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时不爱看书,毕业时最开心的是再也不用考试;工作后更加不会看书,一头扎进各种肥皂剧;日子过得没心没肺,按部就班。
三十岁那年儿子三岁,在上班带娃之余我想了挺多。都说三十岁是人生的一道分水岭,开始进入到初老阶段,作为女性相当忐忑。后来我作了一个决定:我要看书。原因有二。其一,不想在以后面对孩子提问时只会回答不知道;其二,不希望岁月留给我的仅是皱纹和脂肪。
从小我们就知道读书各种好,但受应试教育的毒害我们在讨厌课本的同时也拒绝了其他所有称之为书的东西,至少我是如此。不需要更多的原因了,单单一句“腹有诗书气自华”就带给我抵御岁月的无限憧憬。
兴趣的培养很难,特别是立志去看N年不碰的、潜意识里无比抵触的书本。买回的书,借阅的书除去带给我哈欠连天,没有一点进入到我的眼里和心里,我还是我它们还是它们,我们独立于各自之外,无法融合。这段排斥期折磨了我近一年半,直到我加入到一个读书群。当一个人无法坚持时,找到一群目标一致的小伙伴就尤其重要了,特别是有幸找到一群特别靠谱的小伙伴。
群里有很多刚刚立志读书的,但更多的是一年一百多本的大神,膜拜的同时就是跃跃欲试。于是有了我正式制定阅读计划的第一年。年底时我看到自己的阅读记录是共计40本,这数字完全颠覆了我对自己的认知:原来我也可以!
第二年我读了60本……
第三年我读了50本……
今年是第四个年头,我在继续。
一年50本对我是个相对合适的数字,因为要上班因为家有上学娃,零碎时间屈指可数,一周一本的频率不算挑战太大。
惊喜之余我思考了信心这个词,它正从不知道的某个地方冒出来,让我更坚定更自信。我也发现信心的确立来源于你不断地完成自己设立的小目标,不断地进行自我肯定。
坚持阅读的好处有很多,比如锻炼自控力、执行力、理解力,可以更理性、更专注、更积极……可能只有自己才能体会,那是一种细微的持续的思想变化。类似于你是一株植物,读书就像细流,你感知的到它慢慢流向你的枝叶,让你自内而外的强壮。
如果说我以前是文静的,那我现在就是平静的。达不到宠辱不惊的程度,但在不知不觉中看待世界的眼光更宽容,对待万物的态度更柔和。我有了看问题的新角度。
记得大学同学十年聚会时,聊到年龄都大呼不愿变老,单单我喜欢着三十几岁的状态。十几岁时是懵懂,二十几岁是浮躁,现在的年龄正是充实和丰富。每段年龄都有与之相配的美,我会好好体会。
也许,在以后的日子里一切的人和物都会慢慢离开,但读书不会。世界上有那么多读也读不完的书,这让人有种踏实的安全感。
我走在读书的路上,你呢?何时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