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柯临
2017年转眼见底,今年的投资成绩单,开始浮现或喜或悲的轮廓。
这一两个月,证券市场算是给投资者发了几颗糖。行情一好,大家便忍不住雀跃搓手,盼望借此给资产刷上一波火箭666。
在理财社区,几乎每天看到有人问,“现在适合下车/上车吗?”“这个月这基涨了超过10%啊,好激动!”“什么垃基才买就亏了几百啊。”
公募基金在中国运行了近20年,股票基金平均涨幅19+%,连债基都超过8%,成绩斐然之下,红果果的事实却很残酷,买基金的人其中7-8成都是亏损的。
曾看到的一个提问:“最害人、却最常见的投资理念有哪些?”一位网友回答:
买入即赚。
细细咀嚼,确实如此。
01
美国著名基金经理彼得·林奇在执掌麦哲伦基金的13年间,创造了累计收益2700%,年均复利收益率28.9%的惊人成绩。但投资麦哲伦基金的人当中,有一半的人却损失严重。很重要的原因即是,这些人都是在基金收益率高的时候投资,一旦看到收益率下跌,就把钱撤回。
另一个原因:每逢一波行情往上爬,必然出现大量想赚快钱的人。
二者逻辑分别是:
1、好多人割肉了,我也“及时止损”吧;
2、好多人入场了,我也上去分杯羹吧。
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往往不叫希望;同样的,把逻辑架设在群体情绪上,通常也算不上逻辑~
“可人家确实赚钱了,你又怎么说?”
最近市场回暖,让账面好看了很多。乍一看去,谁都挥着手激动地说挣钱了。
有的投资2个月,收益超过10%;有的从15年股灾后,在坑底几年终于起死回生;有的一把梭重金买入,8天后丢张收益截图发了句“哥挣够了,先走一步”。
我的账户也出现了从16年初本轮定投开始,最为喜人的数字。
本来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快进快出获利的案例不是啥新鲜事,但综合不同的战场,被收割韭菜、被层层腰斩得嗷嗷叫的,大概率是这波人。
行情好时谁都是股神呀,不过战线一旦拉长,震荡时必然PiaPia反复打脸,以至最终销声匿迹。过分的贪念会让人执着于短期的结果,丧失全局判断力,最终失败的概率也相应增加。
如果你想要的是稳定获利,而非看天吃饭,尽早放弃“买入即赚”的美丽愿望,尽早放弃对自我运气的万分笃定,才能提高安全游到胜利彼岸的可能性。
02
你问,这些道理我都懂,我坚持定投不就好了?
呐,基金投资中又一最常见的暗坑,就是过分相信长期持有或长期定投必然有好的收益。
无数的指南或方法告诉我们,坚持定投是战胜内心冲动和财商缺陷的神器。事实果真如此吗?
未必。
我在2012年曾持有一只混合型基金,自从持有就仿佛按下“down”按键一般,跌的那叫个欢快。彼时大A股虽然凄凄惨惨兮兮,可无论放在哪个维度比较,那只基金都稳稳站在倒数1/3。
一年后,我只好将它一边定赎一边将资金转流向其他基金。
后来一复盘,只能说,好险退坑的早啊。
确实,定投基金必须经历至少一波熊牛转换才能初显成效,但有时基金机构出于宣传策略,过分放大“坚持”的作用,尤其是排名无论何时何地都趴在末端的病基,闭眼一条道走到黑,最后只能以泪流满面收场。
需要时间加持不假,但不仅仅是死握不放,而是跟随变化、乘势而为。
将“买入即赚 ”置换为“坚持即赚”,未免武断,在错误的方向上,越坚持,跌得越惨。显性上,投资的资金、时间、精力付诸东流;隐性上,错失了本可以让资产增值的机会成本。
很亏啊…
所以我们要做的是,投资之前慎重选择,投资之后耐心等待。
03
回到基金定投本身,市场升温,能做些什么?
1、优胜劣汰
我持有的一只行业基金,这1年多收益游荡在4%—8%,在近2个月时间内,飙升窜到15+%,可以说很上进了。另外一只量化基金,去年的风光不再,市场锅清灶冷时,它步步败退;百家齐鸣时,它萎靡不振,至今浮亏4%左右。
行情出现显著变化时,是重新判断的好时机。许多朋友同时持有几只基金,想调整比例的不妨在此时操作,免得日后积重难返。
2、寻找新机会
比如这两年的消费升级、互联网行业等。
时间助推下,朝阳行业的步伐愈加有力,它们或许跑的没那么快,但姿态多半得体稳健。顺便说下,有的小伙伴容易把“行业”与“热点”搞混。
热点也能理解为主题基金,不少根据政策而设计,就像军工、改革,以及前阵子的“金砖”主题。它们波动性并不太适合长期定投,因为热点来得经常很突然、消失得又猝不及防,普通人抓住转瞬即逝的波动赚红利的几率很低。
另外,从历史数据看,此类热点基的表现通常不咋地。
3、别急着下车
刚才我提到,手里一只基金正浮亏,那是不是借机卖了?
我可能会降低定投金额,但会继续持有。即便后续中止,也肯定不会卖出。
一是,浮亏才4%啊,对于曾浮亏超过20%的我而言,并没怎么影响我情绪。
二来,没有充分数据或判断认定,它未来就是烂泥扶不上墙。板块或模型变动造成的此起彼伏,着实常见。
三则,虽说有的基越买越亏,平心而论,还是少数,只要中国整体经济上行,大部分的基金势头依然属于波折中前进(当然,前提是基金本身没太大问题)。
人心终究是脆弱的,都知道低买高卖,切换回现实就变成追涨杀跌。于是,投资还没尝到甜头,情绪就率先崩盘。 “知易行难 ”的最佳案例啊有木有?
没办法,人生就是这么残酷啊宝宝。
看过一摞子高手秘籍,他们苦口婆心地告诉你,要谨慎筛选,要耐得住寂寞。曾看到一条关于中国投资者的评论:
小额消费小心翼翼,大额投资过于随意。消费时想要“长久”,投资时期待“暴富”。
倒挺贴切。
波动性投资宜细水长流,原本已是以小博大,你再来个快马加鞭,这种大招几个人能hold住?挂了也不冤啊。
"太用力的人跑不远"——放慢脚步,好日子还在后面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