10、车前草治疗细菌性痢疾:每日取干车前草60克,鲜者加倍,水煎2次,2次药液调匀,每日3分次服用,连续7- 10天。

  11、治疗隐匿性肾炎:取鲜车前草洗净绞碎,每天50-100克,取鲜汁口服,每次30毫升,每日3次,观察治疗8周,总有效率达85%以上。

  车前草治痛风的方法:

  1、车前子茶

  主料:车前子10克

  做法:①先将车前子拣去杂质,筛去空粒,洗去泥沙,晒干。②把车前子放入保温杯中,沸水冲泡15分钟,当茶饮。

  2、车前子粥

  原料:车前子25克、粳米100克、白砂糖15克

  做法:①粳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半小时,捞出,沥干水分。②将车前子用干净纱布包好,扎紧袋口。③取锅加入冷水、车前子,煮沸后约15分钟, 拣去车前子,加入粳米,用旺火煮开后改小火,续煮至粥成,调入白糖即可进食。

  3、术茯车前子汤

  原料:白术、茯苓、车前子、泽泻、白芍药、陈皮、炙甘草各等分。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7钱,水1盏半,加生姜3片、大枣1枚、灯心,煎至7分服。

车前草禁忌

  《本经逢原》:"若虚滑精气不固者禁用。


2.白头翁



      白头翁  中药材白头翁为毛茛科植物,本品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多年生草本,别名有奈何草、粉乳草、白头草、老姑草、菊菊苗、老翁花、老冠花、猫爪子花等等,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用于热毒血痢,阴痒带下,阿米巴痢的功效。

白头翁的功效与作用

白头翁的功效:

  【性味】 苦,寒。

  1.《本经》:"味苦,温,无毒。"

  2.《别录》:"有毒。"

  3.《药性论》:"味甘苦,有小毒。"

  4.李杲:"味苦,性寒。"

  【归经】 入大肠、肝、胃经。

  1.《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肾二经。"

  2.《本草经疏》:"入手、足阳明经血分。"

  3.《长沙药解》:"入足少阳胆、足厥阴肝经。"

  【功能主治】 清热凉血,解毒。治热毒血痢,温疟寒热,鼻衄,血痔。

  1.《本经》:"主温疟狂易寒热,症瘕积聚,瘿气,逐血止痛,金疮。"

  2.《别录》:"(主)鼻衄。"

  3.陶弘景:"疗毒痢。"

  4.《药性论》:"止腹痛及赤毒痢,治齿痛,主项下瘤疬。""主百骨节痛。"

  5.《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气及暖腰膝,明目,消赘。子:功用同上。"

  6.《伤寒蕴要》:"热毒下痢紫血鲜血者宜之。"

  7.《本草汇言》:"凉血,消瘀,解湿毒。"

  8.《本草备要》:"治秃疮、瘰疬、疝瘕、血痔、偏坠,明目,消疣。"

  9.《纲目拾遗》:"去肠垢,消积滞。"

  10.《现代实用中药》:"疗咽肿。"

白头翁的作用:

  1.治热痢下重:白头翁二两,黄连、黄柏、秦皮各三两。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金匮要赂》白头翁汤)

  2.治休息痢,日夜不止,腹内冷痛:白头翁一两,黄丹二两(并白头翁入铁瓶内烧令通赤),干姜一两(炮裂,锉),莨菪子半升(以水淘去浮者,煮令芽出,曝干,炒令黄黑色),白矾二两(烧令汁尽)。上件药,捣罗为末,以醋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粥饮下十丸。(《圣惠方》白头翁丸)

  3.治冷劳泄痢及妇人产后带下:白头翁(去芦头)半两,艾叶二两(微炒).上二味为末,用米醋一升,入药一半,先熬成煎,入余药末,和丸梧桐子丸每服三十丸,空心食前,米饮下。(《圣济总录》白头翁丸)

  4.治产后下利虚极:白头翁、甘草、阿胶各二两,秦皮、黄连、柏皮各三两.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内胶令消尽。分温三服。(《金匮要略》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

  5.治小儿热毒下痢如鱼脑:白头翁半两,黄连二两半(去须,微炒),酸石榴皮一两(微炙,锉)。上件药,捣租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侯,量儿大小,加减服之。(《圣惠方》白头翁散)

  6.治温疟发作,昏迷如死:白头翁一两,柴胡、半夏、黄芩、槟榔各二钱,甘草七分。水煎服。(《本草汇言》)

  7.治外痔肿痛:白头翁草以根捣涂之。(《卫生易简方》)

  8.治瘰疬延生,身发寒热:白头翁二两,当归尾、牡丹皮、半夏各一两。炒为末,每服三钱,白汤调下。(《本草汇言》)

  9.疗少小阴颓:生白头翁根,不问多少,捣之,随病处以敷之,一宿当作疮,二十日愈。(《小品方》)

  10.治男子疝气 或偏坠:用白头翁、荔枝核各二两.俱酒浸 炒为末 每早服三钱 白汤调下.(《本草汇言》)

  11.治阴癫:白头翁根生者 不限多少 捣之.随伤肿处以敷之一宿 当作疮 二十日愈.(《外台》)

白头翁药理作用

  1.抗阿米巴原虫:白头翁煎剂及其皂甙在体外和体内都能抑制溶组织阿米巴原虫生长,但都需大剂量。在体外试验中,煎剂在1:40时,能完全抑制阿米巴虫的生长;1:60时培养液中已出现有圆缩的囊前型,皂甙则在1:200能完全抑制原虫生长,1:500时即出现园缩的囊前型,1:1000时出现滋养体感染大白鼠的治疗作用。煎剂及皂甙都能效的抑制鼠肠内阿米巴原虫的生长,低有效量均为1.0g(生药)/kg(相当于盐酸依米丁的1/250-1/750),剂量降为0.3g/kg时作用即不明显。市场上常误作白头翁的委陵菜,对溶组织阿米巴原虫在体外或动物的体内试验中也有一定作用,但必需很大剂量(3倍于白头翁)。至于其他误作白头翁的翻白草(蔷薇科)、白鼓钉(石竹科)、漏芦及秋鼠曲草(菊科),在体内、体外均无抗阿米巴作用。

  2.抗阴道滴虫:白头翁在体外抗阴道滴虫的试验中,60%的浸膏或水液于5%浓度时5分钟即可杀灭天滴虫,流浸膏对阴道粘膜刺激很大,但以丙酮、乙醚相继提取所得部分刺激性小,对滴虫仍然有效另有报道白头翁粉杀滴虫的MIC为2mg/ml。

  3.抗菌作用:白头翁新鲜茎叶榨取的汁液在体处(平皿挖洞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在除去鞣质后即失去作用(而打破碗花花--秋牡丹则仍有此作用);对痢疾杆菌的作用较差,但亦有报告,煎剂对痢疾杆菌之作用依菌肿浓度不同而异,对志贺氏菌作用较强,对舒氏、弗氏及宋氏杆菌的作用依次减弱或不抑菌。白头翁汤(白头翁、秦皮、黄连、黄柏)各成分间在对痢疾杆菌的体外试验中,既无协同也无拮抗作用。白头翁酒精浸液在试管中对枯草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某些抑制作用,对体外结核杆菌的生长无抑制作用,对小鼠流感病毒感染有轻度抑制作用。有人研究过白头翁(Anemonecernua)在试管中对致病性及非致病性真菌的作用,结果显示对少数真菌有微弱的抑制作用。白头翁的抗菌有效成分为白头翁素,白头翁素对白喉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结核杆菌等的MIC在8×10(-5)-2×10(-6)之间、白头翁素的抗菌活性还与链霉素有协同作用。

  4.抗病毒作用:白头翁水浸液能延长患流感病毒PR8小白鼠的存活日期,对其肺部损伤亦有轻度减轻。

  5.其它作用:据报道白头翁乙醇提取物具有镇静、镇痛及抗痉挛作用。除去根部的白头翁全草有一种强心成分喔奇哪灵(okinalin),其作用略似洋地黄。国外产之白头翁Pulsatill anigricans有镇静作用,并能降压,使心率变慢,心收缩增强,增进胃肠运动。白头翁尚能抑制植物种子发芽。其所含白头翁皂甙A3有一定抑癌作用,于100μg/ml时对P-388的抑制率为53.7%。

白头翁禁忌

  1.虚寒泻痢忌服。

  2.《药性论》:豚实力使。

  3.《日华子本草》:得酒良。

  4.《本草经疏》:滞下胃虚不思食,及下利完谷不化,泄泻由于虚寒寒湿,而不由于湿毒者忌之。

  5.《本草从新》:血分无热者忌。


3.蒲公英

        蒲公英    中药材蒲公英,菊科,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华花郎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蒲公英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的功效。

蒲公英的功效与作用

蒲公英的功效:

  性味:苦甘,寒。

  《唐本草》:味甘,平,无毒。

  李杲:微苦,寒。

  《本草述》:甘,平微寒。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苦甘,寒。

  归经:入肝、胃经。

  李杲:足少阴经。

  《本草衍义补遗》:入阳明、太阴经。

  功效:清热解毒,利尿散结。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

  《唐本草》:主妇人乳痈肿。

  《本草图经》:敷疮,又治恶刺及狐尿刺。

  《本草衍义补遗》:化热毒,消恶肿结核,解食毒,散滞气。

  《滇南本草》:敷诸疮肿毒,疥癞癣疮;祛风,消诸疮毒,散瘰疬结核;止小便血,治五淋癃闭,利膀胱。

  《纲目》:乌须发,壮筋骨。

  《医林纂要》:补脾和胃,泻火,通乳汁,治噎膈。

  《纲目拾遗》:疗一切毒虫蛇伤。

  《随息居饮食谱》:清肺,利嗽化痰,散结消痈,养阴凉血,舒筋固齿,通乳益精。

  《岭南采药录》:炙脆存性,酒送服,疗胃脘痛。

  《山东中药》:为解毒、消炎、清热药。治黄疸,目赤,小便不利,大便秘结。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凉血利尿,催乳。治疔疮,皮肤溃疡,眼疾肿痛,消化不良,便秘,蛇虫咬伤,尿路感染。

  《上海常用中草药》:清热解毒,利尿,缓泻。治感冒发热,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急性支气管爽,流火,淋巴腺炎,风火赤眼,胃炎,肝炎,骨髓炎。

蒲公英的作用:

  《本草经疏》:蒲公英昧甘平,其性无毒。当是入肝入胃,解热凉血之要药。乳痈属肝经,妇人经行后,肝经主事,故主妇人乳痈肿乳毒,并宜生暖之良。

  《本草述》:蒲公英,甘而微余苦,是甘平而兼有微寒者也。希雍有曰:甘平之剂点朗肝肾。'昧此一语,则知其入胃而兼入肝肾矣,不然,安能凉血、乌须发,以合于冲任之血脏乎?即是思之,则东垣所谓肾经必用者,尤当推而广之,不当止以前所主治尽之也。

  《本草新编》:蒲公英,至贱而有大功,借世人不知用之。阳明之火,每至燎原,用白虎汤以泻火,未免太伤胃气。盖胃中之火盛,由于胃中士衰也,泻火而土愈衰矣。故用自虎汤以泻胃火,乃一时之极宜,而不可恃之为经久也。蒲公英亦泻胃火之药,但其气甚平,既能泻火,又不损土,可以长服久服而无碍。凡系阳明之火起者,俱可大剂服之,火退而胃气自生。但其泻火之力甚微,必须多用,一两,少亦五、六钱,始可散邪辅正耳。或问,蒲公英泻火,止泻阳明之火,不识各经之火,亦可尽消之乎?曰,火之最烈者,无过阳明之焰,阳明之火降,而各经余火无不尽消。蒲公英虽非各经之药,而各经之火,见蒲公英而尽伏,即谓蒲公英能消各经之火,亦无不可也。或问,蒲公英与金银花,同是消痈化疡之物,二物毕竟孰胜夫蒲公英止入阳明、太阴二经,而金银花则无经不入,蒲公英不可与金银花同于功用也。然金银花得蒲公英而其功更大。

  《医林纂要》:蒲公英点能化热毒,解食毒,消肿核,疗疔毒乳痈,皆泻火安上之功。通乳汁,以形用也。固齿牙,去阳阴热也。人言一茎两花,高尺许,根下大如拳,旁有人形拱抱,捣汁酒和,治噎隔神效。吾所见皆一茎一花,亦鲜高及尺者,然以治噎膈。

  《本草求真》:蒲公英,入阳明胃、厥阴肝,凉血解热,故乳痈、乳岩为首重焉。缘乳头属肝,乳房属胃,乳痈、乳岩,多因热盛血滞,用此直入二经,外敷散肿臻效,内消须同夏枯、贝母、连翘、自英等药同治。

  《本草正义》:蒲公英,其性清凉,治一切疗疮、痈疡、红肿热毒诸证,可服可敷,颇有应验,而治乳痈乳疗,红肿坚块,尤为捷效。鲜者捣汁温服,干者煎服,一味亦可治之,而煎药方中必不可缺此。

  《本草图经》:敷疮,又治恶刺及狐尿刺。

  《本草衍义补遗》:化热毒,消恶肿结核,解食毒,散滞气。

  《滇南本草》:敷诸疮肿毒,疥癞癣疮;祛风,消诸疮毒,散瘰疬结核;止小便血,治五淋癃闭,利膀胱。

  《本草新编》:蒲公英,味苦,气平。入阳明、太阴。溃坚肿,消结核,解食毒,散滞气。

蒲公英的药理作用:

  ⑴抗菌作用:该品注射液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株、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对肺炎双球菌、脑膜炎球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及卡他球菌也有一定杀菌作用。本品醇提液1 :400能抑制结核菌,但煎剂1 :100无效。其1 :80的水煎剂能延缓 ECHO11病毒细胞病变,醇提物(31mg/kg)能杀死钩端螺旋体,对某些真菌亦有抑制作用。对幽门弯曲杆菌有良好的杀灭作用。

  ⑵通乳:该品叶有疏通乳脉管之阻塞,促进泌乳的作用。

  ⑶抗肿瘤作用:药用蒲公英中提取的多糖(Tof一CFr),以40、2、600mg/kg ip 给于接种MM46肿瘤细胞的C3H小鼠,前期给药未见作用,但11~20天和2~20天的后期隔日给药则有效。对肿瘤细胞的迟延型过敏反应(T一DHR),在ddy一Ehrlich(同种肿瘤)系和C3H一MM46(同系肿瘤)系中,Tof一CFr后期给药其足跖反应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上升。在ADMC系中,Tof一CFr与已知能活化巨噬细胞的糖原相比,具有更强的激活能力。

  ⑷利胆作用:国外研究,该品有利胆作用,临床上治疗慢性胆囊痉挛及结石症有效。此外本品尚有利尿健胃,轻泻等作用。

蒲公英选方

  治乳痈:蒲公英(洗净细锉),忍冬藤同煎浓汤,入少酒佐之,服罢,随手欲睡,是其功也。(《本草衍义补遗》)

  治急性乳腺炎:蒲公英二两,香附一两。每日一剂,煎服二次。(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治产后不自乳儿,蓄积乳汁,结作痈:蒲公英捣敷肿上,日三、四度易之。(《梅师集验方》)

  治瘰疬结核,痰核绕项而生:蒲公英三钱,香附一钱,羊蹄根一钱五分,山茨菇一钱,大蓟独根二钱,虎掌草二钱,小一枝箭二钱,小九古牛一钱。水煎,点水酒服。(《滇南本草》)

  治疳疮疔毒:蒲公英捣烂覆之,别更捣汁,和酒煎服,取汗。(《纲目》)

  治急性结膜炎:蒲公英、金银花。将两药分别水煎,制成两种滴眼水。每日滴眼三至四次,每次二至三滴。(《全展选编?五官》)

  治急性化脓性感染:蒲公英、乳香、没药、甘草,煎服。(《中医杂志》(11):31,1965)

  治多年恶疮及蛇螫肿毒:蒲公英捣烂,贴。(《救急方》)

  治肝炎:蒲公英干根六钱,茵陈蒿四钱,柴胡、生山栀、郁金、茯苓各三钱。煎服。或用干根、天名精各一两,煎服。

  治胆囊炎:蒲公英一两。煎服。

  治慢性胃炎、胃溃疡:蒲公英干根、地榆根各等分,研末,每服二钱,一日三次,生姜汤送服。(⑨方以下出《南京地区常用中草药》)

治胃弱、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胃胀痛:蒲公英一两(研细粉),橘皮六钱(研细粉),砂仁三钱(研细粉)。混合共研,每服二至三分,一日数回,食后开水送服。(《现代实用中药》)

  用于烧伤合并感染:以鲜蒲公英捣烂,加入少许75%酒精调敷患处。(《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5):301)

  治疗胃痛:蒲公英20~30g,丹参25~30g,白芍15~30g,甘草10~30g,日1剂水煎服,1个月为1疗程。(《上海中医药杂志》1984(2):33)

  治疗急性胆道感染:蒲公英30g,柴胡10g,郁金12g,川楝6g,刺针草30g。水煎服。(《新编常用中草药手册》第33页)

  治疗腮腺炎:以鲜蒲公英30g捣碎,加入1个鸡蛋清中搅匀,加冰糖适量,捣成糊状,外敷患处。日换药1次。(《中药现代临床应用手册》1993;12)

  治急性热病、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等:蒲公英、大青叶、板蓝根、金银花各12g,水煎服。

  治乳腺炎、阑尾炎、疮疖疗肿:蒲公英、金银花、连翘各15g,山甲、当归、赤芍各10g,水煎服,或单用其鲜品捣烂局部外敷。

  治目赤红肿:蒲公英30g,黄芩10g,水煎,熏洗患眼。

  治尿路感染:蒲公英30g,萆粟、生蒲黄、木通、车前子各10g,水煎服。

蒲公英禁忌

  阳虚外寒、脾胃虚弱者忌用。

  1.用量过大 常规用量煎服后,偶见有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部不适及轻度泄泻。大剂量(30g/kg)灌服煎剂3天,可见实验兔子肝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轻度浊肿,肾小管变窄,其它无明显改变。小鼠和兔亚急性毒性试验,尿中可出现少量管型,肾小管上皮细胞浊肿。

  2.过敏反应 服用蒲公英煎剂、蒲公英酒浸剂后,个别人会出现荨麻疹、全身瘙痒等过敏反应。蒲公英注射剂静脉滴注后,亦偶有寒战、面色苍白、青紫或精神症状。

  3.药不对证 主要是寒热不分,不加辨证而滥用蒲公英治疗各种感染。临床上所见的感染多数为热证,用蒲公英一般不会有不良反应。但少数感染属于阴寒证,无热象,病程多较长,病人体质虚弱。笔者普见有人用大剂量蒲公英治疗阴寒证,结果病人出现食欲减退、倦怠、疲乏、出虚汗、面色苍白。感染灶并无好转之象。将蒲公英清热解毒的作用简单地看成能抗菌消炎而加以滥用,会产生不良反应。

  蒲公英的食用方法:

蒲公英炒肉丝

  功效: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散结的功效。猪肉具有滋阴润燥,补中益气的功效。两者相配做成此菜,可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维生素C。适用于疔毒疮肿、瘰疬目赤、便血、咳嗽、消渴、胃炎、感冒等症。

  材料:猪肉100g、蒲公英鲜叶或花茎250g、味精、精盐、料酒、葱花、姜末、酱油、素油各适量。

  做法:将蒲公英鲜叶或花茎去杂洗净,入沸水锅焯一下,捞出洗净,沥水,切段。猪肉洗净切丝。将料酒、精盐、味精、酱油、葱、姜同时放入碗中拌匀勾成芡汁。油锅烧热,下肉丝煸炒,加入芡汁炒至肉熟时,投入蒲公英鲜叶或花茎炒至入味,出锅装盘即成。

蒲公英江米饭

  功效:具有清热、解毒、滋养之作用,适用于乳汁分泌不足、食欲不振等。

  材料:公英20克、银杏20粒、海松子10克、糯米三杯、香菇四大朵、干虾仁四大匙、猪肉半斤、胡萝卜一条、熟笋四两、酱油、酒、色拉油或香油适量

  做法:

  1、糯米洗净泡在足量的清水里3小时,捞出时要沥干水分。蒲公英轻轻洗净,泡在足以淹盖的温水中。香菇、干虾仁洗净后泡软,香菇去蒂后切成小块。猪肉切成小块,以酱油调味。胡萝卜去皮、熟笋洗净,都切成小块。银杏煮好后去薄皮。

  2、在较深的锅中放入糯米,将蒲公英浸汁和香菇、干虾仁的浸汁混合,再加水到三杯的量,将酒、酱油、油等调未料混合搅拌,与准备好的材料及蒲公英倒入锅中,搅拌均匀。盖紧锅盖先用大火,再转小火以一般煮饭的方法来煮。

  3、饭煮熟后,约闷15分钟,再用饭杓轻拌,洒上好松子即可。

  蒲公英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3――l两(大剂2两);捣汁或入散剂。外用:捣敷。

  蒲公英用药禁忌:阳虚外寒、脾胃虚弱者忌用。

蒲公英绿豆汤

  功效:蒲公英性寒,味甘,有清热解毒、润肺化痰、养阴凉血等功效;绿豆性寒,味甘,有清热解暑、降压明目、利尿消肿等功效。此汤由蒲公英与绿豆相配而成,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功效。

  材料:鲜蒲公英60克,绿豆50克,白糖适量。

  做法:

  1、将蒲公英洗净切碎;绿豆淘洗干净,备用。

  2、锅内加水适量,放人蒲公英,大火烧沸,改用文火煮10――15分钟,去渣,加入绿豆煮至熟烂,调入白糖即成。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下,连服3――5天。

蒜茸蒲公英

  功效:食用脆爽细嫩,回味略苦,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病防病能力。适用于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淋巴结核)、疔疮肿毒、急性结膜炎等病症。

  材料:蒲公英500克,蒜茸适量。

  做法:将蒲公英去杂洗净,入沸水锅焯一下,捞出放入凉水中洗净,挤干水分,切碎放盘内,撒上蒜茸、麻油、精盐、味精,拌均即成。

蒲公英粥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适用于肝炎、胆囊炎、急性乳腺炎、急性扁桃体炎、尿路感染、急性结膜炎等症。适用于急性乳腺炎,乳房肿胀疼痛,急性扁桃体炎,疔疮热毒,泌尿系感染,传染性肝炎,胆囊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眼结膜炎及小儿暑痱、热结便秘等。

  材料:蒲公英40――60克(鲜品60――90克) 粳米50――100克

  做法:将蒲公英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或将鲜蒲公英择洗干净,切细,待粥熟时调入粥中,纳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

  用法:每日2――3次,稍温服。3――5天为一疗程。

蒲公英猪肚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消化性溃疡,症见胃脘灼热疼痛,口干口苦,心烦易怒,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舌苔黄燥等。

  材料:蒲公英30克,猪肚1个。

  做法:将蒲公英洗净,切细;猪肚洗净,将蒲公英人猪肚中,扎紧肚口,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文火煮至猪肚熟烂即成。

  用法:喝汤,猪肚取出,调味佐餐服食,每周2-3剂。

  按语:蒲公英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本草纲目》言其"解食毒,散滞气,化热毒,消恶肿"。药理研究表明,蒲公英对幽门螺杆菌也有一定的杀灭作用,因而对溃疡病显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猪肚可健脾胃,消食积,补虚损。两者合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引药归经,杀灭幽门螺杆菌,可有效地消除溃疡病脾胃积热诸症。

4.紫花地丁

  紫花地丁,别名又叫铧头草、光瓣堇菜等。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的干燥全草。春、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本品多皱缩成团。主根长圆锥形,直径1~3mm;淡黄棕色,有细纵皱纹。叶基生,灰绿色,展平后叶片呈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5~6cm,宽1~2cm;先端钝,基部截形或稍心形,边缘具钝锯齿,两面有毛;叶柄细,长2~6cm,上部具明显狭翅。花茎纤细;花瓣5,紫堇色或淡棕色;花距细管状。蒴果椭圆形或3裂,种子多数,淡棕色。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生于田间、荒地、山坡草丛、林缘或灌丛中。在庭园较湿润处常形成小群落。气微,味微苦而稍黏。

紫花地丁的功效与作用

紫花地丁的功效:

  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主治黄疸、痢疾、乳腺炎、目赤肿痛、咽炎;外敷治跌打损伤、痈肿、毒蛇咬伤等。紫花地丁配伍蒲公英:二者均可清热解毒消肿。紫花地丁解毒力强,尤除疔毒;蒲公英兼可疏肝散滞,善治乳痈。二药合用,有清热解毒、消肿行滞之功效。 紫花地丁在早春,淡紫色小花竞相开放,夏秋季一片翠绿,是很好的园林绿化植物。种源、苗源可近地取材,投资少,效益高。

  功效分类:清热解毒药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切碎,干燥。

  【性味】 苦、辛,寒。

  【归经】 归心、肝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疔疮肿毒,痈疽发背,丹毒,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15~30g。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

紫花地丁的作用:

  1、黄疸内热。用紫花地丁研末,每服三钱,酒送下。

  2、痈疽恶疮。用紫花地丁(连根)、苍耳叶等分,捣烂,加酒一杯,搅汁服下。

  3、痈疽发背。用三伏天收取的紫花地丁草,捣碎,和白面,放醋中泡一夜,贴疮上,极有效。

  4、疔疮肿毒。用紫花地丁草捣汁服。又方:用紫花地丁草、葱头、生蜜一起捣烂贴患处。又方:用紫花地丁根、去粗皮,同白蒺藜共研为末。加油调匀涂患处。

  5、喉痹肿痛。用紫花地丁叶,加酱少许,研成膏,点入喉部。取吐为效。

  6、紫花地丁多用于热毒壅盛之时,不但可以配合备注中所说的银花、连翘、野菊花等药材同用,更可与败酱草和黄芪同用,不但加强紫花地丁的消肿、治痈等效力时还起到一个托毒的功效。可谓之一举两得啊

  7、紫花地丁治蛇毒咬伤:紫花地丁兼可解蛇毒,用治毒蛇咬伤,可用鲜品捣汁内服,亦可配雄黄少许,捣烂外敷。此外,还可用于肝热目赤肿瘤,常与菊花、蝉蜕等药用。

药物配伍

  1、紫花地丁配伍蒲公英: 二者均可清热解毒消肿。紫花地丁解毒力强, 尤除疔毒;蒲公英兼可疏肝散滞, 善治乳痈。二药合用, 有清热解毒、消肿行滞之功效, 用於治疗乳痈、及其他外科阳证疮疡。

  2.紫花地丁配伍野菊花: 二者均有清热解毒消肿之功效,配伍应用、 效用更强, 用於治疗热毒炽盛之蛇头疔、红丝疔及多种外科阳证疾病。

  3.配银花,解毒凉血,消肿散热之功增强。

  4.紫花地丁多用于热毒壅盛之时,不但可以配合连翘、野菊花等药材同用,更可与败酱草和黄芪同用,不但加强紫花地丁的消肿、治痈等效力时还起到一个托毒的功效。

  5.治肠痈:常与大黄、红藤、白花蛇舌草等同用。

临床应用

  1、治疗呼吸道感染:地丁草、大青叶、鱼腥草、鸭跖草、贯众各100g。共制成冲剂20袋,每袋18g。

  紫花地丁每次1袋,每日2次,连服7天,停用其他清热药物与抗生素。治疗60例,显效39例,有效18例,无效3例。[中药材1992;15(9):45]

  2.治疗化脓性感染:鲜紫花地丁,洗净,捣烂,将患处用温水洗净后外敷之。治疗外伤引起的皮肤化脓性感染19例, 一般在2~3天痊愈。[江西医药1996;(7):372]

  3.治疗扁平疣:地丁草、半枝莲、板蓝根、生苡仁各15g,常山6g。每日1剂,上午服头煎,下午服2煎。药渣加适量水略煎后趁热洗涤患处,洗后抹干,不用水清洗。7天为1疗程。治疗26例,痊愈14例,好转4例,无效8例。[浙江中医杂志1991;26(5):214]

  4.治疗褥疮:地丁、银花、蒲公英各50g,罂粟壳20g,赤石脂40g,共研极细面备用。取药粉适量,用50度的白酒调成糊状,平敷患处,外用纱布覆盖固定。24小时换药1次。若同时配合理疗或按摩效果更佳。治疗32例(Ⅰ期者22例,Ⅱ期者10例),痊愈28例,好转4例。[吉林中医药1992;(2):30]

  5.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治各种疔毒,痈疮疔肿,局部红肿热痛,或发热,舌红脉数者:金银花9g,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各3.6g。先水煎,后加五灰酒半盏;药渣再加如法煎服,盖被取汗。方中紫花地丁清热解毒,为臣药。

  6.(《普济方》)治喉痹:箭头草叶,研,入酱少许,笔蘸入喉中,吐。方中紫花地丁清热解毒,为君药。

  7.地丁膏(《惠直堂经验方》)治乳吹并一切毒:黄花地丁(即蒲公英)、紫花地丁各240g。以长流水洗净,用水煎汁去渣,又熬成膏摊贴。方中紫花地丁清热解毒,为君药。

紫花地丁的食用方法

  紫花地丁全草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甙类、黄酮类等成分。其全草可食用,一般春秋季采收,摘后,用清水洗干净,然后放入开水中略微焯一下,捞出后可凉拌、炒菜。

  做法指导

  1. 凡各种疔毒痈疮,红肿热痛者,可单用鲜品捣汁服,并用其渣敷患处;或与金银花、蒲公英、野菊花配伍。

  2. 若气血亏虚者,可加入当归、黄芪;若湿热凝结骨痈疼痛高肿者,可与茯苓、车前子、金银花、牛膝同用,以利湿清热。

  3. 凡颈项瘰疬结核者,可与夏枯草、玄参、贝母、牡蛎相合,以散结消肿。

  药膳吃法

  紫花地丁散

  【别名】 消毒汤(《袖珍方》卷六引《德生堂方》)。

  【处方】 紫花地丁 当归 赤芍药 大黄 黄耆 金银花各15克 甘草节6克

  【制法】 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治诸毒恶疮肿痛。

  【用法用量】 每次30克,用水150毫升,酒75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滓,随上下服之。

  【摘录】 《普济方》卷二七五引《德生堂方》

  蒸紫花地丁

  材料:紫花地丁500克,面粉300克左右,盐5克,色拉油15毫升,麻油10毫升,其他可按个人口味。

  做法

  1、将菜摘干净,清水洗净。这很需要耐心,我洗了不下10遍的时候,还觉得菜里有些干草屑。

  2、将清洗过的菜,尽量摊开晾去水气。这点很重要,如果水气太大,不仅会需要放很多面,而且面多了口感差会发粘。

  3、将晾后的菜另置一锅,放适量色拉油,反复揉搓后醒5分钟。呵呵,油放多点口感会更柔软些,可是会长肉肉。

  4、在3内放普通白面,当然也可以放点玉米面或是豆面,反复搅拌至菜表面均匀有一层薄薄的面粉。面放的多少与菜的干湿程度及不同的菜的含水量有关,多做几次就有感觉了。

  5、开水上锅蒸10分钟,撒入盐,盖锅再蒸2分钟。

  6、出锅,按照自己的喜好加入佐料,开吃!

  小诀窍

  菜洗干净后晾的时间长一些,可减少面粉的用量,并且做出的菜清爽不粘,这款菜的技术含量就在如何把面粉的量放得恰到好处。

  出锅后以个人口味可加蒜蓉、辣椒等。

紫花地丁的禁忌

  适宜人群

  紫花地丁适合人群:阴疽漫肿无头及脾胃虚寒者慎服。

  禁忌

  体质虚寒者忌服紫花地丁。


5.黄连

  黄连,别名:味连、川连、鸡爪连,属毛茛科、黄连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基徨,坚纸质,卵状三角形,三全裂,中央裂片卵状菱形,羽状深裂,边缘有锐锯齿,侧生裂片不等2深裂;叶柄长5-12cm。野生或栽培于海拔1000-1900m的山谷凉湿荫蔽密林中。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其味入口极苦,有俗语云“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即道出了其中滋味。

黄连的功效与作用

黄连的功效

  【性味】 苦,寒。

  1.《本经》:"味苦,寒。"

  2.《吴普本草》:"神农、歧伯、雷公:苦,无毒;李氏:小寒。"

  【归经】 入心、肝、胃、大肠经。

  1.《汤液本草》:"入手少阴经。"

  2.《本草经疏》:"入手少阴、阳明,足少阳、厥阴、阳明、太阴。"

  3.《本草经解》:"入足少阴肾经、手少阴心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

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黄连的作用:

  1.治心烦懊?反复,心乱,怔忡,上热,胸中气乱,心下痞闷,食入反出:朱砂四钱,黄连五钱,生甘草二钱半。为细末,汤浸蒸饼,丸如黍米大。每服一十丸,食后时时津唾咽下。(《仁斋直指方》黄连安神丸)

  2.治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四两,黄芩二两,芍药二两,鸡子黄二枚,阿胶三两(一云三挺)。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纳胶烊尽,小冷,纳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伤寒论》黄连阿胶汤)

  3.治心肾不交,怔忡无寐:生川连五钱,肉桂心五分。研细,白蜜丸。空心淡盐汤下。(《四科简效方》交泰丸)

  4.治心经实热:黄连七钱,水一盏半,煎一盏,食远温服。小儿减之。(《局方》泻心汤)

  5.治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二两,黄连一两。上二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伤寒论》大黄黄连泻心汤)

  6.治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黄连一两,半夏半升(洗),栝楼实大者一枚。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楼,取三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伤寒论》小陷胸汤)

  7.治大热盛,烦呕,呻吟,错语,不得卧:黄连三两,黄芩、黄柏各二两,栀子十四枚(擘)。上四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二服。忌猪肉、冷水。(《外台秘要方》黄连解毒汤)

  8.治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三两,甘草三两(炙),干姜三两,桂枝三两(去皮),人参二两,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昼三夜二。(《伤寒论》黄连汤)

  9.治呕吐酸水,脉弦迟者: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黄连,水煎服。(《症因脉治》连理汤)

  10.治肝火:黄连六两,吴茱萸一两或半两。上为末,水丸或蒸饼丸。白汤下五十丸。(《丹溪心法》左金丸一名回令丸)

  11.治诸痢牌泄,脏毒下血:雅州黄连半斤,去毛,切,装肥猪大肠内,扎定,入砂锅中,以水酒煮烂,取连焙,研末,捣肠和丸梧子大。每服百丸,米汤下。(《仁斋直指方》)

  12.治下痢:宣黄连、青木香,同捣筛,白蜜丸,如梧子。空腹饮下二、三十丸,日再。其久冷人,即用煨熟大蒜作丸。婴孺用之亦效。(《兵部手集方》香连丸)

  13.治大冷洞痢肠滑,下赤白如鱼脑,日夜无节度,腹痛不可堪忍者:黄连六两,干姜二两,当归、阿胶各三荫。上四味,末之,以大醋八合烊胶和之,并手丸如大豆许,干之。大人饮服三十丸,小儿百日以还三丸,期年者五丸,余以意加减,日三服。(《千金方》驻车丸)

  14.治脏毒:鹰爪黄连末,用独头蒜一颗,煨香烂熟,研和入臼,治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陈米饮下。(《本事方释义》蒜连丸)

  15.治脾受湿气,泄利不止,米谷迟化,脐腹刺痛,小儿有疳气下痢,亦能治之:黄连(去须)、吴茱萸(去梗,炒)、白芍药各五两。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浓煎米饮下,空心日三服。(《局方》戊己丸)

  16.治心气不足,吐血衄血,亦治霍乱:大黄二两,黄连、黄芩各一两。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金匮要略》泻心汤)

  17.治消渴能饮水,小便甜,有如脂麸片,日夜六、七十起:冬瓜一枚,黄连十两。上截冬瓜头去穰,入黄连末,火中煨之,候黄连熟,布绞取汁。一服一大盏,日再服,但服两三枚瓜,以差为度。(《近效方》)

  18.治妇人热劳羸瘦:黄连三两(去须),人参一两(去芦头),赤茯苓一两,黄芪一两(锉),木香半两,鳖甲一两半(涂醋,炙令黄,去裙役),柴胡一两(去苗),地骨皮半两,桃仁一两半(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上药,捣细罗为散,用好嫩猪肚一枚,将前药末安猪肚内,以线子缝合,蒸令烂熟,砂盆内研令如膏,为丸加梧桐子大。食前,以粥饮下三十丸。(《圣惠方》黄连猪肚丸)

  19.治小儿胃热吐乳:黄连二钱,清半夏二钱。共为细末,分100等分,日服三次,每次一分。(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20.治甲赤痛,除热:黄连半两,大枣一枚(切)。上二味,以水五合,煎取一合,去滓,展绵取如麻子注目,日十夜再。(《僧深集方》黄连煎)

  21.治痈疽肿毒,已溃未溃皆可用:黄连、槟榔等分,为末,以鸡子清调搽之。(《简易方论》)

  22.治脓疱疮,急性湿疹:黄连、松香、海螵蛸各三钱。共研细末,加黄蜡二钱,放入适量熟胡麻油内溶化,调成软膏。涂于患处,每日三次。涂药前用热毛巾湿敷患处,使疮痴脱落。(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23.治口舌生疮:黄连煎酒,时含呷之。(《肘后方》)

  24.治小儿口疳:黄连、芦荟等分,为束。每蜜汤眼五分。走马牙疳,入蟾灰等分,青黛减半,麝香少许。(《简便单方》)

  25.治醇酒厚味,唇齿作痛,或齿龈溃烂,或连头面颈项作痛:黄连(炒)一钱五分,生地黄、牡丹皮、当归各一钱,升麻二钱。上水煎服,实热便秘加大黄。(《妇人良方》清胃散)

  26.治妊娠子烦,口干不得卧:黄连末,每服一钱,粥饮下,或酒蒸黄连丸,亦妙。(《妇入良方》)

  27.治火烫伤:川连研末,调茶油搽之。(《中医杂志》(2):170,1922)

  28.治药中巴豆,下痢不止:末干姜、黄连,服方寸匕。(《补缺肘后方》)

药用禁忌

  本品大苦大寒,过服久服易伤脾胃,脾胃虚寒者忌用。苦燥伤津,阴虚津伤者慎用。

  凡阴虚烦热,胃虚呕恶,脾虚泄泻,五更泄泻慎服。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6,126评论 6 48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254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2,445评论 0 34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185评论 1 27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178评论 5 371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970评论 1 28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276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927评论 0 25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400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883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997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646评论 4 32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213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204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423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423评论 2 35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722评论 2 34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