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我们经常说的是中国互联网的三巨头,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能挑战这3家互联网企业的公司了,虽然说百度掉队了,但相对体量依然是挑战者不多;从需求上来说,百度找的是信息,阿里找的是商品,腾讯找的是人,从供给方面来说,信息、商品、人在互联网这个领域内的供给都会虽然进入互联网这个结界的用户越来越多而增长,最终导致供给趋于无限,正是因为这3者的供给与需求基本都是无限的,从供给制造到需求释放的过程中成就的商业机会和市值才那么大。在国外,找信息、找人、找商品则分别依赖于google、facebook、amazon、所以这三家公司的市值和想象力也是出奇的大。
紧随其后的O2O 的兴起其实本质上是线下服务的互联网化,滴滴、美团、饿了么等的兴起做的就是线上与线下的链接,但线下服务的供给本身有限,所以才有了补贴,为何补贴?运力不够,补贴出租车司机、私家车主增加供给,补贴外卖餐馆增加供给,都是一样的道理;那供给还是不够怎么办?自建供给,自建外卖配送队伍,自建专车公司,这都是增加供给的方式。mobike和ofo增加供给的方式应该也算是自营吧,异曲同工,无论是自营、社会共享(共享经济)、接入合作方等方式都是增加供给的一种形式而已。携程投资途家或许不能算供给不足把。另话就是腾讯和阿里通过入股、投资、用户导流等方式接入了服务,而百度因为没有成功接入服务而失身掉入第二梯队的机会。
然后在今天我们发现互联网+,加很多东西其实是加不动的,比如说+教育了,+医疗,+工业,+农业等其实目前都没有什么大的作为,为什么呢?本质就是供给不足,好的教育资源稀缺、三甲医院的主治医生,规模生产农业技术同样稀缺,稀缺的不仅是线上,线下也同样稀缺,这也就是很多目前还加不动的原因。
解决供给问题的根本在于生产力的提升,这可就不是光凭提高信息流动的速度,消弭信息不对称的鸿沟就能解决的。提升生产力水平的方式之一就是用电脑取代人脑的部分功能,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做的大概就是这些东西。具体也可见
不过人工智能的路其实要做到+教育、+医疗、+工业、+农业这些还有不少路要走,因为很多行业的数据的积累处于刚开始的阶段,但我们看到阿里、腾讯、华为在布局方面已经领先很多,最起码很多行业的系统运行在阿里、腾讯的云服务器上,基础的数据他们肯定是能知道的,比如三一重工、顺丰快递等,心疼这些公司一秒钟,把自己最核心数据拱手让给腾讯、阿里这些公司。
想象今天自己做的事情,职业农民的培育,增加的是农业高科技人才的供给,进而增加农业现代化、机械化的供给,从生产端开始或者是一个起步。产销连接,缩短消弭信息不对称,也是可以提升供给个性化,但无法提升供给的规模化,关键还在食品安全追溯和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