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 边义老师
拗句孤平
所谓的“拗句”,是指五言的“仄起仄收式:(仄 )仄平平仄”的第三字用了仄声;或者七言的“平起仄收式:(平)平(仄)仄平平仄”的第五字用了仄声。
五言的“仄起仄收式”第三字用了仄声,变成什么样子了呢?
(仄 )仄仄平仄
七言的“平起仄收式”第五字用了仄声,又变成什么样子了呢?
(平)平(仄 )仄仄平仄这样子读起来有些拗口,所以叫做拗句。
孤平是格律诗的大忌,所以诗人们在写格律诗的时候,很注意避免孤平。
那么什么叫孤平?
关于孤平的说法有三,但孤平这个概念是后人定的。
第一种说法:
整个句子除了尾字,仅有一平音,为孤平。平脚,就是韵脚,只有韵脚的句子,才有孤平一说。仄脚,也有说是白脚的,是不论孤平的。我们学习只论平仄,即是平脚,或是仄脚。
第二种说法:
有两仄音夹一平音的句子,为孤平句子。
第三种说法:
整个句子尾字除外,没有两个平音连接的句子。
大家要记住的,就是第一种定义。整个句子除了句尾韵字,仅有一平音,为孤平。
两仄夹一平:
平仄仄平仄仄平
这个是孤平句式
仄仄仄平仄仄平——准确的孤平形式
平仄仄平仄仄平——两仄夹一平
针对平仄仄平仄仄平有争议,我们学习尽量避免这种格式。正常讲,我们了解第一种就可以了,但既然我们学了,都要了解。
拗救,就是为了避免孤平。
平平仄仄平——变成仄平仄仄平
补救:变成仄平平仄平。
一字拗、三字救,属于本句自救。为了就是避免孤平句。唐诗五律中孤平句子很少,但不是没有。孤平的概念也是针对,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而来的。一般第一字的平仄,不是很在意。
七律的孤平,就看“仄仄平平仄仄平”这句。
若第三个字的平用“仄”了,那么这句就变成“仄仄仄平仄仄平” 这样就孤平了。
“仄仄仄平仄仄平”——孤平了是不是,去掉韵脚韵字,是剩下一个平声字。
“平仄仄平仄仄平”——算不算孤平?
“平仄仄平仄仄平”——这个也算孤平句式。
大家写诗时,尽量避免就是了。办法跟五律的一样,只要把第五个字的“仄”改为“平”就可以了。
第一种是孤平的定义,两平夹一仄,属于孤平句式,也要尽量的避免。因为很多人,对此有争议。
平仄仄平仄仄平——也当做孤平对待
平仄仄平仄仄平——也当做孤平对待
因为一旦我们有机会参加一些比赛或是投稿啥的,评委给你这个判成出律或是孤平。 你说冤不冤。
仄脚出现三仄尾,可能评委会通过。而犯了孤平,他一定会给你拿下。因此在你的诗写完以后,要检查的内容之一就是看有没有孤平。
最后一个问题:关于“平平仄平仄”这样的特定句式,大家看,是不是违背了交替之法,2 、4的位置。
“平平仄平仄”这个句式,这个句式违反了格律诗“平仄交替”的原则。它是对“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式的改变。大家看看,“平平仄平仄”是不是 2、4 的位置都是平了呢?但是,这个句式,古诗里面用的非常多,已经被认可了。
这是一个特殊句式,咱们要知道,不然你一看到人家诗里有这样的句子,就说人家的诗出律了,这个特殊的句式,我们把它也叫做惯用式。
很多时,他出现在律诗的第七句上。仄仄平平仄平仄”或“平仄平平仄平仄” ,这样的句式,都已是习惯用法,我们可以接受。大家记住就行。这个格式,不算出律。理解成,四种格式外的一种特殊句式就可以了。
例如:五言的“平起平收式”:平平(仄)仄平,第一字和第三字都用了仄声,变成了“仄平仄仄平”,你看平声字被孤立了吧?
七言的“仄起平收式”:(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字和第五字都用了仄声,变成“(仄)仄仄平仄仄平”,这样,句中的平声字都被仄声分割开了,形成了孤立的平声,所以称为“孤平”,那就要救,怎么救呢?
七言的“仄起平收式”:(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字和第五字都用了仄声,变成“(仄)仄仄平仄仄平”,这样,句中的平声字都被仄声分割开了,形成了孤立的平声,所以称为“孤平”,那就要救,怎么救呢?仄平仄仄平:把第三字改作平声字。
原句式:平平(仄)仄平
孤平句:仄平仄仄平
救句:仄平平仄平
在第三个字上救
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
孤平句:(仄)仄仄平仄仄平
救句:(仄)仄仄平平仄平
孤平的孤,不是“单一”的意思,而是“孤立”的意思。
每个律句中,必须至少有一处是两个平声相连。传统的“孤平”定义是:“除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
这种说法不怎么科学,我们看看五言的仄起平收式:(仄)仄仄平平,就是除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但它不是孤平,而是标准的律句。
还比如七言仄起平收式:(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一个字用平,第三个字用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你看除韵脚外它有两处平声吧!但它却是“孤平”。
因此,这个沿用的多年的孤平的定义,并没有说明孤平的问题所在。
还有,你看这句:平平仄仄仄平仄,也是啊。仄仄仄平仄,都是。仄仄仄平仄,要改作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不存在救不救的问题,看它在联中是什么位置,因为这两个都是律句的一般句式,奇句用仄,起句任选,知道不?偶句用平,一韵到底。
孤平是大病,历代诗家都非常重视的。因此必须避免,如犯了孤平,必须要“救”。
拗句式偶尔用的,但也应该救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仄,这是典型的拗句,没的救的。
我们记住,拗句通常在仄收句中会犯,孤平在平收句中犯的。
单个律句是在联中看,失粘式在联间看,知道了吗?
拗句偶尔可用,但也应该救,拗句和孤平“救”后,还算作正格(正体)。
如果没救呢?那就是诗病,也就是生了病的诗句。有人把“拗句”叫作“小拗”。把变格“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叫作“大拗”。
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还有“一身报国有万死”叫作“大拗”,这也算一家之言吧。
但又有人认为,这种所谓的“大拗”它违反了“二四六分明”的原则,应该算作“出律”,而不应该算是拗句,所以把它归入“变体(变格)”。这个句式,古诗里面用的非常多,已经被认可了。这是一个特殊句式,咱们要知道。不然你一看到人家诗里有这样的句子,就说人家的诗出律了。这个特殊的句式,我们把它也叫做惯用式。
很多时,他出现在律诗的第七句上。仄仄平平仄平仄”或“平仄平平仄平仄”,这样的句式,都已是习惯用法,我们可以接受。大家记住就行。这个格式,不算出律。理解成四种格式外的一种特殊句式就可以了。
举例:
天末怀李白
作者: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大家看看 哪句符合方才讲的特殊句式——平平仄平仄
凉风起天末,平平仄平仄——是不是这句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
作者: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大家看看 ,哪句符合以上句式——惯用式
欲把西湖比西子
是不是大家以后作诗,句式又丰富了许多。古诗中这样的句子还有很多,大家下去读诗的时候,注意体会!
2022.12.04 舞蝶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