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弄清楚各项技能的顺序性、相互依存性和衔接性的情况下,我们就开始在实践中实现这种设想。上表所列的一整套技能,实际上就成了教师们对自己和相互间的要求。对于学校领导来说,这个体系就成了管理教育过程的一个大纲。312
我们按照这个教学过程的逻辑本身所提示的技能和知识体系进行工作,已经有20多年了。每一位老师在对某项技能的实质有了明确的认识以后,就去寻找掌握这项技能的具体途径。例如为了掌握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的技能,就必须进行一定范围(数量)的练习,就必须学生朗读多少页书,否则就不会有任何效果的。对一个学生来说练习的数量是这么多,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练习的数量又有所不同。【这就是魏老师一再强调的在浪漫阶段对学生要进行海量阅读。】为了掌握思考(类比、比较、对比)的技能,必须明确地规定出思考的数量。【他们自己设计了关于有趣的数学问题的练习,通过这些大量的量练习让孩子学会思考】为了掌握观察周围世界现象的技能,我们形成了一套到自然界里去上课的体系:让学生去观察自然现象,讲述他们所看到的东西【上思维课,让学生在自然界里感受词语的丰富,要通过表达进行思维训练】313
根据技能和知识的体系来领导教学过程,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为了更清楚的看出这种优越性,让我们来谈谈这个体系的第二部分——知识体系。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脑力劳动情况,明确每一门学科规定了哪些必须永远牢记、不再回头“补课”的规则、概念、公式、法则和其他概括性的原理。这些东西之所以要牢固识记并保持在记忆里,首先是因为在脑力劳动中要经常的用到它们。用形象化用形象的话来说,它们是随手要用的万能的工具,没有他们就无法走进知识的工厂里去。313
算术要牢记乘法表,学生要在二年级的第4个学期,把这项概括性的东西永远牢记不忘。学生还要把100以内的算术运算的各种可能性的组合牢牢记住。在三年级学生应当记住100以内的算术运算的各种组合。
代数方面要牢牢记住乘法公式。坐标制、整数性标志,方程公式,对数函数,导函数,积分,三角函数,复数等。对于每一部分,都明确规定要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所要记住的东西,并指明在什么时候记住。
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最低限度的知识,把它们永远牢记和保持在记忆中,教师就必须周密的进行备课,恰当地分配练习的时间。
如果教养的“骨架”(学生必须永远牢记的知识和技能)是稳固的,那个学校整个“楼房”也是稳固的。在通过表格反映出来的知识体系力,我们只列入了那些必须牢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东西。必须实际和记忆里的东西跟那些只要理解而不需要识记的东西之间,划一条明确的界限。如果一个学生想把全部的东西都记住,那他是什么也得不到的,他甚至连那些必须识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东西也记不住。缺少这个教养的牢固的“骨架”,常常是学校工作中最严重的缺点之一。【学校层面没有对各科知识需要识记的东西进行概括和总结。作为老师的我,对小学语文应该必须掌握哪些需要识记的东西还不是很明确。每天只是推着往前进行所谓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