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人不适合看孤独的书,因为你很容易从书中的随便一个情节找到共鸣,加深自己本身的孤独感,而在内心感到加倍的孤独,直至绝望!
故事线索:杨百顺(后改名杨摩西,再次更名为吴摩西),因为孤独,走出延津;
牛爱国,因为孤独,回到延津。
文章类型以及描写手法像极了《平凡的世界》,但又不同,相同的是都描述着特定时间里的小老百姓的平凡生活,不同的是《一句顶一万句》着重通过该文章表达平凡人内心中的孤独,而不是介绍社会和生活。如果看书时不注重理清人物关系,就会在看完后摸不清为什么前面介绍的是杨百顺,后面又来介绍牛爱国,这或许就是本书的主线,因为孤独而出走,而又因为孤独才去找寻,去找寻心中想要的并不知道的答案。
杨百顺从来没有个跟他亲近的人,试图学过很多手艺,但最后仍然只能靠帮人挑水糊口。姓和名都随随便便的更改,也就可以很容易理解后来他了无牵挂的出走寻养女,到最后寻人未果,在异乡扎根生子。文章中对感情珍视且长情的实在少,男人出门不管贩驴还是买卖,都会找姘头,而女人在家也不是省油的灯。其实搁我这个实实在在看完了还缕缕情节的人来讲还是不能理解那个生活背景中的人们到底怎样理解夫妻?
刚开始会介绍杨百顺父亲身边的一辈人,由于人物的出现只在特定事件中,因此均用了老马、老李、老段、老裴、老曾等称呼,小人物,不必去费心记住名字,就像生活中本来就会路过的很多路人甲、乙、丙一样。
吴摩西的人生坎坷多波折,最后也只能入赘到卖馍馍的吴香香家中,一个男人仍然备受鄙视,甚至按照老婆的安排出去贩葱,提前回来意外发现吴香香和隔壁老高厮混,最后二人的出走,也是吴摩西离开延津的开始。本想象征性的带着养女巧玲去寻寻吴香香,过几日便回延津继续卖馒头生活,一个轻易就把养女弄丢,只得出去寻,寻到最后竟寻到吴香香,意外发现和他无话可谈的吴香香,对他轻贱至极的吴香香,就算跟着老高吃苦也能看出幸福。虽说贫贱夫妻百事哀,但有个知心贴己的伴侣,或许苦一点也是愿意的,但前提是有对比,就像电影《北京爱上西雅图》一样,看完后,人们总在揣测,如果先遇到的是豆浆油条,是不是结局就不一样了?
小说有很多故事线,看似凌乱,阅读到后面都会恍然大悟,前面的铺垫,都是为了后面的顺理成章,人生都是弯弯绕绕,绕晕了多少人,绕糊涂了多少人,而这些人又做了多少糊涂的事儿,有时候就得冷静下来自己缕缕清楚,前面半篇可以总结一句话为“原来世上的事情都绕”!
文章的后半篇写的是吴摩西养女巧玲的儿子牛爱国,因为老婆庞丽娜出轨,出门寻人。说来出轨的人真没个正性,出轨一次,往往还会有第二次,不懂的是在那个女人名誉重过一切的年代,怎么还这样随便。犹记得自己小的时候,整个村都没听说过离婚,略微懂事后,村里的第一个离婚的女性,被议论了好多年,直到离婚这种现象变得普遍,人们才忘记了她。
庞丽娜两次出轨,而当牛爱国背着自己的朋友和章楚红发生关系时甚至有点理解庞丽娜了。出轨、离婚,都是一种对生活的反抗,希望为自己的人生找寻一点色彩,只不过两种都不是好的方式,于己于家人都是伤害。生活艰难从来都不是最可怕的事情,活着没有希望才是最可怕的事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谁都想将生活过成温暖的样子。在假找庞丽娜的途中,无意走到离延津只有一百多里的滑县,忽而想起母亲临走前想找的那封信,写信的人是吴摩西的孙子姜素荣,牛爱国想弄清楚那时姜素荣找牛爱国母亲是要说什么,而母亲临走时找这封信,是想联系姜素荣告诉他什么呢?
孤独的人自然是赤条条无牵挂,反而需要找些念想支撑着自己,而支撑着牛爱国的就是母亲临终要找的那封信,姜素荣最后想告诉母亲的那些话。
而曹青娥(也就是曹改心,也就是吴摩西的养女巧玲)说过两句话怕是对整篇文章的总结“世上别的东西都能挑,就是日子没法挑”,“过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以前”。
愿我们都不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