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没有仔细感受过,当阳光欢呼雀跃涌向你的样子。我已经记不清了,也许也见过,但是从来没有真正用心感受,以至于给她们下了一个“晒”、“刺眼”的定义。
几天前,倒是真真切切的感受了一把。
那天的风很大,走在路上,一阵大风都会迈不开脚。时常还容易一个踉跄。但是那天的阳光很好,照在身上的那种暖融融感倒也可以消减些风的寒。几天的微阴让这个阳光显得更珍贵些,我是这么认为的。
在去找朋友那趟公交上,拥挤嘈杂。原本以为这种环境是最容易让人感觉到有人味儿,热闹的。但是恰恰相反,在那种情况下,反倒有一种各种举动被放大,尴尬油然而生的感觉。无论在商场,餐厅,人来人往的这种氛围下,却总有种不自在,孤僻的感觉。本就陌生的人们,在一层层的口罩下,冷漠被加重了。
什么时候好些呢?大概是在辞别朋友,独自前往博物馆的时候吧。虽然与朋友久别再聚的欢喜让我一直保持一种兴奋感,但是与她在复杂的人群中侃谈,始终有一些顾虑感。反倒是独自在博物馆的长廊漫步,偶尔有游客从身旁走过,微微一侧身,打个照面,来的舒心。
满盆的阳光倾倒在博物馆的大厅里面,悬挂的龙首风筝、京谱风筝在阳光下,颜色更加鲜亮,盈透。奶绿的墙面上,馆顶条状的投影规矩的布着,既不显得过于晃眼,也不会阴晦,刚刚好的样子。从大厅进入各个展厅,便暗了。古风古色的灯笼亮着暖黄的光。里面很安静,极少的人,纵有人说话,也是轻轻的,很快说完。那种历史的厚重感充斥在各个地方。慢慢逛了一圈,便又回到了大厅,坐在一个沙发上,看着满墙满地阳光便觉得心中欢喜。
午后的公交,不同于上班点的班次,安静,闲适。座位刚刚好,不会太多,几乎每个座位上都有人,也不会太少,还要不停的让座。上车便可以坐下,直到抵达目的地。我坐的路程要远些,也就没有坐在前面,后面倒是看着满满当当。索性就坐在了下车口对面的那个折叠凳上。坐下方才觉出这个地方有多合适。于前后两面都有一个小挡板,隐隐有个独立空间的意思。过了正午,日头便开始西斜了,所以阳光透过门口的大玻璃刚好照在我的膝盖上。在室内冰冷冷的膝盖渐渐温暖起来。
路程远些,便不必在意时间。戴着耳机,刚好播着周深翻唱的“亲爱的旅人”。“亲爱的旅人,这一程会短暂却又漫长,而一切终将汇聚成最充盈的景象。”一直好奇公交车的地面是用什么做的,被阳光照的,总是亮晶晶的。树的影子从玻璃映进来,然后匆匆向后退去。间或有人下车,车门打开,原本挤在门外的阳光一下倾倒进来,奔涌着跳进车厢,给人孩童的感觉。
人们不是总说,热爱生活嘛。那一刻我好像才忽然明白些,热爱生活不仅仅是可以随便吃自己喜爱的,无所顾忌的玩乐自己想要的,单单开心的度过每一个日夜。而是能不断从小小的事情中去体验美好的东西,那时候,就会有一种从心底里产生的希望。让你期待着明天能有什么,明天会是怎么样的,形成一种期待。久而久之,怎么能不喜欢生活呢。
晴天便试着等待阳光满发,一茶,一书;雨天便试着瞧瞧水洼里方生方逝、方逝方生的生命轮回。每天都值得自己期待。
也大可不必为了追求所谓充盈,迎合、取悦别人,与其在嘈杂世界沉浮,倒不如在自己世界里留下方寸余地。保罗·萨特说过,“如果你独处时感到寂寞,这说明你没有和你自己成为好朋友。”
不就是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