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点时间,与自己独处,冷静客观地与自己对话也好,温柔感性地自言自语也好,只有独处,才能直面自己,回归自我。
1
少年时认识一个学古筝的学姐,她是个学霸,也很有自己的性格。她是那种喜欢一样东西,就会尽力做到最好,不在乎别人异样的看法和眼光的人。
和她相处的时候发现,她对待同学和朋友,有一套自己的准则:看不惯她的同学,她能做到不起冲突。喜欢她的朋友们,她能做到不谈论是非,不人云亦云。
有人对学姐的评价是:装高冷,不合群,单调无趣,但是为人不坏,有问题向她请教,会耐心解答。
有人对学姐的评价是:有时感觉她很近,有时感觉她很远,玩儿的时候也能一起玩儿,吐槽和八卦一些事情的时候,通常她只会笑笑,不评价也不诋毁,偶尔讲几句自己的见解,字字锥心,一针见血。
我曾问过学姐,"为什么你的成熟度,大于这个年纪的女孩子?"
学姐说,"因为我知道与自己如何相处。"
与自己独处,并不是远离人群独来独往,而是在世事中保持清醒和谦逊,有自己坚持的事,有是非观,不随波逐流,不狂妄自大。
2
年少时的自己很喜欢热闹,喜欢一群小伙伴一起做点事。无论是写作业,做游戏,还是一起上课看漫画,总是需要有人相伴。一点都不夸张地说,上厕所都会和其他小姑娘手拉手一块过去,黏人的很。
小学时我们有个密友团,四五个女孩。团队中总会分老大老二之类的,有个女孩年纪最大,一起做什么活动,总是听她说了算。
我那时十来岁的年纪,哪懂什么拒绝,也不懂得去仔细分析事情,大家说什么就是什么,很多时候,我们几个人是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在玩闹过后,心里总会空落落的,像是狂欢的焰火转瞬熄灭,只留下惆怅的灰烬,觉得这些事情不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也许这就像学姐说的,我还没学会与自己独处。
什么时候发现自己喜欢独处呢?从爱上写日记开始。
小学二年级开始其实就坚持写日记,那个时候是老师要求的,记得也都是一些流水账。
四年级转学到姥姥的家乡那里上学,姥姥教过学,也卖过书。姥姥家有个书房,里面囤了一些之前没卖完的书。为了防止调皮捣蛋的我搞破坏,姥姥把书房锁了。
儿时的好奇心最重,越不让我看,我就偏看。
没事的时候我就偷偷拿钥匙开了书房的门,悄悄钻到书房去看书。看久了,心里就有好多话想说,于是开始认真写日记。
写日记的时候,会将自己平时的跋扈都抛开,坦荡利落地记录自己的真实想法。笔尖在纸上沙沙划过,那些没有逻辑和道理的思绪,便逐渐有了章法。
后来我才明白,那些章法,就是我对自己所接触到的事情,有了新的理解和认知。
后来,开始喜欢独处,并且享受独处。享受深夜与自己谈心,享受读书写文,享受独自旅行,享受跑步时拂面而过的清风。从不同的习惯里,多维度与自己相处。
独处时,会和自己坦诚相待,看清楚自己内心究竟想要什么生活,交哪类朋友,写什么文章......越来越少地一头脑热做决定,或是盲目听从别人的建议,而不考虑自己的想法。
3
很喜欢陈道明。
陈道明是一个清高得只肯在戏里低头的男人。才华横溢,不喜应酬,饱读诗书,谦逊温和。季羡林赞他可胜任北大的研究生导师,他与钱钟书是忘年之交,他说他只是个戏子。
陈道明曾说过:我喜欢独处但并非孤独。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独处是美好的,而孤独是悲切的。
陈道明是不孤独的,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我始终相信,在饱读诗书的人心里,有天地,有爱,有大气象。
陈道明有位好友我也很喜欢,她就是江一燕。
江一燕是艺人,并不沉迷于娱乐圈的光芒闪烁,她默默在广西支教八年,以一颗善良的真心为孩子们付出。
她也爱独自上路旅行,在未知的空间与自己相处。
环球旅行之后,她又用摄影征服了全世界。她的摄影作品还入选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获得国家地理全球摄影大赛中国赛区“华夏典藏奖”。
用心和自己相处的人,会对世界温柔相待,用充满爱意的眼睛观察一切。
用心和自己独处的人,会发现自己不同的潜力和能量,对于想做的事情,会心平气和地踏实去做,不浮躁,不抱怨。
4
习惯独处的人,会冷静分析、观察、思考自己遇到的一切,会对生活会有更理智的认知和领悟。
有大成就的人,多数在独处中提升自我。
独处并不是远离朋友,孤立自己。独处是为了与周边人更好的相处。
再忙,也要抽点时间与自己独处;再忙,也要倾听自己。
我们享受群居,也要享受独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