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有着这样的定义:“民间文学是指民众在生活文化和生活世界里传承、传播、共享的口头传统和语辞艺术。”虽是简单的概括,但是这不能完全概括民间文学的含义,甚至是有失偏颇。
民间文学的英文解释是“folklore”。用英英翻译来说是“the unwritten lore (stories and proverbs and riddles and songs)of a culture.”即一个文化集体不想成文的口头传说。民间文学的范本是数不胜数的,总是列举不完,那么有什么具体的标准吗?
举个简单的例子。 譬如20世纪末的女生群体中盛行着的跳皮筋这样一项运动,其伴奏的童谣就是一种大家耳熟能详的民间文学。比如:“树上的叶子哗啦啦,我和姐姐去采花。姐姐采了八角半,我采了一朵马莲花。花,花,马莲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们在说话。”在欢快自在的口诀下,孩子们脚下的灵活性得到了充分的锻炼。然而人与人之间口耳相传的跳皮筋的歌谣却成了中华文明的宝贵财富。
不止在人民,群众这些集体中, 民间文学还有其专属的创作人群。可以是有共同语言的一类人,可能是仅同一种劳动形式下的人,还有可能是创建了网络流行词的众网友们。只有流传而未有文字记录的口头文化创作,一代又一代的流传了下来,就被我们称作民间文学。母亲哄婴儿睡觉的歌谣,就是民间文学一个典型的代表:“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蛐蛐儿叫铮铮,好比那琴弦声,琴声儿轻,调儿动听,摇篮轻摆动。娘的宝宝,闭上眼睛,睡了那个,睡在梦中”就是许多北方的孩子们耳熟能详的摇篮曲。
民间文学有其特有的四个性质,分别是:口头性,传承性,集体性和变异性。前三个很好理解,那么怎样理解变异性呢?
孟姜女的传说想必大家并不陌生。但其背后有些各种流传的异文。即使是对人物的姓名,也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这就是民间文学的变异性。
最广泛的版本是说相传秦始皇时,劳役繁重,青年男女范喜良、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发修筑长城,不久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
孟姜女身背寒衣,历尽艰辛,万里寻夫来到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的噩耗。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城为之崩裂,露出范喜良尸骸,孟姜女于绝望之中投海而死。
民间文学是极其能反应人民生活苦旨的文学形式,注重抒情的通感较多,着重讽刺的则故事曲折。
看了这些,你对民间文学产生新的认识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