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来自侃仔的瞎白话
各位小伙伴大家好呀~
上周用将近一周的时间读完了柴静的《看见》,
虽然早就知道柴静是央视著名记者的大名,
但由于诸多不可告人的原因(其实还是自己懒),
一直没开始看。
因为我当初这么想:
一位记者的工作日志能给我带来怎样的心灵震撼呢?
然而不看不知道,
一看,还是获得了很多启发和思考。
今天,侃仔就跟大家聊聊,
重温一下柴静在繁忙的记者生涯中,
都《看见》什么了~
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
柴静和我是老乡,都是山西人。
骨子里透露着腼腆与倔强的交织物。
遇到精明强势的人,内心油然而生一种怯懦。
而为了掩饰这种怯懦,又会不经意的武装出强势。
这一点在柴静的书中处处可以体现出来。
第一章的标题尤为吸引我——《别当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
刚开始还挺不理解为什么这么说,
以为又是按部就班,
人物传记开篇先把自己的职业大夸特夸,
甚至上升到“做人”的高度。
然而真正读懂的时候发现并不是这样,
柴静被陈虻从湖南卫视挖到中央台的时候,
并不是因为她有多适合中央台。
因为从第一章里我深刻的感觉到,
柴静不仅和中央台格格不入,
甚至和主持人/记者这份职业都完全不适合。
她的选题,稿子,提问,发言,乃至面对职业的态度,
几乎都饱受诟病,
被中央台的前辈处处痛批的体无完肤,
以至于她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对职业的选择是不是准确。
然而事情的改变,
是从一场远赴新疆的采访开始的。
在前往一线采访之前,
柴静一直处在演播室的大环境中,
为了工作而工作,
为了采访而采访。
当她坐在摄像头前时,
他眼里的嘉宾根本“不是人“,
而是一个与她对答如流的程序。
人家回答什么,
她的脑子里要迅速产出接话的方式和下一个问题。
没有站在受访者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也没有切身体会受访者内心的感受,
更没有设身处地的去想受访者所处的环境给他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记者,在她眼里就是一份职业。
而当她来到新疆如此恶劣的环境中,
去切实感受悲惨环境下人们的生活,
切实体会受访者内心的酸楚和无奈时,
她真正从中央台狭小的演播室里解放出来了。
此时的她不再是之前的柴静,
她是一名真正的记者。
用内心去感受生活,
用提问来探索生活,
用镜头来审视生活,
用生活来读懂人性。
这和她坐在中央演播室柔软的沙发上,
任性的大谈特谈是不一样的。
之前的她只顾提问与接话,
而在新疆的她,面对受灾群众,
她不再不顾受访者的感受提出不痛不痒的问题,
而是真正去探寻他们的内心。
她放下身段,从零开始阅读生活。
前往双城之前,她认为这个选题没有什么可做的,
然而事实相反,
当她在双城看到因自尊而选择自杀的几个小孩儿时,
她的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
之前的她从不知儿童的内心竟也如此复杂,
更不知道一场小孩儿之间的打闹竟然引发连环血案。
你肯定不会看到柴静在演播室里替人擦眼泪,
但是在双城,她用手温柔的擦掉了小孩儿脸上的泪水;
你肯定不会看到演播室的柴静眼睛里流露出温柔,
但是在面对女子监狱里弑夫的女囚犯时,她的内心包含同情;
你肯定不会看到柴静在演播室里能与人谈及生活,
但是在面对“踩猫事件“的主犯时,她大胆放下工作,真正融入生活去读懂主犯,
从而获得了对方的敞开心扉。
这是她的工作,也是她的成长。
而在演播室里,她永远不会是一位有温度的记者;
看见别人,读懂自己
刚进演播室的柴静,对人生有着自己的思考。
她试图将自己认为的世界用自己的方式呈现给世人,
但其实这并不是真正的新闻。
并且,这种方式也不是记者应有的方式,
而是群众的方式。
记者,在于揭露真正的事实,
为那些用自己独特视角看世界的人提供真相,
让他们也真正读懂世界,读懂自己。
这才是记者的方式。
而这些,柴静在真正抵达受访者内心深处的时候,
才明白过来。
农村女子用刀在丈夫身上捅了32刀,
不管是法律还是群众,都认为女子必死无疑,
该受到严厉的惩罚,
在之前柴静的眼里,也是这么认为的。
但当她采访过之后,
她不在认为杀害丈夫的女囚罪无可恕,
反而在内心多了一份思考和同情。
面对多年来夜以继日的家暴,弑夫其实是一种解脱,
人人都有选择解脱的权利,
只不过她没有办法去选择第二种方式;
药家鑫,一个大家都曾听说过的名字。
撞人之后不说及时救治,反而下车补了六刀,
并堂而皇之的开车回家。
我相信当大家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新闻,
一定会在评论区留下自己的义愤填膺和替天行道。
在之前柴静的眼里,也是这么认为的。
但当她采访完药家鑫的父母之后,
才真正读懂了这个天怒人怨的小孩儿。
他悲惨的童年充满了家暴与校暴的欺凌,
充满了父亲和老师的蔑视与不理解,
充满了灰暗与自卑,怀疑和恐惧,
他的人生看不到一丝希望和温暖。
就像中学时期,父亲为了阻止他去网吧,
一放学就将他锁进密不透风,毫无光源的地下室一样。
殊不知,一个人正是对现实生活失望透顶,
才去沉迷于虚拟世界的快感;
一个护士,本来是大家眼中的“白衣天使“,
然而她却堂而皇之的用高跟鞋活生生的踩死一只小猫;
一个记者,本来是大家认识世界的窗口,
然而他却配合护士将这一幕用镜头的方式来取悦大众;
一个网站管理员,本来是大家的信息过滤器,
然而他却将这段视频发布在网上,谋取暴利;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更别说在这个处处充满爱心与同情心的年代。
相信很多人看了这则消息之后,
都会在内心深深的问候一下这三人的祖宗十八代,
从人道角度好好谴责一番。
在之前柴静的眼里,也是这么认为的。
但当她真正去了解那个护士的内心世界之后,
她明白了一个充满爱心的姑娘为什么会刻意去踩猫,
甚至都不记得自己当时嘴角的那一抹笑意。
施暴者是没有人性的,
这是大家的共识,
但是在施暴者内心,又有着怎样的暴力来源,
让她非得已这种方式来排解。
这样的探索与记录,由记者开始,并由记者来完成。
而在采访的同时,柴静读懂了受访者,
读懂了生活,也读懂了自己。
上好“出发”这堂课
一个人的成长来自不同因素的影响。
柴静作为一名记者,
在采访扭曲心灵的同时,
认识了灾难,
认识了生活,
认识了现实,
也认识了自我。
之前的柴静不是一名合格的主持人,记者,
对于工作的看法也十分刻板,充满偏见。
但当她带着话题和相机扎根基层,
设身处地的去感受新闻的同时,
她从当初的自以为是和理所当然中真正破茧成蝶。
她不在是演播室里的职场人士,
而是一名真正有温度的新闻观察者。
她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都在感受新闻的同时得到了磨练。
曾经她面对新闻有自己的看法和态度,
但工作教会了她记者的眼睛中只有真实,没有情绪;
曾经她认为陈虻对她的看法处处充满挑剔和敌意,
将他的教导理解成好为人师,
但工作教会了她其实前辈的每句话都是真理,都是现实;
曾经她面对新闻有自己的一套模式和流程,
但工作教会了她用新闻揭示人性,用人性来读懂生活;
这才是记者,才真正可以“记着“。
每一次的工作都从“出发“开始,
而每一次的“出发”又不仅仅是为了工作。
出发,让柴静从二十三岁开始真正成长,
工作,让柴静从灾难和生活中读懂人生,
成长,让柴静的工作没有了职业的铜臭味,充满真实又不失温暖。
这可能是一个记者对待职业的高级态度,
也是人生成长到一定水平的高级表达。
这是属于柴静的出发,也是属于她的“芳华”。
上好“出发”这堂课,
成长才真正开始。
结语
以前不知道为什么成功人士都喜欢读人物传记,
成功之后不是更会目空一切吗?
为什么还沉得下心来花时间去尝试读懂他人的故事。
从柴静的眼中,
我感受到来自她独特的魅力,
这是一种不断经历,不断感受,不断探索之后的老练和纯粹,
也是一种经过岁月磨洗之后的干练和内涵。
《看见》,对她来说是一种成长,
而对我来说,则是一种警醒和劝解。
感谢她愿意将自己宝贵的时间用于总结生活,沉淀人性,
感谢她的《看见》让深处生活压力中的我感受到一丝震感。
看见曾经看不见的,
看见曾经不愿看见的,
看见曾经不能看见的,
才是真正成长的开始。
每一次出发,都将开始一段成长;
每一段成长,都是为了更好的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