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我的思维与正常人有所不同。当大家都在评论《白鹿原》剧情,在做人物分析的时候,我却在关注作者本人,以及他的人生历程。
之所以关注作者本人,是因为我想知道他是怎样一个人,他有怎样的思想。
不可否认,他的思想、观点将融入他的作品;他塑造的每一个人物或有生活原型;或来自地方志的记载;或源于艺术创造……总之,每个人物都是作品的组成部分;每个情节都是作者精心安排的;每个人物的命运都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缩影;每个缩影都浓缩了一种社会现象,一种群体文化。
之所以关注他的人生历程,是因为他所生活的环境,他所从事的职业,他所接触的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的人生,他对人生的看法及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
我不羡慕他的成就,并不是说我有多么狂妄,而是我知道每一份成功的背后都蕴藏着无数个苦涩寂寥的时光;都是一个人苦逼“熬”出来的结果。“心软一下熬不过去就死了,死了一切就都完了,好好活着,活着就有希望。”
【熬】【活着】――【有希望地活着】我想这就是陈忠实最牛掰的地方。“……凡遇到祸事的时光也甭乱套,忍着忍着,哪怕咬牙也得忍着受着,忍过了受过了好事跟着就来了。”
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话,他(她)运气真好,轻而易举地考上了公务员;他(她)点真高,不费力地就通过了考试;看看人家的字写的,真是天生的书法家……
你怎么知道人家是靠运气考上公务员的?你怎么知道人家通过考试是因为点高?你怎么知道人家是天生的书法家?
这不仅让我想起了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神经病理论”“神经病就是:每次都做同样的事却期待不一样的结果。”看来,我们生活中的“神经病”还真不在少呢……
如果成功非要和运气扯上关系的话,那也是【越努力越幸运!】
很喜欢并赞同木村久一的一句话:“所谓天才人物,指的就是具有毅力的人,勤奋的人,入迷的人和忘我的人。”
有毅力的人,勤奋的人,入迷的人和忘我的人!回头看看陈忠实,这四种人,哪一种人他不是做到淋漓尽致?!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哪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
我更愿不厌其烦地探究作者成功背后的故事。
陈忠实,男,汉族,1942年6月出生,陕西西安市灞桥区霸陵乡西蒋村人,1966年2月入党,1962年9月参加工作,高中学历,文学创作一级。
1959.09——1962.09,西安市第三十四中学学生。
1962.09——1964.08,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灞陵乡蒋村小学教师。
1964.08——1968.08,陕西省西安市郊区毛西农业中学教师。
1968.08——1968.11,陕西省西安市郊区东李学校教师。
1968.11——1978.07,陕西省西安市郊区毛西公社党委副书记、革委会副主任。
1978.07——1980.02,陕西省西安市郊区文化馆副馆长。
1980.02——1982.11,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文化局副局长、文化馆副馆长。
1982.11——1985.07,陕西省作协专业作家。
1985.07——1993.04,陕西省作协副主席、党组成员。
1993.04——1996.12,陕西省作协主席、党组成员。
1996.12——2001.12,中国作协第五届全委会委员,陕西省作协主席、党组成员。
2001.12——,中国作协第六、五届副主席,陕西省作协主席、党组成员。
中共第十三、十四大代表,中共陕西省委第七、八届委员会候补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安思源学院人文学院院长,西安石油大学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西安工业大学陈忠实当代文学研究中心主任。
看看这份陈忠实个人的简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有着高中学历的陈忠实早年大部分时间担任的是教师工作。后来随着职务的变迁却始终没有间断学习。多少比他学历高的人却还默默无闻,多少比他条件好的人却在安乐窝里颓废……
So,学历不是主要的,一纸文凭只代表曾经的历史;知不足而后补,对自己有要求,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并为此不断努力、提高这才是最重要的。
让我们再看看生活中的陈忠实是怎样度过的。
陈忠实大部分时间都躲在西安市东郊灞桥区西蒋村的老家旧屋里,一求耳根清净,二求读书弥补文学专业上的残缺,三求消化他所拥有的生活资源,创作出数量上越来越多、质量上越来越高的文学作品来,直至一九九二年以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白鹿原》而一鸣惊人。
《白鹿原》连载于一九九二年《当代》第六期和一九九三年《当代》第一期,一九九三年六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单行本。
陈忠实是一位拥有民族精神的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
《白鹿原》一出世,评论界欢呼,新闻界惊叹,读者争相购阅,一时“洛阳纸贵”。其畅销和广受海内外读者赞赏欢迎的程度,可谓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中所罕见。迄今人文社的累计印数( 含修订本、精装本和“茅盾文学奖获奖书系”) 已达六十六万一千册,此外还收入他的“小说自选集”和“文集”,海外则有香港天地图书公司版、台湾新锐出版社版和韩文版、日文版先后面世。
2011年11月25中国作家协会第八届全国委员副主席中,有读者用一个字概括陕西三作家的写作风格:
陈忠实:精
路遥:不精不稀
贾平凹:稀
我们姑且不对其他两位作家进行评论,单说陈忠实的“精”。他的“精”体现在对整体节奏的把握上。年度的跨越,事件的迭起,他能够做到有条不紊;他的“精”体现在对人物的刻画上。白家轩,鹿子霖,田小娥,白灵,黑娃……每个人物都鲜活生动,有血有肉;他的“精”体现在对生活和民俗的深刻了解、理解上。他笔下的白鹿原,原上人们的生活习性,原上的风土人情,原上的道德意识,原上的人性卑劣……他的“精”还体现在他创作之前充分的准备中。
《白鹿原》,撼人心魄的高峰在一九八五年创作中篇小说《蓝袍先生》的时候,陈忠实便开始了关我们这个民族命运的深入思考。
为了完成一部堪称为“一个民族的秘史”的死后可以放在自己棺材里当枕头用的大书,为了完成这部曾经拟名为“古原”,后来定名为《白鹿原》的长篇小说,陈忠实花了两三年的时间作了几方面的准备:一是历史资料和生活素材,包括查阅县志,地方党史和文史资料,搞社会调查;二是学习和了解中国近代史,阅读中国《近代史》、《兴起和衰落》、《日本人》、《心理学》、《犯罪心理学》、《梦的解析》、《美的历程》、《艺术创造工程》等中、外研究民族问题和心理学、美学的新著;三是艺术上的准备,认真选读了国内外各种流派的长篇小说的重要作品,以学习借鉴他人之长,包括研究长篇结构的方法。他特别重视的有中国当代作家的《活动变人形》(王蒙) 、《古船》(张炜) ,外国作家的则有《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马尔克斯) ,莫拉维亚的《罗马女人》以及美国谢尔顿颇为畅销的长篇和劳伦斯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作了这些准备和思考之后,他认识到只有回到老家小屋那个远离尘嚣的环境里,才有望实现自己的宏愿。
《白鹿原》的创作,构思与准备两年,提笔写作四年,期间经历许多艰辛。孩子多,生活负担重,家里的老屋破败不堪却无钱修缮。陈忠实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创作的,遇到下雨天,家里甚至找不到一块不漏雨的地方睡觉。后来,陈忠实就借住在亲戚家的小屋中,一张小桌、一个板凳,成为他笔下中国乡村历史风云变幻的发源之地。
对于《白鹿原》的写作,陈忠实说:“我在创作时必须把自己关在屋里,这里笔下的人物仿佛都在我的周围活动,要是屋子里进来一个人,那些人物都吓跑了,我也就写不出一个字了。”
陈忠实在农家小院一住就是10年,直到《白鹿原》出版,他才回到西安。
1992年,长篇小说《白鹿原》面世,《白鹿原》 该小说是一部渭河平原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国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
这是一部渭河平原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国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主人公六娶六丧,神秘的序曲预示着不祥。一个家庭两代子孙,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代代争斗不已,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话剧;巧取风水地,恶施美人计,孝子为匪,亲翁杀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大革命,日寇入侵,三年内战,白鹿原翻云覆雨,王旗变幻,家仇国恨,交错缠结,冤冤相报代代不已……古老的土地在新生的阵痛中颤栗。
“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作者陈忠实以巴尔扎克这句名言做为小说的题记,表达出其创作这部长篇小说的宏愿与艺术追求。
白鹿原做为清末民初解放前夕中国历史的见证,可以视为民族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以政治文化角度看,其社会结构有以田福贤、岳维山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势力,有以鹿兆鹏、白灵为代表的共产党革命力量,有以鹿兆谦(黑娃),大拇指为代表的农民土匪武装。以民间文化角度看,有以白嘉轩、鹿子霖为代表的宗法家族团体,有以朱先生为代表的白鹿原的精神领袖。阶级矛盾、家族纷争、利欲情欲的角逐,相互融汇交织,构成白鹿原半个多世纪的“民族秘史”。
如此“精品”不是作者有多么高的禀赋而是他虚心扎根土壤,不断充实丰富自己,安心孤苦且乐在其中的创作氛围中的产物。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每一滴汗水和与心血终将变幻成浇灌成功之花的雨露琼浆。羡慕别人不如深刻自律,每一个严苛的自虐背后都有一个崭新的令人发指并令世界为之侧目的“精神病”的产生。
2016年4月29日7点40分,陈忠实,因病在西安西京医院去世,享年73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人活一世,草长一秋,总要给这世间留下点什么,才不枉生。他――陈忠实做到了。
在品读《白鹿原》之后,我们要做的是什么呢?是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增加生命的长度,更要有奋发向上的精神拓展生命的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