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阳病辩证歌 李文学 六经大纲去找病,不能脱纲把病寻; 三阳大纲是热病,错用热药苦病人。 太阳大纲是表证,第一桂枝打头阵; 第二便是麻黄证,脉浮紧缓牢记心; 第三证是大青龙,中风伤寒两感併; 打开鬼门才解表,清解郁热心气平; 小青龙汤第四证,表寒里湿要记清; 不要忘了第五证,太少两感附子温。 阳明本性是热证,三阳能解皮肤病; 第一大纲葛根证,眉痛鼻干眠不宁; 二纲本是白虎证,腹满身重汗蒸蒸; 承气本是第三证,腹满腹痛特别灵。 少阳病证忌汗下,误用治法传病情; 和解少阳为定法,柴胡加减定乾坤; 少阳中风柴明证,柴桂各半关节疼; 脉弦有力大柴胡,胸满潮热芒硝增; 热漫三焦柴龙牡,头晕心烦四肢困; 柴桂干姜併太阴,亦可用于热伤津; 四逆散是少阳证,气滞阳郁皆能行; 三阳开泰用得好,一世良医治大病。
三阴病辩证歌 李文学 三阳不解入三阴,三阴病证难除根; 缠绵难癒费心神,医患团结除顽证。 太阴也有表里证,表证理中桂枝请; 里证腹泻食不下,温里扶持后天本; 理中四逆首选方,一碗热汤暖背心。 少阴阴阳是命根,水火一炉肾气盛; 坎离相交人太平,阴阳偏盛少阴病; 脉微嗜睡要牢记, 少阴也有表里证; 表证麻黄附细辛;里证辨别要分清; 寒证背冷凉骨髓,温肾回阳四逆证; 身疼骨痛附子证,阳虚水泛真武能; 化热失眠难安宁,黄连阿胶治心神; 少阴也有阳明证,腹满口干热伤津; 承气早用急存阴,稍一迟缓命立停。 厥阴四肢常不温,当归四逆吴萸行; 厥亦深来热亦深,白虎承气把热清; 上热下寒错杂证,久利不止伤心身; 乌梅丸中加甘草,患者服后喜盈盈。
《伤寒论》六经辨证论治法门 李文学 仲景写下《伤寒论》,有六经、六病、六证、六脉、六法、六方,“辨病脉证治”,仲景开万世先河,创“六经方证”辨证。 万病找六经,经方治百病,合方治大病。 六经找病,辩通三阳,以表为先。太阳首犯,恶寒发热,脉浮紧缓,麻桂分野,牢记心间。右脉粗大浮长,葛根汤加减;若有内热,石膏、知母为先;腑气不通,承气汤加减;右脉沉细,不忘两感。左脉弦大有力,大柴胡汤加减;左脉弦细,还有口苦胸满,小柴胡汤加减;左脉沉细,脏无热证,当归四逆汤加减。中寒无汗,麻辛附理中汤加减;中寒有汗,桂枝理中汤加减。 三阳找病,太阳在后,阳明在前,少阳两侧、还有耳聋目眩。长期怕冷,阳虚为先,若有表证,柴胡桂枝合麻辛附加减;汗后怕冷,体虚为先,芍药甘草附子汤加减;腑气不通,化热在里,表里双开,以通为要,三阳开泰(葛根汤合白虎承气汤合大柴胡汤)。 三阴找病,病里传,正气不足三阴间,邪气深入病根盘,疾病难愈常缠绵。太阴头上脾气虚,中焦升降常失常,腹满泻下难饮食,后天之本早顾及,必用理中四逆汤;太阴之中有实证,桂枝加芍大黄汤。少阴脉微又沉细,欲寐嗜睡要牢记,阴阳两证辨容易,寒证背冷凉骨髓,温肾回阳用四逆;也有两感常发热,麻黄附子与细辛;身疼骨痛附子证,阳虚水泛真武行;化热失眠难安宁,黄连阿胶治心神;少阴阳明腑不通,腹满口干热伤津,承气早用急存阴,稍一迟缓命立停。厥阴四肢常不温,当归四逆吴萸能;厥亦深来热亦深,白虎承气把热清;上热下寒错杂证、久利不止乌梅丸,更加炙草效更增。 一部《伤寒论》,可以治百病,“六经辨证”统百病,“寒温统一”六经辨。《伤寒论》六经六病,三阴三阳,三阳实为一阳,三阴实为一阴,阴阳之证须分明。六经为病,各有其证,疾病万千,总不离六经六病。整体六经方证观,驾驶百病之变。六经找病,六经不同,方证各异,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合一,合病合方,乃《伤寒论》辨证论治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