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看完了《富爸爸穷爸爸》系列中的一本,看完之后,我记得最深的一句话:让钱为你工作,而不是为钱工作……
从事一份工作,表面上我们只是在为我们的老板工作,但我们忽略了那些看不到的东西——工资拿到手之前需要缴税,实际上我们是在为政府工作;如果你还有一套月供的房子,你同时也是在为银行工作……
贯穿本书的一个关键词:财商。提高财商,要着重学习下面4门知识:
1、会计,即财务知识。比如看懂一张财报,知道财报里面传达出了什么信息;
2、投资;
3、了解市场,关注宏观环境;
4、法律,如钻法律的空子来达到避税的目的。
从书里我也知道了,英国和美国早期是不需要纳税的,仅仅是有时因为战争的需要而临时进行征税,这种税称为“纳捐”。
到后来纳税被大众普遍接受,这中间经历了一个有意思的过程。税收最初只是针对富人,支持纳税的政客为了让依法纳税写入宪法,向穷人和中产阶级宣称,税收的存在,只是为了惩罚富人。而当他们投了赞成票之后,事与愿违的事情发生了——税收的初衷是惩罚富人,而现实却是它惩罚了对它投赞同票的穷人和中产阶级……
书中列举了一些事物进行对比:
1、事业VS职业
2、穷人的消费习惯VS富人的消费习惯
穷人喜欢先买奢侈品,因为他们想让自己看上去很富有;而富人最后才买奢侈品,因为他们会把手里的钱优先投资于能带来现金流的资产,而购买奢侈品的钱是由这些资产产生的收益支付的
3、资产VS负债
穷人会想当然地认为用于居住的房子是资产,但富人会认为它是负债,因为它每个月会把钱从口袋掏走……
4、“我可付不起”VS“怎样才能付得起”
我可付不起这种心理暗示,拒绝了寻求解决办法的可能性,所以,生活中还是要多问几个how
这本书中也批评了传统教育中认为“钱是万恶之源”的观念,只关注教学生如何为钱工作,对怎样让钱为我们工作这件事避而不谈……就这一点上,我们和外国的教育是没有很大区别的,我们大部分人没有形成正确的“金钱观”,不敢谈钱,觉得有些东西和钱沾上就变得庸俗了,看见别人开个Live或者知识星球就条件反射似地说要割韭菜了……
摘录
1、我遇到过很多人,他们说“我对钱没兴趣”,可他们却每天工作8小时。这只能说明他们并没有说出真相,如果他们对钱没兴趣,又何必工作呢?这种人比敛财的人病得更重。
2、工作只是试图用暂时的办法来解决长期的问题。
3、我只希望你们有机会避开由恐惧和欲望组成的陷阱,按照你们喜欢的方式利用恐惧和欲望,而不要让它们控制你们。(对金钱的恐惧,让我们落入了挣钱——工作——挣钱的陷阱)
4、不幸的是,对许多人来说,离开学校是学习的终点而不是起点。(这让我想起了王兴在饭否上发的一句话:不断成长才能获取安全感!)
5、我注意到穷爸爸之所以穷,不在于他挣钱的多少,而在于他的想法和行为。
尾巴
我是在车和家的辉哥的公众号上,再次看到别人推荐这本书的,所以就拿来读了一下,简短地摘录一些内容,文章写得有点乱……看完了这本书,我认为,里面的大部分内容看起来都无比正确,但最重要的还是要去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