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QUIC协议的论文、IETF进展、博客、视频等等
QUIC 的全称是 Quick UDP Internet Connections protocol, 由 Google 设计提出,目前由 IETF 工作组推动进展。其设计的目标是替代 TCP 成为 HTTP/3 的数据传输层协议。熹乐科技在物联网(IoT)和边缘计算(Edge Computing)场景也一直在打造底层基于 QUIC 通讯协议的边缘计算微服务框架 YoMo,长时间关注 QUIC 协议的发展,遂整理该文集并配以适当的中文翻译,方便更多关注 QUIC 协议的人学习。
在线社区: 🍖discord/quic
维护者: 🦖YoMo
QUIC Weekly - 20201028期
- DNS-over-QUIC:
- 对科学那啥可是个好东西,太敏感,咱也不敢多说...
-
Paper基于QUIC的MQTT协议的实现和分析
- 在端到端的通讯中,确保可靠和安全通信的基础是Transport和Security协议。对于IoT应用,这些协议必须是轻量级的,毕竟IoT设备通常都是硬件能力受限。不幸的是,目前广为流行的TCP/TLS和UDP/DTLS这两种方式,在建连、时延、连接迁移等方面有很多的不足。这篇论文研究了这些缺陷的根源,展示了如何借助QUIC协议优化IoT场景从而达到更高的网络性能,以IoT领域使用范围较广的MQTT协议为例,团队实现了主要的API和功能,并比较了使用QUIC和TCP构建的MQTT协议在有线网络、无线网络和长距离实验场景(long-distance testbeds)中的差异。
- 测试的结果标明,基于QUIC协议实现的MQTT协议降低建连开销达56%
- 在半连接场景下,对CPU和内存的消耗分别降低了83%和50%
- 因为避免了队头阻塞(HOL Blocking)的问题,数据分发时延降低了55%
- 数据传输速率的抖动也因为QUIC的连接迁移特性得到明显的改善。
- ArticleHTTP/3: 你需要知道的下一代互联内网协议
-
ArticleQUIC和物联网IoT
- IoT设备是应用QUIC协议的一个好场景,因为这些设备通常工作在无线(蜂窝)网络下(Cellular network),且需要快速建连、0-RTT和重传。但是,这些设备CPU能力普遍较弱。QUIC的作者其实多次提到QUIC对IoT应用场景有很大的提升,可惜的是,至今还没有一套为这个场景设计的协议栈(其实有啊:基于QUIC协议的Edge Computing框架: YoMo)
- Article未来的Internet: HTTP/3 — No More TCP, let’s QUIC fix it(谐音梗我翻不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