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因为对耿耿余淮的好奇而点开这本书的时候,我才大一,看完了也没什么感觉,就如同其他那么多从我眼睛里路过的小说一样,结束了也就消逝了。《最好的我们》电视上映的时候,身边很多人都在追,我说我好像看过原著的小说,可又说不出点具体情节,到最后我都不知道到底我有没有看过它了。前两天看手机,无意中又看到了它,索性就点开了,越看回忆就越是清晰,再看多了些许感慨。也许是成长总能让人明白太多的道理吧,所以,当年的纯粹才是最最珍贵!
还记得高中的时候,不知道哪个老师说过,早恋就是一场荷尔蒙主宰的游戏,高考的重要从分班后进入了草木皆兵的状态,为了防止荷尔蒙作祟,那个阶段几乎每个班都有过分座位男男女女的经历吧。不说有没有喜欢的人,单单是能有一个张平一样的老师就足够令人羡慕了吧。可能我们的高中,无论同学还是老师都不同于小说里的人物,但不可否认现实里曾经的我们感情绝对比得过他们。高中的难忘不仅仅是高考带来的并肩作战,还有那些年我们一起从未成年到成年的跨越,还有荷尔蒙刚刚吐露的青春华年,还有共同面对的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其中夹杂着的丝丝恐慌,还有坚持了那么多年对结果的期盼………很多很多,我们一辈子再也不会经历的东西,杂糅在高中这三年里,忘不了更不想忘。
分班的红榜前,熙熙攘攘的人群里,第一次认识,小说里的耿耿余淮,现实里的我们。历史课本下的数学试卷,语文老师扔下来的粉笔头,投影仪里那么认真的笑脸,衣兜里一片片的单词,回忆真的像一帧帧电影一样划过脑海。相亲相爱或者相爱相杀的同桌们,争论不休的小组成员,一起上厕所的闺蜜,餐厅里吃饭时占下的位置,课间操的嬉戏打闹,课堂上的相互掩护……不是每一个耿耿余淮都经年不变,不是每一个告别都会再相遇,不是每一个最好的我都等的到最好的你。
我们都会长大,分别后的誓言再也不会有人追问你为什么没有兑现,大学即使离得不远也难得见面,曾经的掏心掏肺如今亲切也不失客套。我们各自生活在分别后重新组建的世界里,再也没有彼此的痕迹。或许几十年后我们再见,真情不减当年,但也只能是千里一聚,结束了又各自回归今天生活的轨道。
人生就是不断的聚散离合,成长是寻找同行的伙伴,经历了相遇和分别,知道了难得与珍惜,明白了理想与现实,长大了就各自为阵吧,需要的时候还能再见,但生活只能是自己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