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我是一个逐渐失去自我生活节奏的人。
三年前大学快要毕业的时候,正值大冰、张嘉佳、刘同青春故事盛行的时候,想做一个讲故事的自由人,抽烟、喝酒、烫头、环游世界。
于是那段时间写了很多现在拿出来还津津乐道的故事,一个人去过丽江、大理、青岛、武汉,居住在民宿里,不时的走过大街,看往来的人群,然后思考,写作。
那段日子也没有多惬意,只是学会了从时光里勾勒出了一个个不同性格的自己,和不同品性女人之间的故事。也时常饮酒、吃肉、大喊于闹市、相忘于酒肆。
后来,张嘉佳不火了,去拍了电影,仿佛再也没有写出多好的故事;大冰的江湖也渐渐被我们这一代人所淡忘,再没人提起大冰小屋里充斥着理想的歌唱。甚至在那段时间里写的东西也都与生活相关,再没有秋风如烈的狂野气息。
可以说,和我一同经历这些的,是我们这一代人。而这一代人,仿佛是从毕业之后突然就长大了。爱现实比爱理想多,爱钱比爱江湖多,喝酒吃肉仿佛杂乱的一地狼藉,仅仅剩下只吃肉不喝酒的油腻富态。
有时候在想,真的会有一段岁月的文艺偏好,影响着一代人心底衷肠的情怀。
只是我们被青春情怀文学影响了,现代人被抖音影响了。
后来的两年,还是想迫切的跳出社会的生活节奏。所以怀着无比巨大的勇气,跑到北京开始一边做义工,一边学习佛法,研读经典。
禅茶问道江湖成为生活的常态,杜绝了酒、肉、烟和意淫。曾经收获过内心长久的平静,以至延续到今,却又开始有少许的不安。
仿佛刹那间觉得江湖还是那个江湖,而我不知何时早已成为那份情怀的牺牲品,再也不敢仰天长啸、壮怀激烈的直抒爱恨情仇。
总归觉得,人重要有自己的生活节奏和人生的志向,若不能倾其一生尽力而为,总是那么悻悻的不完美。
可现实总是让你所想坚持的生活屡屡受挫,它用世俗的眼光评判你,用社会共用的价值观引导你,让你一步一步的成为大多数人都在逐渐成为的人。
直到现在,我终于成为了一个每天不用在念叨着情怀和理想生活,开始考虑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成本,开始每天思索着买房、养小孩儿的这些事儿,甚至开始计算坐公交车和坐地铁之间的成本差。
当我提出请老婆看一场IMAX电影的时候,她觉得我奢侈了,她觉得跟我在一起看19.9元的特价电影就很满足了。
刹那间发现,原来对于生活的无妄和无所畏惧的勇气,开始变成了越来越多的恐惧,恐惧失败、恐惧生活、恐惧闹饥荒、更恐惧自己是否已经步入了不可逆转的颠沛流离。
恐惧的多了,以至于做什么事都小心翼翼,不敢生病,不敢偷懒,不敢晚睡,也不敢在清风明月下翻看年少时的笔触、满是理想的吉他和坐落于青春时节里的她。
可能是那个情怀和情感饱满的年代已经离我们远去,少年也终归要步入养家糊口、生儿育女、生老病死的生活里。
这也许就是如同长大一样,必须面对的结果,且可能是最终的结果,最好的归宿。
之前看《中国有嘻哈》的时候听到欧阳靖说自己就像回到了十六岁的时候。突然觉得有些莫名的感动,大概每一个叛逆少年,最终都会与自己、与世界讲和。只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拾起十六岁的热血了。
但其实岁月也很温柔,就像一场大雨下进奔腾的河流,你的惊慌失措与少年疏狂被冲刷殆尽,所有年轻时的兵荒马乱都将在岁月里慢慢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