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输入法相对比较简单,主要就是对比各家输入法的吸星大法,谁的算法吸词、拆句成词、智能纠错能力强,谁的效率就高。当然,某输入法只顾吸词、不进行分拆也会有很多问题。有些敲错的句子也被反复推送至默认位置。比如,现在很多人把“待”写成“呆”,深圳的抗疫宣传上都把“待在家里”写成“呆在家里”,这就是整句输入造成的后果“一次错、一直错”。
键盘布局对拼音输入法效率也有一定的影响,主要是同样按键顺序候选拼音的多少,会影响匹配的复杂程度,同样按键顺序上候选拼音越多,匹配精度就越低。另一方面,视觉影响对于从语言到键盘的反应。
某输入法超级皮肤可以自定义键盘布局,于是做了几个不同布局,简单的对比了一下。
注音全键盘、拼音全键盘、注音九宫格、拼音九宫格(字母表)、拼音九宫格(bpmf)、拼音T13键盘,详见附图。
拼音九宫格(bpmf)元音一字一键,主要是方便带调拼音及国际音标用途,不影响比对(毕竟元音字母的使用频度要高很多,有资格一字一键)。
拼音九宫格(bpmf)比拼音九宫格(字母表)的效率高一些,主要是视觉反应。拼音九宫格(bpmf)按发音部位排列,脑袋里想到的话直接反馈到键盘位置,少了中间转换的过程。日语九宫格输入法就是按行归键。
全键盘比T13键盘效率高、T13键盘比九宫格键盘效率高效率高。这个主要是候选拼音的多寡的问题。
全键盘按键系列的候选拼音是唯一的,基本只涉及隔音符号和纠错带来的额外候选拼音。因此全键盘效率比较高。
T13键盘一个按键上两个字母,按键序列候选拼音会多一些。九宫格键盘一个按键上三四个字母,按键序列的候选拼音就更多一些。汉语拼音的拼式只有四百多个(带调的话一千三百多),因此T13和九宫格方式可行。英语等印欧、含闪语言因拼式太多,T13和九宫格完全无效率,因此Gboard印欧、含闪语言压根儿就不提供九宫格键盘布局。至于日语(假名直输),主要是借助点画功能,以cover假名数量太多的问题。当然,全键盘的按键略小,也容易引起误触。
至于民间(网络上)流行的T17和T14键盘,其实和T13一个道理。只不过T17采用六列,按键小一些,但有八个字母键是一字一键,按键序列的候选拼音要少一些。
至于双拼,其实用T13或九宫格都没有效率(除非是米旮旯之类根据九键重新组合的),主要是双拼缩短了拼式,候选拼音自然就上去了,九宫格一个按键三个字母,候选拼音基本上就是九个。实际上,全键盘双拼,九宫格应该三拼才是对等的,毕竟26×26=676,8×8×8=512,九宫格三拼才够用。
总而言之,按键多、效率高,但按键多、容易误触,这个需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