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佛蒙特州立大学的数据科学家们通过研究世界十大主要的语言在书籍、媒体、网络等中的使用,找出了每个语言中最常使用的5000个词汇,并把这5000个词汇按照从“喜悦”到“悲伤”的程度排列,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世界上的人们使用正面的语言多于负面的语言。科学家们通过比较,又发现说西班牙语的人表达的正面词汇最多,而说汉语的人则最常说含负面意义和中性的词汇。这个发现并不令人震惊,因为说西班牙语的人确实给我们一种非常积极热情的感觉,而我们中国人常常会被冠以“不苟言笑”,甚至“过于直白”、“没有礼貌”的印象,在一些语用学的研究中也有类似的发现。我想这和我们中国人内敛,不善于用语言表达情感,以及信奉中庸之道,说话不极端有一定的关系。但通过和一些老外的接触,我也感受到我们中国人说话比较直接,用词生硬,常常会给老外一种没有礼貌的感觉。举个简单的例子,当我们的孩子到处疯跑时,我相信很多家长都会说:“不要乱跑了!”这类的话;而外国人则会说“Stop running!”或者”Stop!(停下来)”,也经常会使用问句,比如“Can you stop doing that?(你可以停下来吗?)” 这几句话其实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但我们是以一种负面的方式告诉孩子不要做什么,而外国人则会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再比如,有的孩子淘气,我们就会经常说“别闹了”或者“你不可以这样”,而外国人常常说“behave yourself / discipline yourself(老实点儿)”或者是一个更明确的指令。从儿童习得语言的规律来看,否定句式是相对较晚习得的,也就是说,和一个1岁左右的孩子说“不”的时候,其实他们的关注点是在“不”后面的那个词,所以我们越不让他做什么,他就越要做什么。而对于稍大一点的孩子来说,经常说否定性的词语会引起他们内心的抵触情绪,会让孩子怀疑爸爸妈妈不爱自己,更有甚者,他们会有样学样,用语言暴力去伤害别人。
相信大家也经常见到很多家长宠溺地称呼自己的孩子“兔崽子”、“狗东西”、“小混蛋”等,虽然这些称呼饱含爱意,但对于低幼儿童来说,他们就会相信自己真的是“兔崽子”、“狗东西”、“小混蛋”,长大以后,他们会要么认为父母不爱自己,要么觉得这些称呼也无所谓,从而会随便给别人起外号。我们可千万不能小觑父母的语言对孩子的作用,萨斯金德在《父母的语言》一书中指出,儿童每天使用词汇的86%-98%都来自于父母的语言,因此父母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会对孩子的未来产生无形的影响。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知道,好好说话真的是一门学问,尤其是对孩子。那么,我们该如何和孩子好好说话呢?
一、降低音量是前提。
我们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则,而不是以“声”作则。父母的音量,决定了孩子未来的教养。美国说话心理学家曾将妈妈们大吼大叫的声音以超过85分贝的音量,放给10名7至10岁的儿童听,之后让他们写出妈妈吼叫的内容,结果只有13.3%的孩子写对。研究者发现,大音量的吼叫,对管教孩子毫无用处,孩子只记住了高分贝,而且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适得其反。正如北师大教授钱志亮所说“责备孩子的声音越小,孩子听得就越认真,教育的效果也就会越好”。另外,父母高声说话时,孩子感受不到爱,反而会产生恐惧感。有一个德国绘本《一生气就大吼大叫的妈妈》里描述道:“当妈妈对我大吼大叫时,我的全身都散架了,我的脑袋飞到了宇宙里,肚子落入了大海里,嘴巴插在了高山上……”,由此可见,大声说话对孩子的伤害绝不可低估。
孩子会有样学样。如果家长没有做好榜样,凡事都嗓门高八度,那么孩子自然也不会低声细语。再者,当孩子越来越大时,他们会以更高的音量来回应父母的吼叫来表达他们的不服气,试想,这样会起到良好的沟通效果吗?
反思一下在生活中和孩子相处的诸多时光里,当我们疲倦或者心情不好时,当孩子无休止地缠着我们的时候,或当他犯错误的时候,我们是不是特别容易控制不住对孩子大吼大叫呢?这些吼叫其实都给孩子造成了无形但却非常深远的影响。知乎上有这样的提问:你最不愿意听到的声音是什么?有的回答让人心头为之一振:“只要是大声说话我都不爱听,因为我害怕”、“别人的音量一上来,我就下意识地想要躲,因为我脑子里萦绕的全是妈妈从小到大对我嚷嚷的情景”。
我们怎么对待孩子,孩子就会怎么对待这个世界。大声说话对解决问题毫无作用,试着和孩子轻声说话,也许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正面语言育共情
多使用正面语言并不是让我们顺着孩子说。举个例子,当孩子难过或者有负面情绪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会说“不要哭了”、“不要生气了”、“不要难过”这样的话呢?这样的话其实在某种程度上阻止了孩子体验当下的感受、了解自己的情绪。孩子可能认为自己这种情绪和感受是不对的,自然就缺失了正确处理负面情绪的能力,长大后会渐渐地封闭自己、甚至不愿意和别人分享自己的情绪和感情,更不会体察别人的感受。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共情能力的缺失。
试想,如果遇到以下情况,我们如何用正面的语言来沟通呢?
1. 孩子有点担心。这个时候说“不要担心”是起不到好的效果的,如果我们说“我可以看出你非常担心这件事”,孩子的情绪就会渐渐平静下来,然后开始从逻辑层面思考问题。
2. 孩子有些负面情绪,比如心烦、失望等。这时候说“不要这样”等于没说,如果我们说“你很心烦是吗?妈妈有时候也会有这样的感觉”就不一样了,孩子会觉得自己的负面情绪并不是不被接受的,反而能和我们产生联结,并希望我们能帮助他解决问题。
3. 孩子反应过激。遇到这种情况时,家长常常会说“你太敏感了”,孩子就会觉得自己不被理解,他们的感受找不到释放的出口。如果我们试着说“你这样做一定是有原因的,你能和妈妈说说吗”,孩子会更愿意和我们敞开心扉。
4. 孩子和别的小朋友争抢玩具。相信很多家长会说“不可以这样”或者“这样不对”,但如果我们首先说“你很想玩这个玩具对吗”,孩子会更快地平静下来,配合大人下一步的引导。
5. 孩子闯祸,把邻居家的窗户打碎了。很多家长遇到这种情况时一定是非常生气的,负面的语言自然会脱口而出。这时候,如果家长能先冷静下来,搞清楚孩子打碎窗户的原因和意图,再进行下一步引导是非常关键的。但不论是出于何种原因,我们一定要带着孩子去和邻居道歉,如果孩子不会道歉,家长就要亲自和邻居道歉给孩子作示范,再让孩子重复一遍,然后商量出一个合理的赔偿计划。
总之,我们总是过于“同情”孩子,想立即用“不要伤心”、“不要生气了”这样的话让孩子免受负面情绪的影响,但实际上这非常不利于“共情”能力的养成。我们要学会用正面的语言沟通,也就是要先接纳孩子的情绪和感受,但是我们也不要加以评判,要正面引导孩子思考下一步行动,这对他们未来独立处理负面情绪和糟糕的情况是影响深远的,这和《非暴力沟通》提倡的沟通方式也有异曲同工之处。
三、多提问
我前面提到,我们中国人说话很直白,经常用肯定句或者命令句,这就会给人“不礼貌”的感觉。由于长期和老外交流,我养成了喜欢用问句的说话方式,回国后,很多人都说我说话有点文邹邹,包括和孩子的交流也会用很多问句,比如“你可以帮妈妈把那本书拿来吗?”,“你可以把玩具收起来吗?”,“妈妈想去散步,你想不想一起去?”,“你觉得这个故事有趣吗?”等等。我自我觉察了一下,这样说话确实有些文邹邹,但我注意到我家孩子开始说话比较早,而且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的不错,也很喜欢提问,表达要求的时候也会说:“我们玩这个积木吧,怎么样?”或者“妈妈,你可以读这个故事吗?”等等。用提问的方式和孩子沟通不仅能体现出我们对孩子的尊重,也能让他们懂得选择,更有利于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也是很多关于培养孩子社交能力、语言能力的书籍中所提倡的方式。
当然了,我们都不是圣人,谁都会有情绪失控的时候。唯愿我们能在修行之路上渐行渐远,渐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