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洋气杂货店
01.
室友喊着要吃排骨,让我想起在家里妈妈煮排骨的场景。
老妈将排骨洗干净放进电饭煲里,放上水、材料等便插上了电,让我去看电视等着,焦急的我总是一会就跑来问好没好,老妈将我再次赶去看电视:想吃到好吃的排骨,就必须等很久,它必须慢慢煮慢慢熬,煮很久,你想吃好吃的就得等,不然我现在就给你盛一点尝尝熟没熟?
我头摇的像个拨浪鼓一样扔下一句话跑了:不要,我得等它好了。
凡是美味的东西,都必须慢慢熬制,煮很久很久,就像一壶老酒,年份越久就越醇香。
凡是优秀的事情,都值得慢慢做,做很久很久。
02.
如今人心浮躁,粗制滥造、急于求成成了大多数人的通病,首先体现在影视上面。
闲暇之余,我喜欢刷一刷微博热搜榜,经常能看到老戏骨批评当今的流量小生们演戏态度不认真,除了抠图、念数字这些让人不能忍受的违背演员基本职业要求的行为以外,最大的问题便是剧集制作的态度。
几十集的大制作竟然可以在三个月内完成,然后被快速地搬上电视台,让观众失望的同时他们却赚满了口袋,什么时候金钱成了文艺创作的唯一目的?
真真是应了韩寒的那句话:我只负责制造作品,不负责用户体验,也没有售后服务,更不会根据大家的口味来改进。你若喜欢,便是晴天,你若讨厌,也是晴天。
为什么《演员的诞生》一开播就引起广泛关注?
观众不被尊重、被戏弄,总需要一个发泄口,而观看这些“演员”在舞台上经不起检验的演技就是最大的发泄,演员在诞生的过程中夭折是这个综艺最大的看点。
每每看到这些剧集,我总会想起老版《西游记》的拍摄历程,在科技不发达的三十多年前,剧组为了更好地表现各种神奇而制作的特效场景在今天看来依然经得起检验。
拍红孩儿放“三昧真火”的场景中,令我们惊讶的是六小龄童自己穿着石棉衣真烧,鲁豫采访他为什么不找替身,他的回答让我从心里佩服。
他说:这个动作有危险,人家也是人啊,这个动作我能做就做吧。
他说,当时拍完这场戏,最大的感受是知道了快被烧死是怎样的。
一台摄像机就这样认认真真地拍了六年零六个月,差不多走遍了全中国,最后还去了泰国。
曾有人建议找附近相似的场景就好,何必跑遍所有地方,我只记得这样一句回答:师徒四人踏遍千山万水走到天竺,是一种精神,中国的电视剧一定要把这种精神和中国的山河结合起来,才会让人觉得真实、有感染力。
我终于知道了自己喜欢它一整个童年的原因。
经典之所以是经典,首先是拿真心对待观众,而造就一部经典,就值得慢慢做,做很久。短期内堆积起来的东西,从来经不起任何推敲。
一个月可以整成范冰冰,却读不成林徽因。
03.
在教学楼里晃悠的时候,走到了视觉传媒专业的门口,发现墙上贴着满满的素描画,美的让我驻足,出于好奇,我站在门口往里看,教室里的学生们都静静地画着画,勾线或者上色,由于看的太认真,被她们老师发现而离开。
我跟室友说,曾经我也喜欢画画,并且有一个关于画画的梦想,只是后来....
“只是后来,梦醒了。”
“神经病啊,我不要面子啊......”
我们俩都哈哈大笑地离开了。
画画这件事,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点一点地堆积、一点一点的修改,甚至推翻重来。大二上素描课,只记得自己一上午的时间只画了一个正方体,还不停地抱怨太慢。
喜欢画画,就应该舍得投入时间和精力,想要画一幅漂亮的画,就必须慢慢画,画很久很久,而这一切是值得也是应该的。
04.
写东西以来关注了不少人,关注他们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他们取得的成绩,而是他们输出的数量,没有一两年或多年的坚持,根本写不了这么多字,而坚持写了这么多的人,都值得关注。
我不敢说自己喜欢画画,毕竟现在已经渐渐把它抛弃了。
我不敢说自己喜欢写东西,我怕坚持着我就停止了。
我不敢说自己喜欢一个人,怕自己喜欢着就不喜欢了。
我只想慢慢地做着手中的事情,在喜欢一个人的时候默默关注和支持就好,在行动面前,话语从来不堪一击。
或许某一天回头的时候,在前进的路上自己走了很远很远,远到看不见最初的样子,那个时候或许可以说一句:我还是挺喜欢做这件事的。
(图片选自《花瓣网》,有裁剪)
END
这里是《洋气杂货店》,大四女生,坚持写生活感悟。
坚持输出,坚持原创,感谢关注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