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正思维不正问第六讲小结
通过择法眼,以“无常”,“无我”为首要标准,选择了正确的佛法开始研习,也完成了学佛的首要仪式:即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下一步,要认知的便是五戒了。
何谓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当正信佛弟子对佛法僧有了一定的认识以后,内心对戒就会有一份敬畏与随顺,这种看似的束缚,实则是辅助我们迈向“自在解脱”的一种方式。世间有依戒行事的佛弟子及圣人,也有像济公活佛或是二祖慧能晚年流连花酒。我们要对戒有清明的认识,不妄加揣度背后的原因,不被表象所迷惑。
对于现代人而言,如何左手“贪嗔痴”,右手“成佛”,我们在现代社会依法修行时,或多或少,都存有这种企图心。我认为,修行是一个渐行的过程,就像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我们在人世间生活,诚然不能摆脱世间的“贪嗔痴”。但内心对这种“不被世俗束缚”要有信念。遵循世俗生活,也要跳脱来看这种生活,尽量做到内心不要有沾染,这才能走向内心“更大的自由”。
佛法的美,不在于令修行者依戒律一板一眼的执行,也不在于修法之后的神通,而在于体悟到法-这宇宙真理一刻时内心带来的震撼,以及之后复归的祥和安宁,这才是对如昙花一现极致灿烂生命的最好馈赠。我们总是向往美,追寻对美极致的体验,对这种美好生命的最好馈赠也应该归为生命终结时极致的祥和。我想,这就是我们研习佛法,制定戒律的意义。不在于为戒律而戒律,而是给了一种修行的方法;不在成佛,而在对这短暂昙花一现生命意义的追寻。而这种对生命意义不断的追寻,恰恰是生命能在这浩瀚宇宙之间诞生,延续的原动力。
我们看得道高僧每日潜心修法,外表波澜不惊,不过他们是将生命中的勃勃生机投入到对真理的追寻之中,焉知他们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没有过内心跌宕起伏,不断校正。我们看李白苏东坡诗歌豪迈,生性不羁,又焉知他们不是在世俗间体证,而内心明了。
人最难逾越的是贪嗔痴,这是人生而带来的,我们不能妄加指责,能做的是,在体验人世间的贪嗔痴时,保持清明心(元认知能力)-对自己有的贪嗔痴的察觉;保持怜悯心-对世间,对自己的体恤,不指责,不苛求,而是要通过自己的认知不断的打破贪嗔痴的惯性,才能不被环境所拘。 这样,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木心,甘地,被居于囚牢,却“囚我身,不能拘我心”的精神上的超然。才能体会到精神之美,灵性之美,修行之美,正法之美。当我们与宇宙融为一体,体证到无我的那一刻,也就体验到自己无限的大与无限的小,内心释然祥和。 于是也就明白了当金圣叹独处于天地之间,发出的那一声“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时的生命感动。
贪嗔痴是我们在世俗生活中不断的喂养着的外在的自我,其特性就是一直追逐,永不满足;内在的自我,因为她的隐性,往往被人们所忽略,但这才是能给我们带来真正快乐的源头。不断的认知,学习,体证,修行,就能逐渐打破生命的惯性,最终体会到不被束缚的生命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