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爷爷最宠爱的二姑是90年代就去了深圳的“老深圳”,因此常常会听到爷爷的念叨深圳,而深圳就成了我这辈子最早听说,听到最多,第一次去也去得最多的“大城市”。深圳的欢乐谷是我去的第一个游乐场,深圳的少年宫是我第一次在画家的指导下学习画画的地方,深圳的热狗是我童年吃过的最好吃的最贵的香肠……所有的洋玩意儿,都是深圳带给我的。
而北京,因为课本,因为电视,因为口耳相传,这个城市在我的心里一直有一个特殊地位:全国最好的大学在北京,全国最高级的领导人在北京,全国最大的博物馆在北京……感觉所有最好的东西都在北京,对于我来说,总有一种莫名的向往,这种情怀一直延续到我工作,来北京出差,哪怕只作几个小时的停留,也是会情不自禁小激动一下的。
毕业之后,我理所当然地选择了深圳;去年年底,我阴差阳错地来到了北京。两座城市,天差地别,不免感怀,遂作此文。
深圳,是一个新兴城市,毗邻香港。她亲切、包容、年轻、朝气、创新、多变……新兴事物未必全都在这里出生,但总能找到生存空间,并且野蛮生长。
北京,一个古老的城市,沉淀了多少岁月蹉跎。她沉稳、大气、冷静、沧桑、权威、传承……如果说,深圳包容是因为她是个白富美,就好像年轻女孩,有资本去追求不同的爱情,有资本不在乎小伙子们日常生活中的鸡毛蒜皮,“来呀,快活呀,反正有大把时光”;那么北京的大气,则是因为她是一个见多识广的大家闺秀,打眼一看,就知道你是不是她要的人,她要你就可以不在乎你的小缺点,不要你就赏你一碗闭门羹。
深圳一家上市科技公司的老总曾回忆:他们在北京,无论什么时候如何研究出什么结果,功劳簿上总少不了这个所那个院的名字;而申请批文、争取经费的时候,总少不了这个所那个院的刁难。所以,他们搬到了深圳,在深圳政府和民间力量的支持下一发不可收拾地发展壮大,迅速盈利,登陆A股,成了行业巨擘。你真是不能想象,深圳那么个小地方,也没有什么名牌大学,对于大多数人的社交圈来说,中山大学毕业已经是学历很高了,更多的是“海龟”“海涮”“海带”。就是这些人,做出了华为、做出了腾讯、做出了那么多高新科技公司!深圳的年轻人愿意接受新事物,而且有这个环境。无人机,看起来很高大上,可是深圳到处都有年轻人在试飞自己新设计的无人机,连扫大街的阿姨都见怪不怪了;VR眼镜,听起来技术含量很高,可深圳的年轻人裁剪一下硬纸壳,拆几个旧电器,就能鼓捣出一个效果相当不错的VR眼镜。可谓是,“旧时王谢堂前燕,今入寻常百姓家。”
北京一家文化公司的老总曾回忆:都说深圳是创业者的乐园,毕业后,和几个小伙伴去深圳创业,结果,到了深圳才发现,深圳就是一个小渔村,无论建了多少高楼大厦,无论财政报告多么领先全国,支撑着她的就是一群改革开放时期的淘金者,就是一群没有文化的土豪。他们口口声声说着重视教育重视学习,却追名逐利,根本沉不下心来系统地学习,喜欢盗窃别人的学习成果,还学孔乙己——“偷书不叫偷”。而北京,“过了五道口,博士多如狗”,他们重视文化,愿意在文化事业上面花心思,愿意做学问,读书人是真的受尊重的,人们是真的会为了传统的遗失而伤心而努力抢救的。回到北京,这家公司一下子就做成了全国首屈一指的文化公司。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