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河逐影——求索者的读与写

和风车作战

2019-04-02 看过

1

一个人热爱读书的人,长年累月下来,他的待读书单肯定越来越长了。一定要把它们读完吗?虽说“虱多不痒,债多不愁”,但长长的名单挂在心头,除非把它撕掉,要说感觉不到负担,那这颗心可谓强大或麻木。我曾经想过因何而读的问题,问题不在于我们想读太多的书,而是我们太难得遇到一本切合自己的书。大多数作者都是职业的,即以文字为生,从事的是当初文科生的未来工作,他们大概率上是文艺工作者、文职干部,包括专业作家、编辑、译作者、记者、文史哲专业上的学术研究者,等等。以我阅读他们作品的经验来看,他们的生活,阅读,和我们这样的普通求索者并不一样。近些年出现了更多的年轻作者,似乎他们在奔着类似职业作者的方向,他们更关注出书带来的收益,他们这里似乎很难看到我们想读的书籍。

我所说的普通求索者,既是勤于思考的求知者,也是热爱文学的感受者。大致上有着这样的阅读和求索过程:成长在新中国,马列哲学学到很多,古典传统文化滋养不少,再转向外国文学、西方哲学,同时也研习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到了一定阶段,再回头看中国古典文化。到这时全部阅读与思考综合考量,并终将获得臻于成熟的思想,和思维方式、方法。

这样的求索者,他并非以人文学术或写作为业。他在社会上自食其力,白天有自己的职业,休息天和晚上,甚至只有深夜,才是属于自己灵魂的袒放时间。他热爱生活,也真诚地探究生命的真谛。他需要认知和解读这个世界,他希望能读懂生活的要义,他需要了解自己,他希望践行个体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夜色如河,无数求索者的灵魂汇入其中。他们都是这条川流中的同行者。而夜色隐藏了这些灵魂的痕迹,他们也在等待着被发现。

我在阅读时,经常会想,那些同行者,他们走到了何地?他们已经拥有了哪些思想和方法?我们曾经在书店翻开同一本书,我们曾经在同一个夜晚深坐,他们现在又在读什么?同样一本书,他读到了什么?我们在同一个时代生活,他又是什么样的感受?他们是如何在思考?对这个世界,对他人,对自己又是作何想法?他们是“怎样处理哲学和现实生活的那条巨大的裂缝"?(“哲学青年”)

在拿到这本书之前,我就觉得我的预感是对的。本书的作者,正是这样的前行者。他大学读的是像王小波一样的理工类专业,毕业后从事IT业的工作,也如佩索阿在一个公司任职。对,他和我们中的很多人一样,完成了高等教育,学习了用于工作的专业知识,就职于社会中的某个公司。曾经他正是我说的那些普通求索者中的一员。我相信作者读过很多书,而且也认为他读的差不多了。这本书是作者的第一本书,我想,他是通过结集出版来整理和完善自己的思想,算作对自己的过往做出总结。

和佩索阿笔下的助力会计一样,也有一个某某街道某某大楼某某公司,是我庸俗生活的全部合集。我一次次从这里逃离并回归。这就像一颗树苗,向着天空伸长枝叶,一年一度想要挣脱土地,虽然无望成功,却会因此而长成巨木。(“旅程”)

我在阅读中,我是欣喜的---因为,作者切合了我的求知和思索内容,另一方面, 这次阅读实际是借助作者的工作完成对自己的一次整理。

2

一个人的求索,大致的方向总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在生活中的践行,希望拥有完满的人生,能感受到生活的幸福与价值;这个方面,也需要他拥有在这个世界生活的知识和能力,能了解他人,能践行理想。就如“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他需要获得丰富的阅历。另一个方面,则要探问世界和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司马迁“史记” ),并穷“幽玄之境”。这个求索者,他必定要成为一个阅读者,一个思想者,一个感受者。

作者说,“我们需要对自身、对社会乃至对整个宇宙有一种全局观”(“懒惰的哲学”)。讲的细点,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我们生活的背景和处境,比如世界的真实图景,人类的历史、社会制度及组织、公平和正义、现代文明的繁杂表象,这些方面的认知都必然组成我们的世界观,影响我们的价值观、人生观。我们作为个体的生存,如爱情、死亡、情绪与感知能力、日常生活,则更是直接的思考和体验对象。我们在生活中面对社会的种种现象,面对他人的种种面孔,需要我们善于思考,并达成一定观念。总之,我们最终需要“达到和形成独立完整的思想体系”。

早年我们几个文学爱好者在一起喝酒聊天,说起将来的愿望,我说,我希望将来能把蒙田随笔或培根论说文中的篇目再重新写一遍。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不用说,这个愿望并没有实现。若要安慰自己,那就勉强说把其中的内容体会了一遍吧。现在对于这个愿望,我还怀有复杂的情絮。说起这些,是因为我在读作者的人生随笔类的文章时,有蒙田和培根的混合感。比如“没用的哲学”、“懒惰的哲学”、“死亡”、“快乐和世俗生活”、“理想主义”、“浅谈评论”、“批评与建设”,“男女问题”,“本性难移”等篇章,作者谈到的问题很多,写的也非常好。

比如作者写对死亡的体悟:

“其实死亡是无法正视的,因为死亡发生后,人的意识(至少通常意义上的意识),已经丧失了认识死亡的功能。死亡就像黑洞一样,既不可见,更无法形容;或者说,它就像一面诡异的镜子,不管我们如何努力地去透视它,最后看到的总是它的反面——生。”(“死亡”)

“死亡是生命的雕塑师。”(“死亡”)

对于婚姻爱情性爱,作者有他的思辨:

“例如爱情总要寻找婚姻作为形式,而婚姻又需要爱情作为内容。在爱情与性爱之间、性爱与婚姻之间,同样存在着纠缠不清的关系。这些问题都不是传说中‘爱情神奇的力量’可以化解的。”(“男女问题”)

作者的眼光能刺破迷雾指向概念和问题的核心:

“自由意味着我们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承担所有的责任,以为直面虚无和孤独。于是人们在自由面前开始逃遁了。他们或多或少地选择接受一种精神上的如意,以期得到安全感,避开令人畏惧的荒谬和焦虑。”(“无用的哲学”)

“有些好高骛远而又懒惰浮浅的人沾了西方某些思想流派的一点皮毛,打着革命的旗号,把艺术和传统搅得一团糟,他们在文化领域没有任何深远意义的建树,造成的破坏却着实不少。”(“浅谈汉语诗的文化冲突”)

“如果一个人什么都不敢相信,或什么都不屑于相信,有怎么可能有理想呢?如果人生有什么事值得称之为理想的,请告诉我。这样我可以不用每天在无数选择面前无所适从,也不用每天痛恨自己的懒惰却又无力振作,更不至于在巨大的虚无感面前觉得人生一无可恋。”(“理想主义”)

“一件事情如果被广为流传,不断重复,以至于丧失了它原本的含义,只剩下一个空洞的形式,那就是'俗'。”(“快乐与世俗的生活”)

“社会对公民‘责任’的定位越高,高到了经济、道德、文化甚至政治的高度,它就越开明、越进步;相反,假如它把‘责任’定的很低,低到人身自由、个人财产等基本权益的范围之内,那就是社会矛盾或独裁政治的表现。因为政府如果没有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就会把压力转嫁到普通公民身上来。”(“理想主义”)

我更欣赏作者的立场。很多知识分子对民众是一种旁观和俯察,而作者,不管是生活上,还是思想上,他隐身民众之中。

“知识分子应该帮助民众思考,而不是代替民众思考。倘若忽视大众观念自由的立场,知识分子的批评就会发生蜕变,变成与统治阶层之间或者精英阶层内部的话语权的争夺。”(“浅谈评论”)

“网络和草根文化的兴起,以为这民众开始有了自己的看法和态度,并逐渐意识到自身舆论的力量。知识分子不能再代替民众去思考...”(“书页间的出世与入世”)

确实,网络这样的新传媒方式的出现,民众开始有工具发出自己的声音。以往不是民众没有思考,没有声音,而是话筒总是握在别人的手里。在早期,出版审查更为严格,即使那些有着不同声调、发着牢骚的人,他们也是领着工资被政府养了起来。这种风气的延续,即使到今天,我仍然觉得所谓的精英,所谓的知识分子,大多数是可疑的。

作者对我们文化的缺陷看的很清楚:“我们对待语言的方式有问题,这种方式就是:在公开场合所有人的声音保持高度一致,在私下里则相互议论,相互诋毁。而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在一个公开场合进行激烈争辩,在达成了协议之后就只剩下一个声音,接下来,所有人都在这个统一的声音之下去完成各自的行为”(“批评与建设”) 。这一点,我是悲观的,即使按照这样“正确的态度” ,也未必能保证人们知行合一地践行。

作者写道,“知识分子有一种独立意识,既不苟同与权贵,也不会盲从于民众,这就使得他不可避免要被边缘化,成为社会的流放者,成为不受欢迎的人”(“批评与建设”) 。作者对知识分子的前景似乎有些悲观。究其实,并没有多少人活在社会的中心,仅仅是知识分子意识到了自己的边缘化之类情形。作者既站在民众的立场,又不可避免意识到自己的知识分子身份,难免有些不知适从感。但试想,如果更多的民众成为有知识的民众,成为知识分子中一员(假如到时还有“知识分子”这个说法的话),我们就不会在民众和知识分子之间陷入迷途。

我想,一个求索者大致会有这样的过程:刚开始,他尖锐而孤独,充满了怀疑和不安;其后,在生活的历练中,他的心境终于平和下来,放松下来,在“觉”和“解”中,最终达成和世界、和自己的妥协。最后,这个思索过、感受过的求索者,终于老了,这时,他看待世人会有一种悲悯感长挂心头吧,这悲悯既对他人,也对自己。

世界很复杂,生活很繁忙,书籍浩如烟海。也许要等到一个人快要老了,他才能有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思想和高尚的境界。我们不愿在生活之后有所得。这些我们在年轻时就希望懂得的东西,它迟到了。我们想得到的,一直是生活本身。我们关于生活的知识,关于如何生活的智慧,真希望在年轻的时候就拥有。

在本书的阅读过程中,可以察觉到,作者有上面所说的努力过程,而且他还很年轻,他能反思自己和同龄的一代人,对优缺点了然于胸。

“他们看透了体制,却又对体制心存依赖;充满怀疑精神却没有反抗的力量。”(“80后是怎样的一代人”)

“他们是前程远大的一代。他们坦诚、善良而且宽厚,乐于接受新鲜的事物,思考问题客观冷静,不容易被外来的毁誉所左右。”(“80后是怎样的一代人”)

3

在我的理解中,我们对于书籍的阅读,并不能仅仅视作求知。文学类阅读增强我们的感受,哲学类阅读则深化我们的思想。我们所说的书籍阅读,肯定包括这两样。

在作者看来,不读书是一种懒惰的表现:“真正的懒惰是懒于思考、懒于感受”(“懒惰的哲学”)。一个求索者,必然也是一个阅读者,对于读书,他肯定有话要说。很开心,我在作者的书中,看到“读书和思考”、“读书之法”、“书页间的入世和出世”、“书的未来”这样的篇章,也看到了一些精彩的语句。

“读书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好地热爱生活、享受生命,能读书是对生活充满热情的表现,而唯有富于热情的人才可能获得幸福。”(“读书和思考”)

“哪怕是与同一个人交往,在不同的环境、时间中,也需要有不同的方式。读书也是同样的道理。”(“读书之法”)

“对还没形成独立完整的思想体系的读者来说,每一本书在其获益的同时,都是含有毒素的。”(“读书之法”)

“读书的作用在于使得个体的精神超越狭隘的个人意识,获得一种文化上的归属感。这种归属感让人觉得自己不再是孤独渺小的一个人,而是整个人类历史的一分子。”(“读书之法”)

在“思想家、政治家和诗人的聚会”这篇精彩的文章中,作者写道,思想家的尺度远高于以成败衡量一切的政治家,政治家“把权势和功业当作战利品”,而诗人“追逐者生命的奖杯”。在他看来,思想者力图开辟“一条人人都能行走的康庄大道”,极易被涂改和变质。三种人生价值取向的选择,作者是倾向诗人的。

“因为我没有形象,只有声音。我靠惊雷和闪电来劈醒昏睡的魂魄,又用月光的和雨露来治愈流血的心灵。我召唤者各种各样在大自然中漂游不定的力量,旋而又将它们解散为无形,就像造化之主,一手握着生,一首握着死。”(“思想家、政治家和诗人的聚会”)

“那些只能读懂书本中的诗,却读不懂生活的诗的人,他们把眼睛丢在纸屑堆里。”(“眼睛”)

只有生活才是诗人的宗教。作者解读过胡塞尔的现象学,知道只有生活中,“对象能够以其最初地被给予性呈现给我们”(“浅谈胡塞尔的本质论”),呈现给每个单向旅程的个体,生活都是唯一的,并不具有重复意味。哲学得以“朝向事情本身”,生活,也应该朝向生活本身。作者不仅倾向诗人的生活选择,而他也确实是一位诗人。我读过作者的诗,觉得比一些成名诗人要写的好。他的诗作情感透明,没有丝毫的做作和刻意打扮后的表演。有些诗作者喜欢使用那些在中文语境中不大出现的词语,来造成阅读的陌生感,营造某种意味,也会用上浓重的翻译腔——西化的句式和破碎的表达。“这个因为偷师而造成的缺点却又被某些没有创造力的中国诗人原封不动地反偷回去了”(“浅谈汉语诗的文化冲突”)。他们作品里的情感混沌不清, 就像“巫师口里吐露的莫名其妙的语言”(“海子的宗教”)。当然,有些作品我们需要把它视为一种风格,但对于纯净真诚的情感表达,这是大敌。

在作者这里,他的思辨即使复杂和深刻,也绝不是含糊不清的。像著名诗人陈先发声称“用诗歌消解哲学”,相信作者能了解这样的行为,但他并没有这样做。因为一个真诚的人,既不会毫无情感地描摹现实,也绝不会腻于在虚无和混乱中打滚。

我一直认为诗人是一种混合体。这种混合体,有的人表现的是混沌和脏乱的色彩,在作者这里,则表现的既是颜色的丰富,也必定是一种透明的颜色。在书中的字里行间中,我看到了一个爱阅读的人,一个会阅读的人,也更看到了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一个有梦想的人。

“梦想是打败虚无”(“理想主义”)。

4

一位阅读者,往往是一位书写者。有些人在本子上记了不少的笔记,有些人在心里说了不少的话。

有一种书写是为自己的写,也就是说主要目的是写个自己看的,我这里称它为“内向型的书写”,一种是试图发表出版,希望更多的人看到,是写给别人看的,我这里称它为“外向型的书写”。如果没有对外展现的欲望,那么这种“内向型的写作”,更多的是书写个人的体验,它源自作者自我袒露的需要,它并不寻找阅读者,它等待被发现、感应和理解。这种“内向型的书写”不注重表达形式,它无拘无束,但它也绝不装扮。“外向型书写”和所有的艺术作品一样,需要通过形式来表达出来,而且也必定需要通过形式成为自己。所以,要想获得更高的技巧和表达能力上的进步,“外向型的书写”是必要的道路,这里,所有的文体形式不再是纯粹的自我呈现和情感的抒发,比如"内向型书写"中的诗歌几乎都是抒情诗歌,在"外向型书写"中诗歌可以成为笔记,叙事,杂文随感,隽语谐文,各种破碎的片断,等等,一种变形代替物。它们可以成为纯粹的文体,并在书写中呈现多样的面貌。

“读和写确实是两回事”(“读书之法”)。作者对此深有体会:“写作的初衷本来是为了感受创作的快乐,但是快乐永远和一种自我超越的成就感分不开。这样,原本开心的写作就会变得厌倦乏味,不能再给人带来情趣”(“浅谈写作的语言素养”) 。

一般来说,对于一位有广泛而深入阅读的作者,他的鉴赏力是可信的,即使对于自己作品的评判。“好书读的太多,往往养成眼高手低的毛病,反而什么都写不出来了”(“读书之法”),这句话其实说明了阅读者开始写作时,往往会用他在阅读中遇到的高水准来要求自己,这一方面会阻碍他的书写,他难以进行丰富的创作,同时,因为他心中的尺度,他的作品往往高出普通书籍的水准。在这本书中,作者的每种类型的作品都有可观之处,可以说,它们都远远超出我平时翻阅到的一些文字。比如“言语之风”这一篇,可算佳作,既有思想深度,语言也非常有艺术感染力,丝毫不逊于那些成名作家。

“言语的整体如此巨大,它跨越了历史,跨越了地域和国界,穿过了各种各样的生活经历和文化背景,他像一个永不停歇的精灵,在复杂的文明体系中吹荡穿梭。因此一个人所能听到的,永远只能是片言只语。”(“言语之风”)

“另一些言语是无法去充分解读的,放到靠近心灵的地方,它们就会发出光芒。”(“言语之风”)

这本书的成分很杂,有好几种类型的文章:抒情散文,诗歌,人生思想,读书随笔,时评杂感,学术研究,生活故事。我分析原因大概是这样,一方面来自非职业作者写作的不易,这种不易,既因为高标准的自我约束,也因为日常生活的不同而不能倾注更多的时间;另一方面,我想,必是作者希望早点得到阶段成果。

这里我要说,作者的一系列人生随笔写的非常好,我完全乐见他做到我没有做到的事情。作者写的少,是否心中在想,有必要重复古人的工作吗?古人活过,我们也要活过这一回,也必定如西西弗斯完成这个推石上山之旅。时代和生活在变化,还有着丰富的内容待我们书写。虽然我们外国文艺作品读的多,但我们同时浸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我们的思想,比起蒙田和培根,应该说还多出了不同的维度。爱默生做过的事,现在同样值得去做。我鼓励作者这样去写,我也相信作者有能力做到。

以我个人的经历,我想到,长时间未写作,就如一个失语的哑孩子,在有能力发声之后,他会有一段表达困难的时期。为了学习表达,刚开始也许需要刻意的书写。我乐观的想到,在作者的写作实践第一次结集后,将来他的书写,应该会越来越顺畅。

5

我注意到书中“汉初儒家的政治演变”这篇文章有26页的篇幅。它大概是作者在北师大历史研究生班进修时的毕业论文吧。社会上翻儒学故纸堆的人很多,我们也必须正视和了解它。在我看来,儒家学说可以从三块来看:社会秩序;哲学;内修。儒家关于社会秩序的学说在今天只能说有参考价值,把它进行特殊的发掘和阐述的人,大多是跪在孔子脚底发了愿的门人。以道德来约束民众,在古代行政管理手段原始的情况下可能有一定的意义,现代社会,管理技术将越来越发达,政府将能更有效掌控社会的每个角落和每一个人。一些人重提儒学的这类价值,无非是抒发自己的块垒,我们不如把它当作对现代社会的一种抗争形式。但要真的把儒学当回事,用它来作为政治思想,那真的是脑子里进了别人的口水了。在朱熹完成儒学的哲学升级后,儒学这个建筑用的还是一些残砖陋瓦。现代的儒家做着考古学,在这里他们可以发现“汉家宫阙”,也可以想像“山海经”中的故事。现代哲学已经走过无数的道路,当然有很多已经被证伪,不过在这里,我们可分辨的东西更多。在我看来,除了政治,将儒学作为想要信奉的哲学也是没有必要的。儒学剩下的,也是最有价值的部分,在于“内修”。这种内修,反求诸己而薄责于人,这种内修的人,才是儒学的真正继承者,他们不虚伪,不说教,不自矜,甚至没有表露出痕迹,凭借他身上散发的光芒我们才能看到他。

作者这篇文章的梳理内容,讲到了从先秦到汉初的儒家历史,我们能分辨到“内圣外王”、“内法外儒”、曲“道”而从“势”、尊儒兴教的传统来源和虚实。我认为作者是通透的:“孔夫子从来不是一个真实的人,而是一张文化面具...”(“面具”)。 显然,作者在这篇文章是达到了诸多结论的:

"文化传统是个无形而抽象的观念整体,一旦它进入到某个社会阶层当中,会发生从形式到内涵的种种变化,但却始终保持着核心价值的稳定。文化在知识分子阶层的手中会显露出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一旦被统治阶级所利用则会转变成某种意识形态,沦为精神统治的工具,而在民众的立场上,文化又会变得世俗化、功利化,产生某种解构倾向”。(“汉初儒家的政治演变”)

要“通古今之变”,儒学总是国人绕不过的坎。我也注意到作者写到“立功”、“立德”、“立言”的问题。作者说:“归根到底,立功是要先于立言的”(“批评与建设”)。在我看来,“立功”、“立德”、“立言”三者并不孤立,是一体的三个面而已。“立言”也可以成为“立功”、“立德”的形式。

我这么说,是想到,我们的“读”与“思”之后何为?仅仅是求索后的彻悟、彻悟后的心境?我们知道当前的时代是我国历史上最好的时代,我们衣食不愁,除了工作的约束,我们其实很自由,可以四处游历,可以呼朋唤友吃喝玩乐,我们珍爱自己的妻子和小孩,我们关心和照顾父母的老年......这些很多人都能做到。当然,我们参与国家事务的方式基本上就是我们的劳动和创造,我们要遵从国家近代以来的救亡情节,把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复兴放在第一位。即使我们的政治理想不能去实践,但社会的理想还是有余地的。生活的理想,生活的选择自由,也还是足够。如果能力足够,如果并不喜欢国内的生活,国家并不会限制个人移民。但要往深里说,我们也可仿狄更斯的说法:“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我们的处境并非完美,我们发出自己的声音,我想就是我们自我生活之外的一个可行的对社会理想的拓展方式,可以视为“立功”、“立德”、“立言”的做法。那么,我们求索后的写作,会有新的需求。

“生命是一种贬值很快的资产,节省越多,浪费越大”(“懒惰的哲学”)。 我们宁可用写作来消耗它。

6

这本书有个遗憾,就是编辑对目录没有进行有意识的编排归类。这个遗憾希望在作者后续的写作中消除吧。 我想到,与书同名的散文“山的那一边”,应该是作者原本用来作为本书的序言的。最终还是请人做序了。看来,后面出书,请编辑和做序都要当心。

作者另一篇散文“夜河”也绝对是佳作。甚至我曾想这篇文章和这本书也可取名作“夜河逐影”。也同样可以作为序言使用。现在,我不客气地把它当做我的书评的题目了。

©本文版权归 和风车作战 所有

方琢月

2019-08-09 09:29:56

谢谢华俊为这本不成熟的小册子写了这么长的点评。感觉你是很纯粹的读书人,你让阅读回到了它最初的目的,那就是对另一个头脑内部构造的单纯的好奇得到满足后的愉悦感。在这个异于自我的另一个头脑中,我们看到的景观也许是好的,也许不太好,但那不是重点,重点是我们对人性依然怀有好奇心。而太多的人读一本书只是为了去审判作者,彰显自己的眼光和品位。由于后面这类读者太多,导致现在的作者,正如你文中所说的,注重的不是表达真实的自我,而是如何去取悦特定的读者群体,如何获取点击量和关注度。所以我曾在一篇文里提到过:“”因为灵魂的缺位,当代的文学变得无话可说,只好谈论以前。专栏作家们都开始书写历史轶闻,名人趣事,诸如王国维、徐志摩、陈寅恪、林徽因、张爱玲等人的生活细节被人一扒再扒;抗日战争、晚清史、民国史、明清的人物掌故,秦汉的历史奇闻,古代的生活方式、制度和奇葩的观念等等内容,充斥着各种公众号。人们谈天文地理,说古今中外,论世界大势,唯一讳莫如深避而不谈的,是自己心灵深处的状况。”如你所说,找到一本切合自己的书,何其难也。我觉得一个真实的灵魂可能都会有某种程度的羞涩,因而不太适应因这个评价系统过度发达,什么都需要被打星的时代。这本书我自己很少再想起,也是因为现在的人不太读杂文了。你说没能把蒙田的题目重写一遍,这并不完全是你个人的原因,而是在这个网文消费时代,作者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作者而是文字生产工,是“小编”,他是和读者一样的普通人,因而就丧失了传统作者那种文化精英的立场,不再具有精神的优越感,无法再站在领路人的立场上去谈论人生这样的大话题。现在的读者也对人生这种玄虚的话题失去了兴趣,他们关注的是具有直接可操作性的信息或者知识,比如如何提升自我,如何获取人脉,古代人用什么擦屁股,诸如此类。这种情况早已被福柯道出,即“人”已经死了。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人,包括我自己在内,很难再把杂文这种体裁继续写下去。因为没有读者了,甚至仅仅做为一种单纯和自己的内心交谈的文体,杂文的位置也变得很尴尬,因为这个专业分工太细什么都讲究证据的时代,谈论人生这种大话题会让你自己都觉得是在装B。可能只有向你这样年纪比稍的人还会对杂文感兴趣。你说我对知识分子的命运过于悲观,这其实不是我的看法,有兴趣可以读一读萨义德的《知识分子论》。那篇关于儒家的文章不是我的毕业论文,而是读研时交的一个课堂作业,后来我的毕业论文确实写的是这个题目,回过头来再看这篇文,感觉太不专业,它是我不想提及自己这本书的一个主要原因。关于我们的时代是不是最好的时代,我感觉需要打个问号,从物质上看确实如此。但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所遭受的剥削,不再单纯是物质上的、经济上的,而是存在意义上的。是少数人借助资本和权力垄断了生存的在场,对绝大多数人进行存在意义上的剥削。如果真会有一个属于我们时代的蒙田,那他看待人生和社会的视角,是需要一个极大转变的。

和风车作战

和风车作战

2019-08-09 20:05:51

写这篇书评,感觉像是和7年前的你长聊了一场。

星若你有学识才情,望多写作才好。我非常愿意做你的读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6,264评论 5 46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2,549评论 2 373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3,389评论 0 32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616评论 1 26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461评论 5 35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351评论 1 27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776评论 3 387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414评论 0 255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722评论 1 29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760评论 2 31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537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381评论 3 31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787评论 3 300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030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304评论 1 25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734评论 2 34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943评论 2 336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