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农业大学赴临沂小分队“三下乡”活动于7月26日告一段落,今夜华筵终散场,短短15天满心欢喜,收获颇丰。
深入走进红色文化故乡马牧池乡常山庄社区,回忆那一段段令人潸然泪下的历史,怀念那一位位英勇的革命先烈,感受那一个个广为流传的红色精神。
回顾这15天的经历,无论是从刚开始的招生、团建,还是到后来的授课,还是联合山东理工大学、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等等大学进行的团建活动,或者是最后的参观红嫂纪念馆。每一天都过得充实、快乐。
当然我们的“三下乡”不单单是给孩子们带来知识、快乐,我们自身也从中学习到红色文化精神,走进红色文化故乡,抗战精神、沂蒙红嫂精神展现的淋漓尽致。
14年抗战铸造伟大抗战精神
伟大的抗日战争孕育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将抗战精神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抗战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这是中华儿女在数千年文明发展中形成的深沉社会心理和基本价值追求,也是中华民族生命力的支撑。但长期以来,由于受封建宗法思想的束缚,大多数中国人只有血缘亲缘认同和乡土认同,缺乏现代意义上的对国家的责任,现代国家意识淡薄。这也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九一八”事变的隆隆炮声犹如沉重一击,此后中国各族各界民众迅速地觉醒起来,展现出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格,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爱国主义意识,逐渐形成全民族团结抗战的热潮,用血肉筑成了一座侵略者无法逾越的钢铁长城。正如外国人评价的:这是东方睡狮的觉醒。这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抗战精神,始终激励着中国人民义无反顾地投身抗战,并延续整个抗日战争的全过程,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伟大的时代传承光荣的历史,呼唤伟大的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人民阔步行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途上。面对一系列重大挑战,我们需要深入发掘抗日战争留下的宝贵战略遗产和历久弥新的历史启迪,尤其需要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获取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坚定“四个自信”,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红嫂精神永流传
在战争年代,沂蒙山区有一个伟大的母性群体,她们送子参军、送夫支前,缝军衣、做军鞋、抬担架、推小车,舍生忘死救伤员,不遗余力抚养革命后代,谱写了一曲曲血乳交融的军民鱼水情——她们就是“沂蒙红嫂”。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当年的“红嫂”有的已经故去,有的到了耄耋之年,但她们身上的那种“红嫂精神”,通过她们的子女以及她们抚养过的革命后代,延续传承,从沂蒙山区走向全中国,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人牺牲奉献、报效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
千百年来,关于女性与战争的故事,甚至每一个细节,已经被我们人类穷其全部记忆力和想象力,把它演绎得淋漓尽致。尽管如此,我们盘点人类的全部历史,“红嫂”仍然令中国和世界感动:在日本军国主义战魔和死神面前,一个农家哑妻,无所畏惧,向正义敞开伟大的胸襟和心灵,用自己圣洁的乳汁喂救八路军伤员,这种大仁大义和至善至爱、这份铁骨柔情和慈母情怀,永远是震撼中华民族灵魂的千古一叹,人类战争史上惊世骇俗之绝唱。
短短15天的支教活动,我不仅体会到了作为老师的辛苦,还领略了革命先烈们的伟大精神。新中国之所以拥有今天的成就,靠的是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靠的是老师们的无私奉献,靠的是每一位华夏儿女的共同努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国家尚未强大,同志仍需努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是我们的信仰,同时也希望前辈的精神在每一代新生力量的心里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