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思考的两种表现形式,说话与写作的操作难度可谓天然之别,说话谁都会,哪怕那些文盲还是能蹦出几个词,陈述几段生活的碎语和贫瘠的感想;而能写出文字的,可谓寥寥无几。
其次,就效果而言,哪怕把平时所说出的信口拈来的话语,用讯飞给转成文字,也起码可当做“剧本”使用,一幕时间长度一比一的类似楚门世界的剧本;而绞尽脑汁而成的写出来的文章,可能言之无物、又臭又长,毫无价值可言。
这当中的差别在哪? 一般认为是说话是向少数人的讲演,而写文则是向多得多的人布道。差别是人数的多寡。但这观点不能解释两者之间的难易程度之巨大差异,也不能说明同是一个人,能口吐黄连,而写文却扭扭捏捏、了无生气。
我想可能以相声做个比喻,说话就是捧哏、逗哏的两个角色都在,就同一个话题,能在互动的过程中,捧哏与逗哏各自不同的脑子,合奏着将话题引到更深入地讨论,掰开来、捏碎了,这样,两个脑袋的思维火花是时刻在碰撞着,以稍微对立、竞争的姿态在“烙铁”,一打、一淬,这么下来,粗铁也能成钢。
而写作,悲剧的是捧哏的,缺了逗哏。作者只能想象着给读者写了一封信。若是短信还好,一个观点就完了,无需读者的反馈,就已经在作者原先的脑子里,自然流淌出来。而若是长信(文章),乃至一本书,那就得自我营造一个与自己脑子的思考模式、素材积累各不相同的读者,思考的结果,才能川流不息地碰撞出来。自我营造你的写作对象,并想象成自说自话的对话,才使得思考的生产的流水线,给搭建起来。
现实是,就缺了这么个——1)想象写作对象,并2)与之互动起来的双重能力,才能使得自己的写作质量,赶上以对话形式来塑造思考的质量。
想象出一个写作对象,这不难,而要让你想象出的对象,与你产生对话,且你想象出的对象向你说的话,你是不能提前预知的,这极难做到,也可以解释那具体的质量差别。
因为若是提前预知——逻辑上,你是肯定知道自己的想象对象的可能话语的,则讨论的焦点还是你原先的那些知识存量与思考过程。各素材之间的链接,只能是你自己的重新梳理,而无源头活水的浇灌。
若不能预知,若对话那般,就可以以新鲜劲的刺激,使自己原本想不到的沟连,被对方给激发出来了,这样子观点一个接着一个,且各个看似散漫的子观点,都由那个父话题串出一串有着内在脉络(你的对话,就是脉络)的思考的回路图。
更奇妙的是,能预知而压着不让头脑里的另一个ta预知,但压着的,不是卸载而是还占用着内存,随时参与到那虚拟的对话中去,在对话的关键处,去引导出更细致周全的论证,以及更高纬度的思考。而这,就是优质作者的写作过程的一种套路或模式。不知对否?
每天花30分钟,预测一下明天或下一周可能发生的、而大多数人没想到的事
看锤子的直播,老罗在发布会临近末尾的一番话,点醒我们这些门外汉、梦中人,刺破了“外国的月亮都是圆”的那个梦。
政治制度等软产品,可能还感受不到“大一统稳态”所带来的大市场的这一好处;但起码在物品方面,老外忙着抄我们这一点来看,我们完全有理由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