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吴军老师的《格局》,看到李嘉图定律。第一次学习,不甚了解却已震撼,我开始重新认识生活现象背后的规律。
01
李嘉图定律是什么?
李嘉图是19世纪英国经济学家。书中讲到的李嘉图定律其实是地租定律:土地租金是土地使用者支付的价格,它是有垄断性(稀缺性)决定的,而不是由地主在上面做的投资和改良的成本决定的;它的价格受限于租用者(农民)能够承担的价格。 土地本是天赐物,根据劳动价值论,土地是没有地租可收的。但是土地有好(产量高)和不好(产量低)之分。人们都想要好的土地,因此就会有人愿意付出溢价以获得那些好土地的使用权,即支付地租。越是好的土地(无论是产量高还是地理位置好)就越稀少,租金就越贵。这样,从租金最高的土地,到免费、贫瘠的荒地,就形成了一级级价格的落差。
02
信息时代,李嘉图定律是怎样的存在?
到了信息时代,李嘉图定律被赋予了更新更广的含义,即对能够比较出优势的资产和经济要素进行定价。并且落差较之农耕时代和工业时代更大,甚至是指数级的。 比如同样是高中老师,张老师比李老师辅导的学生高考成绩更好,那么张老师就如同值钱的土地,他的劳动会获得比同行更高的溢价。在信息时代,信息越来越透明,流动性越来越快,传播越来越远,张老师的名气越来越大,报他名下的学生越来越多,张老师的劳动价格就会越抬越高;李老师的生源和价格很可能会越来越难保障。比如小时候我们在农村看电影,都是露天放映,一到放电影的日子,大家伙都是早早吃了晚饭,搬个板凳,去占地儿等着,人太多看不到,前面的坐着,后面的站着,再后面的站凳子上,站旁边建筑物上,小朋友骑大人脖子上,各种挪呀、挤呀,场面很是壮观;现在,露天放电影估计只能在某些古文化景区里看到了。比如小时候我们都是在村子里就近上学,老师都是村子里的有些文化知识的民办教师;去年回去,发现村上的小学大门紧锁,隔着门缝看进去,杂草丛生,现在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送到镇上或者县城去读书了。
资源越优质,需求越大,也就越稀缺,价位也越高。资源越差,越没人要,甚至免费都还嫌浪费时间和空间。
03
作为个体的人,我们能做些什么?
作为个体的人,如果你能比同行的平均水平好那么一点点,就会受到欢迎;如果好一个数量级,就会有人出数倍的溢价邀请你做事。相反,如果你比周围人差,你的劳动即使是免费的都没人要,这就如同没有人愿意付钱租用荒滩和盐碱地一样。让自己的能力变得稀缺和不可替代,你就会越来越值钱。
李嘉图定律、复利定律、黄金思维圈……不管我们知道与不知道、懂与不懂,这些底层规律都是一样地存在,像是上帝手中的剪刀,悄无声息地给大自然修枝剪叶。既然如此,我们就努力去认识、去学习它们,就像点亮一盏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