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中要扮演很多的角色,儿子/女儿、妻子/丈夫、父亲/母亲、朋友、同事……在不同的场合,我们会不自觉的转换身份,去应对周围发生的人与事。慢慢的,一些人会迷失自己,忘记了卸掉这些身份面具后真实的自我与最初的渴望。
处理家庭关系和学习工作需要人的睿智与成熟,需要高情商与高智商来获取一些外在的满足感,但剥离了对于功名利禄的追求(生不带来,死不带走),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的成熟吗?
当我们独处,当我们面对自己最爱与最亲近的人,我们会呈现出最本真的自己,往往最渴望的是能像一个孩子那样,被这个世界所温柔地接纳。
而最本真的自己源于童年时的那个小孩。尽管我们一辈子会经历很多人事,总在不断成长,周围的时空也在不断变化,但内心当中来自于童年的一些性格和想法是不会变的。褪去层层包裹在真我外面的流动思想、情绪及其他物质以外,你从孩童时期起最真实的渴望是什么?一生最想追求的又是什么?是快乐、爱、健康、成功、自由还是平和?你现在所做的事情都是与之相关的,还是与之相悖的?
我时常钦佩那些可以将赤子之心守护得很好的人。一辈子不论经历多少风雨,承受了多少苦难,都可以与内心深处的那个孩子友好相处,永远留一份纯真与无邪和对人生的好奇与期待。
人终其一生的很多追求其实都是在弥补自己的童年经历。或许,在渐行渐远,渐走渐宽的人生之路上,我们应该时不时地停下来,找到自己内心最真实的小孩,拍拍他的头,握握他的手,和他说说话,告诉他,你会保护好他,不管他是不是好孩子,都会永远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