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睡了六个小时,分不清现在是醒是困。这天气变幻无常,分不清此刻是凉是暖。深夜里肚子一阵泛酸仿佛抗议,分不清是饿是胀。
人大多数时候,都混混沌沌地活着。天意连同我们的心意都是难以扑捉的,是吗?
时常有一种飘忽的虚无感。
我独自一人待着的时候,喜欢总结一天,回放似的反省今日的所作所为。总会暗自懊恼,于人前有言行不当。
改也总是改不成。许多事情都与自己的设想不同,因此也常常感到失望。
只有每当我钻进一个人的方格子里,这时的我是自由且清醒的。
而我重回现实,现实依然一片混沌。
我只能自己轻声对自己说,别忘记你的本分。其他的皆不可控。
对于“言行之间存在抵牾,言内言外不能等量齐观”这样的无奈,像是被枷锁牢靠住。
我看的书有解释过这种无可避免的状况,但却不会有详实的解决之道。桎梏在心而不在外。
钱钟书先生对此的见解是,他说,“不仅是言不由衷,行动也常常不是发自人的衷心。初衷是真实的,改变初衷也是真实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双面人,还有可能是个多面人,只不过自己往往意识不到。
意识到的。又苦于无法找到平衡的出口。
只听的见钱老先生这样讲,“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自己是不受外界干扰,真诚面对内心世界的自己,所以他的言和文可能的确出于真诚。但是提笔的时候还怀着一种善良的愿望,一旦碰到实际的状况就不能坚持最初的意愿。”现实生活中是跟随大众俯仰,身不由己。
我们活在人群中的时候,既想让别人了解自己、欣赏自己,又有些遮遮掩掩、害怕别人看穿自己。
我们仿佛不相信真的有人愿意接纳一个完整的自己。
久远的记忆到底如铁锈斑驳,年少无知的天真,说话做事从来发自一片赤诚。
直到后来,你明白了有时坦诚被叫做“不合时宜”,你提醒自己以后不能再这样,还为改掉这些坏毛病沾沾自喜。你懂得了趋利避害,往来人群亦愈来愈熟练。
竟会为什么时候该坦诚,什么时候该收起棱角而踌躇。
钱钟书先生说,做人要谨慎持重,但做文章要放荡。世态人情委曲多变于笔中体现,“刻薄人善作文章”。心思缜密而从细微处着笔,阐发幽微,以挑剔而不满的眼光,往往精密深刻。
虽然这是教人做人和作文章的,但无异也表示了,钱先生认为,在文字中宣泄和生活中周旋可以是两码事。
一个人的时候言所欲言,他人在前嬉皮笑脸。
或许你认识一个外表看起来老实本分的人,其实你不识,他本性大胆奔放。
又比如网络上大行其道的“键盘侠”。现实生活与虚拟分的很清楚,在网络上针砭时事、愤世嫉俗,回归现实却变成淡漠冷血的“路人”。
也许,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外在的表象,以此来适应生存。生活中,活成“精”的人比比皆是。
我不信这世上真有十全十美的人。性子再和平安宁的人,情绪也总会有一个出口。我就见识过那种,老好人突然爆发变得歇斯底里。虽说是人都有七情六欲,但难免一时招架不住,有种平日里被蒙骗的感觉。
因此我还是欣赏那些时刻无拘的人。
如黛玉,行事文章一样尖酸刻薄,她永远我行我素,不活在他人的眼光里。这样的人在世俗的眼里是不讨好的,宝钗亦唤她“痴”。
但她也从来都是一片赤诚,不会掩饰,也不会迎合。她不仅自己活得明白,他人与之相处也是痛快,因为不累、不必猜。
孔子说过,人心比山川还要深险,了解起来难于知天。天尚有春夏秋冬昼夜之分,人的情感却深深掩盖在外表下面,不易分辨。
处处充满着“套路”的时代,全是“猜测”与“试探”,确实是令人厌烦透了。
痴又如何?我们不妨就简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