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人海,相遇即缘。点击上方关注@云音心理,和我一起,解读万千心理,走出心理困扰。
导语
云音和身边的心理咨询师朋友最近都切实感受到疫情之下通过网络进行求助的来访者数量在明显增多。
这也是前几天“春节后心理求助增多”的消息能够登上微博热搜的原因。而事实是疫情确实加剧了大家的心理困扰。我们不妨先来看几个云音遇到的典型问题:
女朋友被隔离,天天抱怨,我感觉也被传染了,不知道怎么安慰她?
老公又胖,又无能,又不懂得心疼人,我的婚姻该何去何从?
孩子延迟开学,在家上网课,但却经常偷偷玩游戏,尝试各种方法都没用,我该怎么办?
老婆明明在我身边,可她却天天跟网络上的男人聊的火热,我们的婚姻该怎么走下去?
老人观念比较死板守旧,跟她说出门必须戴口罩,死活不听,如何改变她?
在家待着,天天被父母嫌弃,说我是个没用的废物,我一分钟也不想跟他们在一起了。
……
通过这几个常见的问题案例我们不难发现大家的心理困扰虽有不同却也有相似之处。而这个相似点主要表现在这些困扰的类型其实都可以归类为家庭关系的矛盾。
那么,为什么在疫情时期更容易引发家庭矛盾的激化呢?
一、疫情成为家庭关系的放大镜
云音这里想用心理学中的三个词语来解释这种现象——“安全感” “负面偏差”和“习得性无助”。
马斯洛在人的需求层次里面将安全需求作为人的一项基本需求,它是仅次于吃喝拉撒睡这些生理需要之上的一种缺失性需要。
注意,安全需要不仅是指要有稳定的居所,更加是内心一种稳定、踏实、感到安全的状态。
当外界出现疫情这样的巨大的不安全因素时,人们的安全感得不到满足,更容易表现出患得患失、自我否定、恐惧害怕等心理。
正是因为疫情所带来的安全感缺失,所以尝试去寻求,而寻求的对象往往是我们最最亲近的家人。
可当我们求而不得的时候,家庭关系中的矛盾就产生了。
除此之外,人们还有一种关注负面偏差的本能。这就好比孩子的作业做对了9道题,可我们只能看到他答错的那一道。
正是这种负面偏差本能促使这我们去更多的关注一些负面消息和情绪,而越是关注这些负面信息,越会加剧我们的不安全感,这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在不断的负面信息刺激下,人们感受到一种无力和挫败感。形成诸如“我很没用,无论做什么都无法改变现实”这样的错误认知。也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习得性无助”状态。
在这三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疫情就变成了一个放大镜,将人们焦虑、恐慌情绪放大,也将家庭关系中的矛盾放大了。
那么疫情之下的家庭关系问题主要有那些类型呢?
二、疫情之下的家庭矛盾主要有哪些?
下面我尝试对目前疫情之下的家庭关系困扰做一个分类:
1.亲子关系
都说距离产生美,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从大家初一到现在也已经半月的时间了,疫情期间宅在家里,每天跟家人亲密无间的相处,矛盾也就逐渐产生了。
如果前几天大家都还在感恩这一次的疫情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家人,那么最近这段时间却更多的开始抱怨跟家人相处的矛盾和摩擦不断了。
疫情之下的亲子关系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概括来讲,亲子关系中的困扰主要集中在老、中、青三个年龄阶段亲子之间的矛盾。
(1)青少年孩子和中年父母之间
在延迟开学和网络授课的政策影响下,孩子们陆续开始在家上课。
而网络授课需要很高的自觉性,孩子长时间面对手机、电脑难免会有懈怠偷懒心理。
此时中年家长们在面对疫情本就焦虑的情绪下,根本没有学会去应对孩子的学习问题,往往就会抱怨指责孩子。
当青春期遇上更年期,加上疫情这个放大镜,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
(2)中年子女和老年父母之间
很多平时难得回家陪老人的中年子女因为疫情的原因被迫待在家中,跟老人一起生活。
可是中年子女往往难以理解老年人刻板守旧的一些想法,老年人也对中年人的新潮生活理念不不能认同。
就像今年徐峥拍的贺岁电影《囧妈》中呈现的那样,老年父母试图控制中年子女,而中年子女努力摆脱控制,甚至想要改变老年父母的生活方式。
那么矛盾也由此产生,在这种新老代沟下连是否佩戴口罩的这样的小问题都可能引起巨大的争论。
(3)婆媳关系
婆媳之间是一种没有血缘关系的亲子关系。亲生血缘的亲子之间尚且有说不完道不尽的摩擦,更何况是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女人呢?
平时上班的时候各自有自己的关注点,无暇顾及这些小的摩擦。而现在在疫情当前,宅在家里,对方的一举一动都在你的眼睛下进行检视和放大。再加上女人天上敏感多疑的本性,不安全感达到了极点。
如果再遇上“两不帮”的怕事老公,婆媳矛盾也显得更加严峻。
2.亲密关系
这里的亲密关系主要是指的恋爱或者婚姻中的男女关系。
心理学家克里斯多福·孟在他的作品《亲密关系》用了解程度 ,关心程度,相互一致性,相互依赖性,信任度,忠诚度6个维度来衡量一段亲密关系是否正常。
疫情中不论是天天待在一起的夫妻,还是被迫宅居在各自家中分离的情侣,因为内心极大的不安全感以及宅居生活产生的强烈时间差,都更容易聚焦矛盾,产生争吵。
诸如“老婆天天看着手机笑,她是不是出轨了?”
“男朋友朋友圈里那个每天点赞的女生是谁,她会不会喜欢他?”
“他已经2天没有跟我说晚安了,他是不是不爱我了?”
“这件事情明明我是对的,他是错的,可他死活不承认,还要跟我吵。”
这些微小的因素都会爆发一系列的蝴蝶效应,从而降低6个维度上的分值,影响这段关系的发展。
那么面对危机不断地的家庭关系,我们又该如何来解决这些矛盾呢?
三、改善家庭关系3步走
1.识别衍生情绪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说过“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
多数心理问题说到底都是情绪的问题,如果情绪处理不好,那么往往很难真正的解决困扰。而处理情绪的前提就是先识别情绪。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面对一件事情产生的情绪不是单一的一个情绪,而是多种不同的情绪。
就比如面对新型肺炎这件事情,我们可能会产生震惊,害怕,担心,愤怒等不同的情绪。
而在这些情绪里面有一些是我们对事情本能反应的情绪,这样的情绪就是原生情绪。
还有一些是经过我们一些想法的加工之后而产生的情绪,这样的情绪就叫做衍生情绪。
举个简单的例子:妻子在单位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回到家中看到老公在电脑前面专注的办公。
她想从老公这里寻求一些安慰,然后就开始滔滔不绝的说着自己的事情。
可是此时老公因为正在忙碌制止了她。这个时候妻子的原生情绪是感到很委屈,可随后他又产生了一个想法“这个男人一点也不关心我,他不爱我”。
在这个想法的基础上,她产生了失望、愤怒等衍生情绪。
而在这种失望和愤怒的负面衍生情绪之下,她很可能会跟老公大吵一架,摔门离去,也可能直接很生气的说出“离婚”这样的话语。
朋友们发现了没有,事情本身其实是非常小的一件事,可是这些负面的衍生情绪可能会将一段关系推入绝境。所以试着去识别哪些是自己的衍生情绪显得非常必要。
2.四个问题破解负面情绪
《新情绪疗法》的创始人伯恩斯教授通过大量的研究证明“痛苦的情绪波动和自毁行为都是可以控制的,只要我们掌握一些相对简单的原则和方法并加以运用即可。”
其实通过衍生情绪的产生我们不难发现:人的烦恼并不单来源于实际问题本身,而是更多的来源于看待问题的方式。
归根到底,改变认知,才能改变情绪。
这里云音跟大家分享拜伦.凯蒂在她的著作《一念之转》中的4句话转念作业。
那是真的吗?
你能肯定那是真的吗?
当你持有那个想法时,你会如何反应?
没有那个想法时,你会是个怎样的人?
这四句话简单却非常的实用。现在我们就拿上面案例中妻子的负面想法来用这四个问题来进行转念作业吧。
妻子的想法:这个男人一点也不关心我,他不爱我
第一问:这是真的吗?
这个时候可以去回想一下是否这个男人真的从未有过任何关心你的举动,如果能够想起哪怕一件很小的事情,比如他曾经在下雨的时候主动去接我。
诸如此类的事件都能证明:这个想法并不代表事实,这不是真的。
第二问:你能肯定那是真的吗?
这个问题往往针对那些比较执拗的人。
有时候即使我们察觉到了这并不是真的,可是仍然在尝试跟事实进行对抗,仍旧在自己的想法中坚定的认为自己的想法就是真的。
此时这一问“你能肯定那是真的吗?”“你敢百分百肯定那是真的吗?”
在这个阶段大多数人会开始有了怀疑,能够意识到这种执拗来自于内心“应该是这样的”执念,而并不是事实本身。
简单来讲,这两个问题都能帮我们看清我们的这些想法是绝对化了的、不理智的、不尊重事实的,从而才有放下这个想法的可能。
第三问:当你持有这个想法时,你会如何反应呢?
我们也可以试着察觉一下当抱着“这个男人一点也不关心我,不爱我”的想法时你下一步的行为和举动会是怎样的?
这个想法会使你的生活更加平静还是焦虑呢?
能否找到毫不焦虑的持有这个想法的理由呢?
如果上面案例中的妻子能够在此时察觉到自己的这个想法可能会导致她失控的跟老公大吵的后果,那么这个想法就会从对自己更有利的角度出发而消失。
第四问:没有那个想法时,你会是怎样的人呢?
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让自己放松下来,闭上眼睛深呼吸,并且来自由联想一下假设没有这个念头,你会是怎样的一个人?你会过怎样的不同的生活?
案例中的妻子可以在这个问题下面想象出没有这个想法的时候,她大概是个温和包容的人,她的生活会是平静而和谐的。
这四个简单的问题不是什么灵丹妙药,而是辅助我们让我们看清楚事情的真相,也看清楚自己的错误想法所带来的后果, 并引导我们选择更好的情绪和生活的引路人。
3.有效沟通
我们都知道吵架肯定不是一种有效的沟通,不论是亲子关系还是亲密关系,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
有效的沟通通常是对于解决问题更有效果,对于维持关系更有利的沟通。
而当我们能够识别衍生情绪,也改变了让我们产生负面衍生情绪的错误想法之后,最后一步要做的就是进行有效的沟通。
我们可以对比以下两种沟通方式哪一种是更有效的呢?
“你怎么可以这样对我,我平时为这个家累死累活的,我就想要一个倾听的耳朵有错吗?你一点也不关心我,不爱我。这样的生活不要也罢,我们离婚!”
“老公,你这样的做法让我感觉到很委屈。我知道你现在可能很忙碌,但我只需要5分钟的时间,你能停下手里的工作安慰一下我吗?”
我们很明显的感受到第二种沟通方式是更能够让双方接受,同时更容易解决问题的沟通。
注意,有效的沟通往往是“就事论事”,而不是“就事论人”。一件小事切忌上升高度去评价对方的人品。
“就事论事”能够解决问题,“就事论人”则会上升矛盾。
例如,对方一次迟到了,我们就评论这一次的迟到是个不好的行为,这是“就事论事”。
如果上纲上线,说对方是一个没有时间观念,言而无信,自私自利的人,那就变成了“就事论人”。
有效沟通只需做到2点即可:一是表达感受,二是表达需求。
上面的第二种沟通中“老公,我很委屈”这是感受。“你能给我5分钟时间安慰下我吗?”这是需求。
当这两点表达清楚了,不用指责对方,不用无理取闹。有效的沟通已经在发生了。
结语
面对疫情,我们会感到焦虑恐慌,会忍不住的去关注负面信息,会产生一种无力感和极大的不安全感。不要慌,这些情绪都是我们面对危机时期产生的正常反应。
此时的家人会是我么最安全和有力的支持。学会辨别衍生情绪,改变错误认知,跟家人进行有效的沟通。相信我们一定可以和家人和睦相处,共度难关。
END
【作者:云音,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学硕士,一个专注心理健康教育的女子。倾听心声,解读心灵,愿与你共赴一场心理的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