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和你分享的主题是了解自己才能了解孩子,在一份研究报告说到现在80%的父母都焦虑。那篇文章的标题是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一个孩子的暑假,从小我们就听父母说我们的成绩不如别人,让我们的孩子一定要争口气超过别人家的孩子,这也许是他的一个期许吧,他们没有过上安稳的生活,但是他们希望孩子过上安稳的生活。
有的父母甚至会说你进不了前一百也就上不了重点高中。你进不了重点高中都上不了重点大学,进不了重点大学,你这辈子就完了。
所以你希望培养什么样的孩子呢?我们知道孩子的个性基本上在六岁就已经定型了。而在他个性的形成的过程当中,对他影响最大的就是父母,所以说你要先了解自己,再来了解孩子。他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你想要的那个孩子,那我们也知道啊,这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当中。了解孩子的成长密码是非常重要的,从孩子出生到1.5岁,他的重要关系是妈妈,成长的主题是周围的环境可信吗?如果我们用积极的方式教养孩子长大以后就是信任乐观,但如果没有养好呢,长大以后他的发展障碍就是焦虑不安。这个阶段的教养关键词是回应与陪伴。当孩子到了1.5岁到三岁的时候,他的重要关系是父母,所以三岁的孩子,爸爸
一定要介入,这个阶段孩子的成长主题是需要得到其他人的帮助吗?如果是积极教养的结果,但它就能够学会自我控制它的发展障碍,那就是怀疑或者缺乏信心。自我品质是益智教养,关键词就是自主与规则,如果孩子涨到了3到6岁,他的重要关系就是家庭,成长主题是为自己做事是可以的吗?如果我们采用积极的教养,结果就是有信心有进取心,如果没有养好,他的障碍就是缺乏主动性。这个阶段是教养的关键词,是好奇与兴趣。孩子到了六到十二岁的时候,重要的关系就是学校。他已经开始进入小学阶段,成长的主题是我能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如果是积极教养的结果就是能力和成就感的形成。发展的障碍就是失败,自我品质是能力,教养的关键词是试错与认可。孩子长到12—18岁的时候,他的重要关系是同伴,这个时候他已经进入了青春期,成长的主题是我是谁?我能成为什么?如果是积极教养的结果,他就会找到归属感和计划性。如果教育的不好,未来发展的障碍就是角色混乱,生活没有目的,自我品质是忠诚,教养的关键词是尊重与信任。孩子长大了,渴望有独立空间,渴望自己能够伸伸手脚,尝尝自己的力量,这是一个生命成长的必然规律。可是作为家长的你却意识不到,哪怕孩子都十五岁了,还像对待一个像两三岁的孩子一样对待她,这种让孩子感到密不透风的爱的背后,其实就是一种恐慌。一些家长无法忍受孩子的独立倾向,无法忍受与孩子分离的焦虑,父母用这种密不透风的爱为孩子的所有问题操心。孩子常常发展出一种极端的叛逆,我什么都不做了,意思就是说你什么事都操心,我就什么事都不做,总是认为孩子有问题的家长需要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特别害怕孩子离开你。你需要活出自己的生活,把能量关注在孩子身上,把你的重心转移到你的另一半的关系上,有句话说得非常好,孩子的成长道路上需要留白,如果父母占了孩子的道路,孩子就会无路可走,所以呢,如果真的爱孩子就相信他,给他一些空间,父母真正的爱是帮助孩子成长,培养自我意识,提升自我的价值,承担责任,养成自律的习惯。父母的任务不是为孩子提供正确的答案,而是帮助他通过自己的思考找到答案,同时呢,每个孩子都不是父母的附属品。总是满足父母个人的需求,孩子有他自己的思想、情感和使命。研究表明亲子冲突是积极还是消极不在于冲突本身,关键在于父母与孩子对待冲突的应对策略。我们来看一个案例,戚戚刚上一年级。在班里特别的随意,上课的时候来回的走动,一会儿跟同学说话一会儿拍桌子,大声说话,很难坐的住,老师说什么话,他好像要反映很长时间才能明白。甚至听明白了也不去做,放学站队跟不上,课间操不上,作业记不住,结果老师邀请戚戚的妈妈来学校交流情况,戚戚妈妈到了学校,老师看到的是一个年轻的妈妈,生活中比较尊重戚戚的意愿,生活的非常的潇洒,他说他希望他的孩子活得自由。可是孩子上学之后,不能遵守班级的规定不能遵守课堂纪律,会给他带来很多的困扰,经过多次的沟通之后,他有意识到这样很难管教的孩子在学校里会很多问题的
最后他才意识到孩子在三到六岁的时候没有建立规则,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在幼儿园的时候,人少老师要求的也不太严格,一上学在学校里边就比较明显,原来自己的生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是这么大,研究发现,只有5%的人来自于教导,而95%,均来自于家庭和社会的互动。所以说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才能够按照他自然的规则来进行教育和教养,孩子在他的年龄段,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作为家长来讲,必须十分的清楚,甚至我们会说,你站在十岁的门坎登着你五岁的孩子一路走来。你就会知道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出现什么,他需要什么,如果孩子一天天的长大,而你的教养方式没有变化。那么是孩子不舒服还是你不舒服呢,所以说作为孩子的养育者,一定是关注生命,探索生命的潜能,共同为孩子的成长找到合适的环境和土壤。所以说,你真的了解你的孩子吗,只有了解你的孩子,了解自己的现状,你才能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健康的环境。当我说到这里的时候邀请你暂停一刻,想一想你的孩子处于哪一个阶段,他成长的关键词是什么,他需要的是什么?如果没有进行积极的教养,产生问题的障碍,于是他在这个年龄段的偏差行为会令你非常的头疼。过去,我们的生活方式是,孩子出了问题,我们就去解决。数学不好,就去补数学数学英语不好报英语班,我们关注的是人的弱点,克服不足,避免焦虑,那我们经过学习之后,我们就可以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关注孩子的成长。我们去进行预防,就像我们的身体一样,你觉得是防病重要还是治病重要呢?如果你已经
病入膏肓,那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所以说如果在孩子成长的过程当中,我们会注入更多的爱,更多的人性,更多的幸福感,美德和心理健康。我们关注的是孩子,这个人,关注孩子的优势,接纳它,寻求更好的方式帮助他成长。我们一定要改变过去的方式,不是孩子出了问题,我们采取学习,而是在孩子还没有出问题的时候,我们就陪着她一起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研究发现,一个人幸福的原因50%来自于家庭,40%来自于目的性的活动,只有10% s 环境。所以通过目的性的活动,也就是我们的家庭生活,我们用科学教养来提高孩子的幸福感,我们用科学的教养方式培养孩子的积极品质与创造幸福的能力。我们去关注学业,同时有助于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品质,帮助孩子去学习情绪,管理人际交往生活的投入。帮助孩子追求有价值感、有意义的磅礴人生。这堂课的目的都是以人格成长促进血液,让我们的教育内容更加的丰富。注定关系的和谐让教育的形式更加多元化,父母共同参与孩子的教育,教育角色更加平衡。我们会突出孩子的优势和成长性思维,让教育的视角更加的积极,我们积极做乐观的父母,把教育的焦点扩展到更加广阔的维度,了解孩子,了解自己,活出收绽放的人生,用你的生活状态去影响孩子。我们从小就给孩子培养的是积极向上的生活状态,不是等孩子出了问题。我们再去收拾他,再去去挽救他。跑了我们今天的分享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