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泥小零成长说
不知道你人生中有没有这样的时刻:
因为没条件读书,你埋怨父母不努力赚钱,没有让你接受良好的教育;
因为专业就业率低,你埋怨父母没有眼界,让你选了个冷门专业,导致你一毕业就相当于失业;
因为老公家里条件不好只能裸婚,你埋怨公婆太小气,一分钱都不出就娶了个儿媳妇;
因为没人帮你带孩子,又请不起保姆,你埋怨老公没本事、公婆不帮忙,导致你不得不成为全职妈妈。
以上这些情绪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其实可以概况为“我应该”这三个字。
我应该接受良好的教育,我应该一毕业就有一份好工作,我应该有房有钱有婚礼,我生完孩子公婆应该给我带孩子......
当凡事都变成“应该”、变成理所当然之后,也就变成了一种压力。而这种压力最后不一定是给了别人,相反,更多时候都是给了我们自己。
当你没有得到这些“应该”得到的东西,你会觉得周围的人都对自己不好,自己的生活很糟糕。
这种长期负面情绪的积累又会导致生活中出现很多问题,比如工作越来越被动,和别人的关系越来越差,越来越讨厌自己等等。
每天活在“没有”的痛苦之中,既看不见蓝天白云、春暖花开,也听不见虫鸣鸟叫、溪水潺潺。
既错过了这个世界的美好,也错过了那些真正爱你的人。
这世上没有什么东西是你觉得自己“应该”拥有,它就会毫不费力地出现在你面前的。
你从小享受着良好的经济条件和教育环境,那不是你“应该”有的,而是父母努力为你创造的。
你生完孩子公婆愿意帮你带,那不是他们“应该”的,而是他们担心你一个人辛苦照顾不过来。
“应该”是一种偷懒主义,是一种坐享其成,是你一直躺在果树下悠闲地晒太阳,还要求别人赶紧施肥除草,等收成后分你一杯羹。
“我应该”的背后是你觉得自己没有生活的主动权,没有创造和改变目前生活的能力,所以只能被动接受别人的“馈赠”。
想要改变这种状况,重拾生活的主动权,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把“我应该”变为“我选择”,变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比如:
把“我应该”接受良好的教育,改成:父母生我养我已经很不容易了,“我选择”早早地扛起子女的那份责任。
把“我应该”有一份好工作,改成:尽管没有得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但是“我选择”把当下的工作做好。
把“我应该”有公婆帮忙带孩子,改成:公婆年纪大了不方便带孩子,“我选择”辞去工作好好陪伴孩子成长。
当你尝试着把“我应该”变成“我选择”的时候,一切都会豁然开朗。
你会发现你并不是被迫承受着这一切,在任何情况下你都有选择的权利,而此时的你选择勇敢地承担起当初的选择。
如果你陷入了“我应该”的局里,记得要用“我选择”来暗示自己,改变自己的心态,找回生活的主动权。
选择我所承担的,承担我所选择的。当你的心态变了,世界也就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