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和秦人是同一个祖先,传到蜚廉的时候,蜚廉有两个儿子,一个叫恶来,一个叫季胜。恶来的后代是秦人,季胜的后代就是赵人。周幽王时期,叔带离开周王朝,来到晋国,开始在晋国建立赵氏家族。
关于赵国,必然会提到“赵氏孤儿”这个典故。
据《左传》和《国语》记载:晋文公时代赵氏家族在晋国崛起,赵盾担任晋国正卿,赵盾的儿子赵朔拥有重位并娶了晋成公的女儿庄姬为妻,生下儿子赵武。赵朔去世两年后,他的叔叔赵婴与其寡妻庄姬通奸,被赵氏家族流放到齐国并杀死赵婴,引起了庄姬的怀恨。
三年后,庄姬联合了对赵氏家族怀有仇恨的栾氏和郤氏家族,向晋成公进谗言说赵家要叛乱,赵氏家族因此被诛灭。而庄姬与当时至少已有6岁的儿子赵武住在晋景公宫中,安然无恙。约两年后,晋景公接受了韩氏家族首领韩厥的建议,恢复了赵氏的地位,“赵氏孤儿”赵武于是继承了赵氏在三军六卿中的高位,为这段血腥的爱恨情仇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庄姬式的爱恨情仇,在当时的春秋各国并不鲜见,所以,这两本书都没有详细铺陈“赵氏孤儿”的故事,重点也不在“孤儿”身上。我们再来看以《史记》为代表的汉以来对“赵氏孤儿”的历史演绎。
到了西汉前期,当司马迁著《史记》时,则根据战国以来的传说杜撰了新版“赵氏孤儿”,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赵氏孤儿的故事。表现的是以忠勇义气为核心,通过异乎寻常的忍辱负重,最后成就一番大业的主题。这显然与司马迁本人的屈辱经历有关。实际上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说法是,这都是司马迁根据先秦传说编写的。屠岸贾、程婴、公孙杵臼,压根儿就没有这些人,也不存在赵武的复仇。但恰恰是这个杜撰的故事影响后世至今。成为电影《赵氏孤儿》的蓝本。
结合《左传》、《国语》,甚至是《史记》本身中的《晋世家》来看,这个故事存在太多疑点,谨作了解。到了赵简子这个时候,赵简子生了场病,五天不省人事,在梦里遇见了今后发生的所有的事情,被随从史官记录下来,甚至有天出行遇到了梦中的人物,这人说了几句话就消失了。我对这件事的真实性也表示怀疑,因此不多加叙述。
晋出公十七年,赵简子去世,赵襄子继位,赵襄子即位四年,知伯和赵、韩、魏三家瓜分土地,随后知伯又让赵、韩、魏三家割让领地。最后,赵、韩、魏三家一起把知伯灭了,瓜分了知伯的领地,这也是三家分晋的故事。
赵幽缪王赵迁即位七年,听信谗言杀了李牧,秦军攻破赵国,赵迁投降。次年十月,邯郸归属秦国,自此赵国灭亡。
关于赵国的大量名将,在列传中会详细记载相关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