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国王,而是恺撒。”
《罗马人的故事》第4、5册《恺撒时代》(上、下)掀起了整套书的第一个小高潮。盐野七生用了厚厚两册书的篇幅记述了恺撒这位开启了罗马历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时代的伟人的一生。在任何场合的采访中,这位醉心于罗马文化的女作家都毫不掩饰她对恺撒的推崇与喜爱,她称恺撒是古代世界中最具魅力的男人,“他注定不朽,却是时代不能理解的孤独者”。这两部书也确是全套书的华彩乐章之一。
作者在后记中谦虚又实事求是地说:如果读者觉得这两册书的内容尤为精彩,那并不是我的功劳,而是因为恺撒和西塞罗这两位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留下了大量的文字记录,从而让我们有幸见证那个时代最真实的历史画卷。这两部书当中也确实引用了恺撒所撰写的《高卢战记》、《内战记》和西塞罗《书信集》中的大量篇章,这也是文章精彩的原因之一。
全书内容
《恺撒时代》(上)记述了恺撒从出生、成长,到结束高卢战争,率军跨过卢比孔河,拉开内战序幕的内容。(下)则记述了从恺撒与庞培的内战,到击败庞培成为“罗马第一人”,再到被暗杀,以及其继承者屋大维与安东尼争权的后话。
恺撒属于大器晚成型的人物,40岁后才开始走上人生巅峰,其青壮年时期的故事并无甚可圈可点之处,所以第四册前半部分非常沉闷。恺撒的青少年时期十分坎坷,先是经历了姑父马略的杀戮,后又被卷入苏拉的独裁,遭受打压,被迫流亡海外。回国后,他先后担任了一些无关紧要的小官职,既没有一鸣惊人的战功,也没有展现出横空出世的才华。即使后来他担任执政官,并与庞培、克拉苏确立起“三头政治”,也好像只是在沾名气更大的后两者的光,并没让人产生太多好感。
不知是作者有意为之,还是恺撒的人生本就是一部欲扬先抑的史诗级杰作。在读到这本337页的书的将近一半时,“高卢之战”到来了。所谓时势造英雄,历经七年战争收服高卢各地,击退日耳曼,甚至远征不列颠的恺撒,终于拥有了盖世英雄的光环。在作者精妙的描写和恺撒本人所著的《高卢战记》的引领下,读者从简洁明快,又充满条理和自信的文字中读出了恺撒的人格魅力。
第四卷的故事终止于恺撒渡过卢比孔河。无视元老院的“最终劝告”,强行率军对渡过罗马的“国界”卢比孔河,就意味着将与整个国家为敌。“骰子已经掷出了。不是靠言论,也非靠法律,而是以武力分胜负的时刻来临了。”第四册最后的一句话透着一股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意味。
第五卷前三分之一的篇幅是讲述恺撒与庞培的内战,从决定乾坤的“法萨卢斯会战”到庞培逃到埃及,在亚历山大意外被杀,再到恺撒介入埃及内乱,无意中闯入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的温柔乡。此部分的战争描写既比不上“汉尼拔战记”的惊心动魄,也不如“高卢战记”的大气磅礴,作者对此的解释是:这场罗马人内部的战争是恺撒不愿看到的结果,所以无论是恺撒本人所写的《内战记》,还是作者的记述,整体风格都比较沉重。
接下来三分之一的内容描写恺撒在内战胜利后独揽大权,在国内进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改革,既肯定了恺撒的远见卓识与非凡才干,又为他接下来的被暗杀埋下了伏笔。
最后的三分之一内容描写的是恺撒之死以及其死后安东尼、屋大维等人进行权利斗争的过程。
作者的描写手法
“人不管是谁都无法看清现实中的一切,大多数人只希望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和想要的现实而已。”
我在前面的书评中说过,称作者为古罗马“迷妹”实在是有失公允。因为纵观前三册书的内容,作者的描述都是站在大量史实的基础上,总体来说是理性和客观的。在这两册书中,对于恺撒的政敌庞培、西塞罗,被她评价为“伪善”的屋大维,甚至暗杀恺撒的布鲁图,作者都站在他们的政治立场上给予了理解,在记述上也显得充满理性。
然而在涉及到恺撒的部分,作者的理性似乎荡然无存了,可谓极尽溢美之词。如果说恺撒年轻时举债累累,风流成性被描写为具有人格魅力尚可理解,将其以少敌多的作战决策失误解释为为激励士兵有意为之,将其杀戮战败者的行为视为对方背弃誓约不得已而为之,甚至对焚烧亚历山大图书馆都给予了合理的解释,未免就让人只能付之一笑了。
而且书中还含有大量的脑补成分,比如恺撒听说了庞培的死讯后说的一句话“我在亚历山大港,得知了庞培的死讯。”被作者解释为为曾经的合作伙伴,也是战场上值得尊敬的对手深深哀悼,却又不形于色的高情商表现。作者说这“是比刻在大理石上的文章更美的古代艺术品”,在我看来未免脑补过度了。
与恺撒的描写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恺撒死后欲接替其地位,与屋大维争霸的安东尼,与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对于这段全世界历史爱好者都津津乐道的著名桥段,作者却只是轻描淡写几句,轻蔑的态度跃然纸上。有勇无谋的安东尼和愚蠢浅薄的克娄巴特拉在作者笔下就像两个跳梁小丑,甚至在描写安东尼和屋大维的某次战役时,作者说“我只做简单说明,因为没有详细描写的必要”。
作者的眼中的恺撒
“从我手中重获自由的人,哪怕再次用剑指向我,我也绝无后悔可言。不管面临何种状况,我始终要求忠实于自己的内心而活,因此我也认为别人也当以此为准则。”
对于恺撒这个在世界历史上举足轻重的知名人物,已无需再多赘述。那么作为恺撒的“迷妹”,作者的描写特色何在呢?我认为主要有两点。一是淡化了历史事件,突出描写了恺撒的人格。作者在恺撒的每一个人生阶段的描写中都着力刻画他直率、宽容、磊落的“君子”形象。这也印证了这套书的定位并非“史书”,而是“历史小说”,因为这确实是一种小说的笔法。
比如恺撒的名言“从我手中重获自由的人,哪怕再次用剑指向我,我也绝无后悔可言。”就在书中反复被引用,恺撒在战争中优待战俘,一而再再而三地宽容敌方人士的行为,即使后来为自身招致了杀身之祸,在作者眼中仍是他胸怀宽广磊落,具有“真正的贵族精神”的表现。
另一点是反复阐明了恺撒所倡导的废除共和制,重建帝制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明智之举。作者认为,恺撒独揽大权并非为了一己之利,而是意识到了现有的元老院专政的“寡头政治”已落后于时代,无法顺应国家的发展的缘故。恺撒心目中的“国家”乃是一个“罗马文明统治下的多人种、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共存共荣的帝国。它不仅限于城邦,而是一个拥有广阔的世界版图的国家。”在她的笔下,恺撒被描绘为为了这个“人类大一统”式的远大目标而毫无私欲地奋斗,却不被理解最终“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英雄。
实际上,纵观全套书,这一观点是从第三册《胜者的迷思》便开始铺垫了,作者描写布匿战争后罗马的政治出现的一系列动荡,从格拉古兄弟变法的失败,到马略、苏拉的血腥独裁,再到庞培、克拉苏、恺撒“三头政治”的成立与接替,许多人都意识到了元老院体制的弊端,但所有的改革尝试均以失败告终。唯一意识到要推翻共和制,改回独裁“帝制”的恺撒,拥有着“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政治眼光。而他生前未能实现的遗志,最终被他的继任者屋大维实现。在紧接着的第六册《罗马统治下的和平》中,虽然表面是写屋大维的治世,但恺撒的影子无处不在。可以说,第3到6册的内容,其中心都是为了描写恺撒这个伟大的人物。看穿了这一点,才能体会到作者对恺撒爱得有多深沉。
然而或许是意识形态的不同吧,我虽赞同作者对恺撒人格的赞美,却对她的后一观点却持怀疑态度。恺撒是否真的是一个自我牺牲的大公无私的人物?曾发挥重要作用的共和制是否已腐朽到无可救药的地步?恢复帝制是否历史的必然?
或许应该套用书中经常出现的恺撒的一句话送给作者:“人不管是谁都无法看清现实中的一切,大多数人只希望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和想要的现实而已。”
令人无奈的翻译
或许我是学外语出身的缘故,对于译文水平自然有更多的关注。本套书的翻译由不同的人担纲,水平也参差不齐,译者之间似乎也没有交流,导致一些专有名词和反复出现的引用文的译法都不相同。
第一、二册的翻译最为优美精准,第三册开始走下坡路,但由于内容少,也不太重要,尚属于可忍受的范围。到了重要的第四册,翻译水平可谓“全面崩溃”,通顺的句子都找不出几句,大量“翻译机”式的文字让人不知所云。我甚至十分怀疑,号称读过本套书的大咖们,竟然没人对这样的翻译水平提出质疑,号召找人重新翻译?好在进入第五本,翻译又恢复了正常。所谓的“正常”,并不代表文字无可挑剔,只是说对比第四册,已经基本通顺可懂的程度。
或许现今国内外对笔译的不重视导致了如此水平糟糕的译本问世,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但眼见一本好书被翻译所毁,实在令人叹息。
最后分享书中反复引用的英国历史学家的一段话为不同翻译水平的对比提供佐证,也作为这两册书评的结语吧。
“历史有时候会突然聚焦到某一个人物身上,并按照这个人物指示的方向行进。普遍与特殊,静止与变动,被集成为这个伟大的个人的人格特征,国家、宗教、文化和社会危机,全部体现于他们的存在。
危机时期,现存的事物与新生的事物的矛盾与融合,在这些伟大的个人身上达到顶点,是世界史的一个谜。”
——布鲁克哈《对世界历史的考察》,《罗马人的故事》3译文
“历史有时似乎都凝结在某一个人身上,然后整个世界都跟随他指引的方向前进。这些伟人将人格上的特性与共性、静止和运动集于一身。国家、宗教、文化乃至社会的危机都体现在他们身上……
危急时刻,传统和创新在这个伟人身上融合并达到顶峰。这些伟人的存在,至今仍是世界历史的奇迹。”
——同上,《罗马人的故事》5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