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有什么用?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成为一个问题。而且越来越多的想努力的或者正在努力过程中的年轻人问出这个问题。
也曾经是我的问题。
一直想找一个简单明了的答案能充分回答这个问题。
一直也没有找到。
直到,直到看到陈道明老师在北京卫视《传承者》现场与年轻嘉宾的对话视频,我想这就是我一直寻找的答案。
读书有什么用?
读书的用处就是对于一个有相当深度问题的解答,有人明白而严肃谦谨,如陈老师;有人无知且无畏无所谓,如年轻嘉宾们。读书的用处就是一眼之间,你就知道谁值得发自内心地尊敬,而谁你以后理都不用理。
陈老师寥寥数语,不仅给年轻的嘉宾们上了一堂课,(其实我也很怀疑以年轻嘉宾们的学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是不是能理解陈老师的语言)更给屏幕外的许多有梦想的人上了一堂课。
要成长,第一就是要读书。
腹有诗书气自华,陈老师对问题切中肯綮、游刃有余的回答必定是读书极多的结果。
第二就是要多样化阅读,不要仅仅是功利性阅读。
陈老师的职业是演员,但他对文化传承的理解与解答远远超出演员的知识疆域,或者陈老师本来就认为演员的知识疆域并无边界。这就表明,陈老师阅读的范围又有专精又有博杂,且不管什么领域,他都是以认真钻研的态度阅读,阅读的目的在于求知本身。我相信这与陈老师对人生的认识有关,而不是与他的社会地位、经济能力有关。
其实不管我们身处社会的哪一层面,我还是主张,青年人的阅读目的不要过于功利,在年青的时候,尤其在学校的时候,应该花一点时间和精力认真地了解一些不能变现为物质的只存在于精神领域的知识。这类知识因为它们的无用,在一个经济社会已经越来越被鄙夷弃置,但我还是相信,这类知识对于成就我们的幸福人生有必需的意义。
第三要不断努力但要有平常心。
这个意思陈老师是分开讲述的。对舞台上的小演员们,陈老师满怀呵护,以自己从艺七年跑龙套的经历鼓励小演员们要不懈努力,但是不要着急。这是给孩子们信心和对漫长未来的美好期望,这是一个长者的爱心和善意。
对于不懂事的年轻嘉宾们,陈老师很明确而严肃地指出他们认识和逻辑的不靠谱,成功永远是少数,大多数人即使努力,也不能成功,但永远应该向普通而努力的人致敬。这是一个成功者的清醒。
我们普通人,尤其是喜欢阅读成功学和鸡汤文的读者,在阅读之前,务必培养自己具备这种常识。真正的社会常态是:在一个流动性正常的社会,普通人经过努力,能够过上比从前更好一点的生活,因此我们为了这份更好一点而不懈努力。
关于不懈努力这事,还可以再说一个陈老师的例子,2011年,他与何冰老师排演话剧《喜剧的忧伤》,第一天排练就连续七个小时站着排练不休息,何冰老师自言,特别震撼和感动。为了保证状态,两个人在酷暑时节坚持不开空调进行排练。个人的名气有顶峰,但艺术的追求的无止境。表演艺术家陈老师尚且如此,何况籍籍无名的你我?当我们再抱怨不公平再感慨自己的努力无效时,先自问一下,我们这种程度的努力真的算是努力吗?
普通人的境遇可能会遭遇到更多的不公平不合理,但普通人能够左右的事情只有自己的努力,既然只有努力你能说了算,那你就只能把努力做好。如果你连努力也做不到,只能说明自己不是真的热爱生命。
真实的热爱生命,许多困境都能找到出口。
陈老师能够踏实地一句台词没有跑七年龙套,根本原因是他热爱自己的生命。充分认真地阅读,精益求精地演戏,都是热爱生命的表现,也是热爱生命的过程。
无数个想过得好一点的梦想和努力,都缘于对生命的热爱。反过来也是这样,如果你真实地热爱生命,你就一定会为梦想坚持努力下去。
小演员们很幸运,在走上大舞台之初,就得遇陈老师诚恳诚实的指点,但愿她们能够为了文化传承为了个体梦想坚持努力。
一切希望都是因为有人认真做才有获得存在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