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分享一种新读书的方法,它给我一种全新的视角——像听音乐一样去读书。我觉得很有意思,我们听歌的时候,并没有刻意去记住每一句歌词,但是好听的歌曲总是会在我们的心中留下痕迹。读书亦是如此,作者提到这样一个观点:“从复制100%”到“邂逅1%”读一本书,只为遇见一行文字”,颇有感受。同时作者提到的关于摘抄的方法,让我想起小时候我们想学会一首歌,都会做一件事,就是抄歌词,不像现在这么方便,音乐播放歌词自动同步。我认同摘抄的方式,我坚信肌肉记忆总比大脑的记忆来的更靠谱一些,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聊聊作这本书。
阅读速度慢,只因我们期望太高
我们之所以阅读速度慢,常常是被“仔细阅读”的念头所束缚,希望只通过一次“仔细阅读”来记住书中所有的内容,到最后的真实情况是,书是看完了,然后丢到一边,什么也没留下。其实这是因为我们对这样的“一次阅读”的效果期望过高,即使我们看的时候认真划线了,“记不住的内容”还是会遗忘。真正的心态应该是:“哪怕只对一处内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阅读也是成功的,不要奢望‘全部消化吸收’”
读书,就要像听音乐一样
大部分人,听音乐的时候,真的很难做到集中精力,不漏掉一个音符地努力倾听音乐,时刻注意哪里是前奏,哪里是主歌,哪里是副歌。作者分享的读书要像听音乐一样,并不在于复制100%,而在于邂逅那1%,一首动听的歌曲,高潮部分总是会被反复传唱,记住这一刻的感动即可。在这突然想起一个小故事,想起大学的时候一个室友,每次去唱K的时候,都不主动点歌,但喜欢每首歌都来蹭一下,理由是——我只会高潮部分。读书何尝不是这样,记住该记住的,其他的随风而去。
书怎么读:存储式VS流水式
存储式阅读:注重将书籍内容存储在脑子里。
流水式阅读:“流水式”源于英语单词“flow”,意为“流动”。简而言之,“流水式阅读”就是让书籍内容从心中“流过”,只要“流 过”便有意义。
三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1.每天同一时间读书:同一时间能让我们的身体形成条件反射,就像我们每天的吃饭睡觉,慢慢地,它会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时间上早晨最佳,同时地点、场景和环境最好也一样。
2.选择可以快速阅读的书:可快速阅读的书,按照作者的分类,建议是读商务类的书籍。可以快速阅读的书的特点就在于,贯穿全书的线索较少,相对独立的章节较多,无论选择从哪里开始阅读都能有所收获。
3.每天读不同的书:作者提倡的这种方式会和主流的读书方式不通,一般的读书建议多是建议读完一本再读一本,作者的这种方法其实为了防止长期阅读一本书带来的疲惫感,帮助我们坚持下去。
呼吸式阅读法:一呼一吸之间,知识了然于心
这个呼吸表达得很传神,呼吸代表一进一出,代表输入与输出,我们可以按照下面的方法进行内容的摘抄。
一行采集:摘取令人心动的段落
一行精华:摘取最精彩的一行
一行评论:写下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把书拆解一个一个片段,就像电影片段一样,把精彩的瞬间留下,把此刻的感悟留下,以后翻看,依旧泪流满面。在摘抄的过程中,我们还要不断去思考,哪一类书籍比较容易引起自己的共鸣,哪一类意见主张是自己赞赏的,哪一类书籍是自己静候想要阅读的?
提高阅读速度的四种方法
1.仔细阅读序言和目录:序言的目录常常会被大家所忽略,其实这部分内容非常重要,序言往往能读到作者写作的初心,了解本书的文体、写作意图,把握全貌。而目录更能让我们获得本书的整体结构。
2.仅仅阅读开头和结尾的5行:这种方法有利于提高速度,对于对可快速阅读的商务类书籍,一般都是采取以下的方式来组织内容——开局,提出主题或观点;中局 举例展开说明主题,用论据论证观点;结局 基于事例及论据,再次确认主题或观点。基于人类神奇的大脑,只看了开局和结局后,能自动脑补中局的内容。
3.确定关键词后再阅读:确定了关键词,有助于我们对内容的整体把握,在遇到核心内容的时候我们能给予更多的关注。
4.使用用多种节奏:不同节奏可以避免读书变得乏味,可以尝试再一开始读的时候慢,然后加快,或者遇到核心内容的时候放慢,其他内容的时候加快。
如何安排读书?
1.合理安排时间:每周安排6天读书,1天做读书计划。
2.扩大阅读范围:偶尔挑一些自己不是很感兴趣的书来读。
3.定期处理书籍:对读过的书进行归档,旧书可以考虑送给有需要的人。
本书的知识地图
个人思考感悟
作者独特的读书视角确实给了我很多的启发,但从读书这件事上看,我们也不必一味地去追求速度,有时候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一本书反而能给我们不一样的收获,我提倡的是:
一书多读:第一遍获取书的概况,第二遍品读核心内容,并做读书笔记
一书多用:比如对话解读,目录设计,段落拆分,案例组织...
我是@飞翔的海马,80后知识猎人,专注知识管理与认知升级。欢迎关注我,一起终身学习,用学习活出100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