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一千多年前的唐朝诗人温庭筠用细腻的观察描绘出来流传后世的名句。而在童年时,每天早上的鸡叫声似乎仍回响在耳边。
在农村老家,几乎家家都是要养几只鸡的,一两只公鸡,数只母鸡,母鸡用来下蛋,而公鸡用来早上打鸣,尽管小时候,家家已经有了钟表,已经不需要用这种方式来计算时间了。
上小学和初中,每天都需要很早到学校。在冬季时,早上五点多钟从床上爬起来,穿好衣服,走出家门,夜色茫茫,万籁俱静,而这时候整个村子里的鸡叫声却此起彼伏,让人心头为之一振。
初中时,我们需要去三公里以外的地方上学,由于距离较远,总是呼朋引伴好几个小伙伴一块出发,早上借着月色,骑着自行车一路狂奔。
迎面寒风扑面,冰冷刺骨,走出村子时,自家村庄的鸡鸣生渐渐变远,而所经过村子的鸡鸣声却愈来愈近,给依旧黑暗的早晨增添了几分生气。
只要一家要买,街坊邻居也总会纷纷围上来,挑选自己中意的小鸡仔,然后从小喂小米等食物,直到慢慢长大。
小鸡仔毛茸茸,捧在手里很舒服,样子很可爱,很多小孩子会非常喜欢,在成长过程中,总会有几只小鸡仔由于不同原因而失去生命,并不都是能完全长大。
我家中曾经有一只大公鸡,羽毛鲜亮,器宇轩昂,走起路来十分精神,平时咯咯叫起来中气十足,每天早上我起床去上学时,这只大公鸡已经飞到了墙外面的一棵大树上,开始报晓。
后来我上大学并工作,长时间在外,其间偶尔回家,经过了大城市的喧嚣,感到老家农村的环境安静异常。早上起床时,熟悉的鸡鸣声依旧可以听到,但是较之前稀疏了很多。心中不由升起来一种落寞。
曾经熟悉的村庄,也逐渐变了样。
经济条件的提升,让很多人在自家院子中盖起来各种楼房,自然也就不会在圈养各种牲畜,以前很多家不仅养鸡,还会养鸭养鹅养猪,但是慢慢都被淘汰了。只有少数家里还会养鸡,而数量也较之前大大减少。
随着城市化推进,很多村庄也逐渐没落,而一起消失的,还有曾经无数人所熟知的鸡鸣声,悄然变化的生活,也在让一些东西慢慢成为永久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