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19年的末尾,偶然间知道了一部拍摄了半个世纪之久的纪录片——《人生七年》,最近陆陆续续地看了两个多月,前几天终于看到他们63岁了。
这部纪录片很长,长到拍摄了半个多世纪,不管是导演迈克尔·艾普特还是镜头中的人物,都在一起变老。
它也很短,相比于动辄大几十集的电视剧而言,只需20个小时左右,你就可以全部看完,看完他们的大半生的人生历程。
从1964年开始拍摄,跟踪采访了14位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儿童,每隔七年记录一次。
通过对他们大半生的跟踪记录,不仅拍摄他们的生活状态,而且展现他们对梦想、爱情、婚姻、事业、政治的看法,真实记录他们在每个人生阶段的变化。
最初了解到它时,以为仅仅是讲述了英国的社会阶级问题,看完了整部纪录片,我才发现,并不是。
它真实地反映了英国社会生活的变迁,真实地讲述不同的人不同的人生发展,不带任何偏见和引导,只是在客观地记录影片中每一个人的人生历程。
让我们都能从中找到那个相似的自己,或者思考关于人生的感悟。不管我们出身如何、背景如何,我们都需要思考,我们该如何过好这一生。
02
幸福,大概是我们每一个都希望获得的,在祝愿别人时,我们经常会说平安喜乐,幸福安康。
可是我们为什么总是这么说呢,其中一个原因是我们缺少,所以渴求。正是因为我们很少感到幸福,所以才总是希望自己能够幸福。
现代人总是感觉不幸福,因为不少人对幸福与否的判断标准,往往是通过与他人比较,来确定自己的幸福程度。
不用想也知道,这样下去是不会真正得到幸福的。
在影片中,Tony一直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
他并没有优越的家庭,对读书也提不起兴趣,但是却拥有天生乐观的心态,在任何人生阶段,挫折和困难并没有将他打败。
在7岁的采访中,他就非常明确地说出他长大后要当一名骑师,后来他也确实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虽然后来因为自己能力不足,放弃从小的梦想,但是他并没有就此消沉,失去人生目标,而是继续向生活进发,认真生活。
尽管到了63岁他依然还需要开出租车挣钱生活,但是家庭生活幸福快乐,他自己也知足常乐,没有因为自己的物质条件不丰富就焦虑忧愁。
他一直以来给人的感觉就是每天都活得很开心,是个乐天派,你无法说他是不幸福的。
不管是社会阶级的高低,还是家庭背景的好坏,亦或是物质生活的优劣,都无法真正决定一个人的幸福感。
当你想要“遵从内心而活”,你就会发现自己不会被外在多余的事情困扰。
03
婚姻是我们无法逃避的话题,在《人生七年》中,从第一集就开始一直被问到。
看着影片中的他们从小时候讲述自己对异性、对结婚的看法,到后来成年找到自己的伴侣,再到老年时的婚姻状况,总是想感叹,生活总是充满意想不到。
Suzy是一个出生贵族的女孩儿,家境优渥,相比于出身工薪阶层的三个女孩儿Sue、Lynn、Jackie来说,仿佛天生就赢在了起跑线上。
可是14岁时,父母离婚,带给她很大的打击,对婚姻失去了希望。
在21岁的采访中,就像一个叛逆少女,对生活没有憧憬,对婚姻也毫不在乎,充满了悲观的情绪。
意想不到的是,在28岁的采访中,她给人格外开朗的感觉,婚姻幸福,而且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一心一意在家中照顾孩子。
或许是因为从小就缺少亲情的缘故,在对孩子的抚养中,她也格外重视对孩子的亲情陪伴,在孩子的成长中,她从不缺席。
所以,不要为你的一辈子盖棺定论,因为人的改变在两三年内都是巨大的,而且生活是未知的,你永远不知道前方有什么在等待着你。
04
死亡,代表着生命的终结,没有人可以避开,也无处可躲。
在35岁的采访中,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面临了来自亲人的死亡,那种痛苦虽然无法与人言说,但是,你就是能感到来自内心的冲击。
我们都知道父母一定会比我们先离开,在生活中很多人会刻意避免谈论这个话题,因为光是想一想就很难过。
可当那一天真的到来时,你才发现,原来是那么难过啊。
整部纪录片最让我喉头哽咽的地方,出现在最后一集《63 Up》,因为发生了谁都没有想到,谁都不愿意看到的事。
那个来自伦敦东区的女孩儿Lynn,在3年前去世了,在屏幕中出现的都是从前的采访录像。
在看到那一集时,难过的感觉一下就从心底涌出,眼眶中也瞬间盈满了泪水。
会感叹人生无常,可仔细想想,人生无常,却也是人生之常。
Lynn一直追求着自己热爱的事业,她的一生都与儿童和图书馆有关,她说她非常喜欢孩子,帮助了无数有听说障碍的孩子。
我们都知道自己的结局,但如果一直紧盯着结局不放,担心死亡,也毫无意义,不如过好自己当下的生活。
对于人生,所有人都不是行家里手。人生的价值并非由别人决定,也不需要追求和别人同样的生活。
因此,请务必意识到“这是你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