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成!一分钟教你迅速识别互联网金融陷阱!
三个月新增10万粉,公众号速成指南
普通人月薪5k到50k,只凭这一点
……
不知道你最近是否也看到如此多的关于“速成”的内容,不得不承认,“速成”课程的大受欢迎,正是建立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之上的。
这个被互联网高度碎片化的世界里,每天上班忙成狗,回家还比狗睡得晚,哪有时间学习?
但世界变化那么快,尤其是去年以来的各种内容付费,更是营造出一片全民好学的景象。不充电、不学习,你拿什么拯救34岁以后的自己?
于是,“快速” “高效”自然成为抓眼球“利器”。
关于“速成”,我也想啊,我也恨不得睡一觉起来就认知水平升级两个数量级,从此后半生开挂。但是,睡一觉起来除了做梦之外,考虑最多的就是:一会吃啥。
说正经的,最近学了几篇关于“速成”的干货,于是打算整理+内化吸收+输出。
从两个方面叙述。
一、速成前的心理建设
二、速成的方法论
既然拿到原创了,而且没有老板的KPI,那就慢慢写,分成两篇。
首先是最少必要知识。不知道你听过没有,反正我没听过。这个是李笑来提出来的。
任何一门领域的知识,都有系统的框架结构,但凡是想迅速成功,到达精深,基本是不大现实的。
不过,但是也正因为系统化,所以通过适当的方法达到快速入门,是没有问题的。比如读财报、比如学 、再比如新媒体运营……
最少必要知识。举个不是很贴切的例子,如果一门学科是一本书,那最少必要知识就像是这本书的思维导图。列出了篇章的逻辑结构,分解了段落小节。用一张图,看一本书。虽不能看到细节例证,但大致包含什么是很明确的。
比如设计PPT,有两个很简单但大多数人就是不知道的设计原则:
——简洁
——留白
所谓的简洁,就是在视觉框架中尽量减少元素数量,比如线条、形状、颜色,都以不超过3种为宜;所谓留白,就是不要占满整页,至少留出61.8%的空白,或者最多不要占61.8%,是不是想起了初中的“黄金分割”,没错。
掌握了这两个基本原则,外观舒适度基本就保证了。这么简单你怎么没想到?
以前看发布会觉得人家做的真好,看着舒服,但也没想为什么。知道了这个,以后的屁屁踢再也不要打那么多字了。
知道了“最少必要知识”这个概念,就已经抓住了要领。这在入门的初期,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落在了“如何找到领域的最少必要知识”,这个下篇写。
道理都懂,可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呢?
我们都经历过太多的半途而废,信誓旦旦学英语,学了一周,第二周怎么也动不起来了;考驾照,满怀信心报了名,就是不想去……次数多了,难免有挫败。
以至于有时会不自觉认为“我可能就不是会XX的那块料”。
如果一直迟迟没有开始行动,那很有可能就有这样一只拦路虎在拦在行动前——你居然以为你能一上来就做的很好。
这想当然的结论都是在我们看到别人已经很熟练之后,觉得自己应该也可以,毕竟都是几十岁的人了,他能学会我也能轻易会的啊,但是一上手就知道并不是看的那样。
于是,开始做的关键就是:能平静的接受自己最初的笨拙。
看到别人一口流利的英语,看不到他在过去几年背单词、阅读、练口语的笨拙;
看到别人一篇篇阅读100000+的爆文,看不到过去几年他的笔耕不缀但无人问津;
自从接受这一点,感觉无畏了,就像我虽然现在依旧写的很烂,但我已经在路上,只要比昨天写得好,就是进步。(可是话说回来,写的烂,难受的可是作为读者的你,哈哈)
因为一点“面子”的事。怕出丑,不上手,于是就只能一直当观众。
其实,很少有人能一上来就做的很好。就像我们能接受小孩子蹒跚学步的笨拙,却忽略了新学一门技能的自己,不也正是一个要学走路的小孩子吗?
能接受最初的笨拙,才能有机会继续下去,不然,又是一个半途而废。可能还会再来一句:我可能不是那块料。
看过锤子坚果pro发布会的同学应该都知道这个场景
从来就没有失败的人,只有半途而废的人。——老罗遭遇网络不好演示出错时如是说
当然,发布会顺利进行下来了,而且没想到后面给了个大逆转,重新放出坚果pro的外观,现场一片沸腾,发布会达到高潮。而且据说这次卖的还不错,前期囤的40w台很快卖完了。
扯远了,也就是说,只要不退出,技能的打磨只有一个结果——越来越熟练。
于是,再进一步,度过笨拙,掌握技能的关键在于:
尽快开始
尽快度过
那么,执行力强不强,不只是说做就做,还看能不能在做不好的时候,能否持续地做!
想起一句话"要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往前冲!"虽然像毒鸡汤,但有时想的太多,反而是阻挠。
骚年,不要怕,谁不是从小孩子过来的呢?
OK,看到这篇学习的前期心理建设,不知道你有没有一些启发,下篇我将继续分享:
如何用二十个小时学习一门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