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写了一篇《<北京折叠>折叠发生在每一天》,又在论坛上和别人打了好几个回合的嘴架,我就《北京折叠》再说两句。
这篇小说的一个好处就是,借助科幻的元素,让读者读完之后能让人展开想象和联想——好比作者给你展开了画卷的一角,你沿着这一角用自己的想象继续展开下去,窥见作者笔下人类的未来。
刘慈欣说一篇好的科幻可以让读者读完后下班的路上抬头看看星星。而《北京折叠》告诉我们,一篇好的科幻还可以让读者读完后思考一下人类的未来。
有人说,北京折叠写得不够科幻,情节有些老套不够绚丽,还说里面的设定不符合逻辑云云——
例如既然能制造折叠城市了,为什么还要垃圾工人来处理垃圾;
又例如,既然第一空间能任意剥夺第三空间第二空间的时间,为什么不干脆建立个免折叠区,让顶层阶级不被折叠。
贫富差距加大并继续加大,社会阶层固化并继续固化,这些问题已经在人类社会中萌芽生长——这是无可否认的,在各个国家和地区都一样。
注意,相对作者文中描述来说,目前现实中这些问题仅仅是萌芽,远远没有严重到直接把人隔离到不同空间的程度。
如果说小说里高层有能力把人隔离到不同空间却仍然和最低阶层分享清醒时间,算作标榜平等的遮羞布,那么现实中至少还套了个奶罩,穿了个齐逼小短裙之类的。
如果说现实中贫富差距阶层固化的样子仅仅是问题的萌芽状态,那么作者通过科幻描述的北京折叠就是萌芽长成树以后的可能样貌——或者说萌芽后继续发展的一种可能。
当然,这种可能不是唯一的可能,只是作者描述的一种可能——现实中,说不定贫富差距阶层固化这个问题解决了呢,说不定把多余的人收容遣返送回东北老家了呢,说不定不是城市折叠而是把一部分人送外太空去呢——都是可能。
萌芽就是我们的现实,大树就是作者描绘的场景。
至于萌芽是如何长成大树的,这个中间经历了什么——有没有18年抗战、24年内战、33年自然灾害、100年不堪回首的时代之类的;这个过程经过了怎么样的妥协、遮羞布被一层层扯掉时遇到过什么困难和抵抗;折叠方案、时间分配方案是怎么确定下来的——这些都是作者的留白,也是让读者发挥自己想象力的空间。
还有,大树长成,今后会是什么样子,将来开什么花,结什么果,能不能维持,会不会枯萎——例如压缩第三空间清醒时间后第三空间如何应对,第三空间会不会变成个死亡空间等等,这也是作者留白给读者去自己想象和思考的。
大刘的三体,看完后让人在下班的路上仰望一下星空,北京折叠没能让人仰望星空,却可以让人思考人类当下以及损不足以奉有余的规则下,人类未来的一个方向,和沿着这个方向走下去,一路上会是什么……
另外,有人说可以盖折叠城市的科技水平却搞不了自动垃圾处理之类的——这是作者自己设定的,同样也值得你思考为什么这么设定。
而且现实中这种事儿到处都是啊——你能把什么什么卫星射上天,却未必能把一条道路拥堵的问题解决掉啊——领导视察专项治理的特殊情况除外。
再另,为什么不建立免折叠区让社会顶层不被折叠?这是一个博弈的结果,就像前文说的,遮羞布是一层层撕下来的——下一步启动自动垃圾处理以后,不就准备压缩第三空间的清醒时间了么?也有人说可能有隐形的免折叠空间——我认为这是有可能的——特供、专用、安全的米在两千年以来就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只是能还没敢明目张胆地说出来,以显得自己的阶层是超级人类而已。
三另,至于说原作不科幻的,如果你认为只有写星星写月亮写宇宙写太空写高科技写超能力写时间旅行写空间穿越才叫科幻的话,北京折叠确实有点不科幻——因为它离我们太近,映射现实太多,可谁规定科幻就不能离现实很近呢?
四另,作者截取自己熟悉且萌芽明显的北京为整体大环境——这也是她被扣上政治大帽子的原因,其实叫东京折叠纽约折叠也可以完成这个故事,但身边有现成的自己熟悉的素材,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去折叠东京纽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