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夏阳 宝鸡中学高二29班
一、贾母和刘姥姥:爱女心切的伟大母亲贾母和刘姥姥,一个是贾府的贵妇人,一个是乡野的村老妪,但两人有一个相同的身份,都是单身母亲。贾母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他跟着小儿子贾政生活,两个儿子里他最亲近的自然是贾政,对于大儿子贾赦,她是颇有微辞,多有不满的。而三个子女中,贾母最疼爱的却是最早去世的小女儿贾敏,黛玉进贾府一回,贾母毫不掩饰地当着众人的面就说,“我这些儿女,所疼者独有你母,今日一旦先舍我而去,连面也不能一见,今见了你,我怎不伤心!”要知道,此时贾府所有女眷皆在,尤其是邢王二夫人,贾母当着两个儿媳的面对黛玉说最疼爱的不是两个儿子,而是小女儿。贾母何等睿智,若非真疼真爱,焉能如此“失言”?后文王夫人也曾评价过一次未出阁时的贾敏,“只说如今你林妹妹的母亲,未出阁时,是何等的娇生惯养,是何等的金尊玉贵,那才象个千金小姐的体统。”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贾母对小女贾敏的疼爱,尤其在为其择婿一事上,贾母并未遵循四大家族内部联姻的规则,而是把她嫁给了林如海。林如海有多优秀,原文说的很清楚,“原来这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今到如海,业经五世。”“这林如海……乃是前科的探花,今已升至兰台寺大夫……今钦点出为巡盐御史”。无论是论家世,还是功名,林家毫不逊于贾府,林如海也远在任何贾府子孙之上。由此可知,这门亲事一定是贾母千挑万选后才为爱女定下的,可见贾母爱女之深。同样爱女心切的还有庄稼人刘姥姥。刘姥姥是个积年老寡妇,丈夫去世的早,只有一个女儿,年迈后她就跟着女儿女婿生活。穷苦人家的生活,自然不像贾母爱女那样,可以把一切最好的给她,刘姥姥爱女,她所能做的就是在女儿一家穷到没有衣食过冬时,放下尊严去贾府乞食。刘姥姥是个六七十岁的老太太,虽然是穷苦人,但也是于世路上经见过的,她知道女儿女婿是年轻人,抹不开面子,尤其心疼自己的女儿,“我们姑娘年轻媳妇子,也难卖头卖脚的,倒还是舍着我这付老脸去碰一碰。”所以,为了女儿一家活命,刘姥姥甘愿自己放下尊严,去贾府碰碰运气,后来通过刘姥姥的一进、二进荣国府,我们看到了一个农村老人为了儿女的各种忍耻含辱。也许不少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曾经因为家穷,交不起学费,于是母亲东家借西家求,好话说尽,把自己低到尘埃里,才借来一些银钱,供儿女读书之用。刘姥姥正是这样一位伟大的母亲,她虽是农村老太太,但却是个精于人情世故的母亲,也许只有为了儿女,她才会不顾一切荣辱成败,顶着寒冬腊月的风寒,一大早就带着外孙进城。小时候看到刘姥姥进大观园,看她各种丑态自嘲,总觉得好笑,现在再读,才明白身为一个母亲的辛酸和不易。二、王夫人和薛姨妈:溺爱儿子的失败母亲王夫人和薛姨妈是亲姐妹,皆是金陵王家的小姐,两人除了这层关系,还有一层关联——都是溺爱儿子的失败母亲。王夫人有二子一女,长子贾珠早逝,元春又早早入宫,王夫人身边只剩下宝玉这么一个亲生子,所以她对宝玉投入了太多的爱。也许是长子早殇的伤痛,也许是与幼子的巨大年龄差,总之,王夫人在贾宝玉身上倾注的爱多到无以复加,而这爱却是溺爱。贾政打宝玉,王夫人拦着,声泪俱下“今日越发要他死,岂不是有意绝我。既要勒死他,快拿绳子来先勒死我,再勒死他。”黛玉进贾府一回,她对黛玉说宝玉是“祸根孽胎”“混世魔王”,看似批评,却是对儿子满满的溺爱。抄检大观园、清理怡红院、撵走金钏儿、晴雯等人,莫不都是因为她对宝玉的溺爱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生怕宝玉有半点闪失,哪怕草木皆兵,错杀一千,她也在所不惜。撵走金钏儿词条时,吃斋念佛的王夫人,忽然变了脸色,言语刻毒地骂道“下作小娼妇,好好的爷们,都叫你教坏了。”在清理宝玉身边丫鬟时,王夫人更是毫不客气地说“难道我通共一个宝玉,就白放心凭你们勾引坏了不成!”作为母亲,她爱宝玉没有错,但当这种爱给予的太多,或完全不考虑儿子的感受和需求时,对宝玉来说,这种爱其实是一种伤害。因此宝玉不喜欢读书,整天在內帷厮混,无法无天。
做为母亲,王夫人是失败的。同样,薛姨妈在溺爱儿子上,丝毫不亚于自己的姐姐。薛蟠打死了人,没见薛姨妈管教不说,她还想着利用贾府之势平息此事,这样的教育方式,只能让薛蟠更加“性情奢侈,言语傲慢”。而薛姨妈溺爱儿子,仅仅因为“这薛公子幼年丧父,寡母又怜他是个独根孤种,未免溺爱纵容,遂至老大无成。”你看,没了父亲,薛姨妈就这般溺爱,而溺爱的结果怎样呢?薛蟠“老大无成”。进入贾府后,薛蟠却被贾府这一帮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引诱的比当日更坏了十倍。”作为母亲薛姨妈却全然不管,也从未见她真正教导儿子。甚至薛蟠因为调戏柳湘莲,被柳湘莲打了一顿,薛姨妈第一时间想的不是如何去教育儿子,而是要借助贾府去抓捕柳湘莲出气。“薛姨妈又是心疼,又是发恨,骂一回薛蟠,又骂一回柳湘莲,意欲告诉王夫人,遣人寻拿柳湘莲。”还是宝钗看的清楚明白“如今妈先当件大事告诉众人,倒显得妈偏心溺爱,纵容他生事招人。”其实薛姨妈从头到尾,就从来没有好好管教儿子,仗着有贾府撑腰,自家又有百万之富,所以从未把任何事放在心上。她的溺爱最终也为自己带来了巨大的恶果,先是夏金桂进门后婆媳关系的矛盾不断激化,其次是续文里说的,薛蟠再次犯了人命案,被关了起来。可以说,薛蟠的一生,有一大半毁在了自己母亲手中。薛姨妈与其姊王夫人一样,都是失败的母亲典型。三、尤老娘和金寡妇:疏于管教的愚蠢母亲红楼梦里愚蠢的母亲很多,最“亮眼”的还是金寡妇和尤老娘,这两位母亲的做派,实在令人费解,因为她们对儿女是一种放任不管的姿态,只求自己安乐。金寡妇是金荣的母亲,很不起眼的一个小角色,原文笔墨不多,但曹雪芹却非常大方地让她上了回目“金寡妇贪利权受辱”,她受了什么辱呢?金荣在贾府私塾读书,是薛蟠最先结交的“契弟”,两人好的时候,金荣从薛蟠那里得了不少好处,这对金寡妇来说,自然是一笔意外之财。所以当她得知儿子在学堂跟宝玉、秦钟等人闹了矛盾后,她没有去安慰和关心的儿子,而是说起了另外一件事“不是因你在那里念书,你就认得什么薛大爷了?那薛大爷一年不给不给,这二年也帮了咱们有七八十两银子。”由此可知,金寡妇才不关心儿子的学业,也不关心他的身心是否健康,更不会关注这些银子到底都怎么来的,而是一味地让儿子不要闹事,该上学还得上学,金荣也只能忍气吞声。脂砚斋这么评价金寡妇:可怜!妇人爱子,每每如此。自知所得者多,而不知所失者大,可胜叹者!对于金寡妇来说,只要儿子能从学堂拿银钱回来便是好的,其他的她才懒得管。而这便是金寡妇因“贪利”招来的“受辱”。这样愚蠢的母亲,最终害的还是自己的儿子。比金寡妇更愚蠢的是尤老娘,因为她亲手把两个女儿推入了火坑。尤二姐尤三姐姊妹,是尤老娘与前夫之女,前夫死后她带着两个女儿改嫁尤氏父亲,从原文可知,尤老娘是个贪图富贵之人,尤二姐曾指腹与皇粮庄头张家,但后来张家败落,尤老娘就要退婚。她的势利也害了两个女儿,贾敬死后,尤老娘带着两个女儿进了宁府,而得知两个姨娘要来,贾蓉和父亲贾珍是相视一笑,父子之间会心的一笑是有缘故的,从后文可知,这二尤早与贾珍父子不清不楚。这一切的罪魁祸首自然还是尤老娘,作为母亲,如果不是她的放任不管,二姐三姐何以会成为“丧德败行”之人?她却是放任两个女儿与贾珍父子狎昵,而自己却乐得清闲,享受着宁府给予她的一切。如果尤老娘是一个合格的母亲,又怎么会眼看着两个女儿被贾珍父子玩弄?又怎么会明知尤二姐嫁与贾琏不妥,却在贾琏置办了婚房后“十分称心”?又怎么会在贾珍夜里来厮混时非常“会意”地与二姐出去留下三姐?尤老娘对两个女儿的疏于管教、不闻不问,甚至煽风点火,顺水推舟,把两个女儿推到了贾珍父子的魔掌之下,最终一个吞金自逝,一个拔剑自刎。不能不说,尤老娘这样的母亲,简直愚蠢至极,生生葬送了两个女儿如花一般的鲜活生命。四、李纨和赵姨娘:错误引导的自私母亲李纨是荣国府的大奶奶,贾珠的妻子,贾兰的母亲,丈夫贾珠死亡后,她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下子从一个年轻媳妇,变成了槁木死灰般,“唯知侍亲养子,外则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的寡妇。原文没有详细的李纨课子的情节,但有一处却反映出了李纨的教子方式,宝玉、秦钟大闹学堂一回,作为亲侄儿的贾兰也在场,但他并没有出头。贾菌是贾府近派重孙,与贾兰最是要好,大闹学堂一回,有志气不怕事的他本来也要出气,但被贾兰劝住了。原文说:贾兰是个省事的,忙按住砚,极口劝道:“好兄弟,不与咱们相干。”自己的亲叔叔与人打架,贾兰没有说一句话,反而是看到好友忍不住,他却拉着极力去劝,让他不要惹事,因为这件事跟他们不相干。这样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性格,显然少不了李纨的教导。想必李纨曾如此教育贾兰,只以读书为上,要给为娘争口气,其他的任何事都和我们没关系,不要惹事。这种教育方式乍看没错,但却在贾兰幼小的心里种下一颗冷漠旁观的种子,只要没到自己头上,他是绝对不会去惹事的,哪怕是看到亲叔叔宝玉与人争执动拳脚,他也不会说什么,更不会参与。甚至贾府元宵猜灯谜,因为贾政忘了喊贾兰,结果李纨回说“他说方才老爷并没去叫他,他不肯来。” 众人都笑说:“天生的牛心古怪。”每次读到这都有些疑惑,从不会给自己惹是非的李纨,按理说,如果贾兰不愿来,她应该会哄着他来,或者干脆找个别的借口搪塞,为什么她会那么说?想来贾兰的“牛心古怪”跟李纨是脱不了关系的。单亲家庭成长的孩子,本就敏感甚至自卑,而如果李纨作为母亲,除了课子读书外,又没能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和行为引导,那么贾兰养成了冷漠旁观、牛心古怪的性格也就不奇怪了。如果说李纨的教子尚有诸多可取之处,至少后来贾兰高中,那赵姨娘就是个彻头彻尾的自私自利的母亲了。从头到尾,她施加于探春和贾环词条的一切,让她成为红楼梦里最不称职最愚蠢最上不得台面的母亲。最典型的还是赵姨娘对贾环的挑唆与辱骂,她得知贾环被宝玉训了,就一顿辱骂,得知宝玉挑逗金钏儿致其跳井,就挑唆贾环去诬陷宝玉,得知芳官给了茉莉粉而不是蔷薇硝,就骂着让贾环去闹……她得知亲女理家,为了多要几两银子,就不顾贾府旧例,也不顾自己体面,去探春跟前大哭大闹,儿子因为怕三姐姐,不愿闹事,她就仗着自己是贾政爱妾,又有一子一女,跑到怡红院与几个戏子撕扯……赵姨娘固然有其令人同情的地方,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作为母亲,她对自己子女的教导,可以说一无是处,无论说和做,都是错误的,以至于贾环被她教成了一肚子坏水的坏小子。王熙凤曾隔窗含沙射影地借训斥贾环骂赵姨娘词条“你不听我的话,反叫这些人教的歪心邪意, 狐媚子霸道的。自己不尊重,要往下流走,安着坏心,还只管怨人家偏心。”有这样一个倒三不着两的母亲,也难怪贾环成了人人厌弃的小冻猫子。而探春能够“老鸨窝里出凤凰”,除了她自己争气外,更重要的是她并非在赵姨娘身边长大,而是跟着贾母、王夫人长大的,如果探春跟在赵姨娘身边,日日耳濡目染她的那些“阴微鄙贱”,一样会被毁了一生也说不定。生活中,除了自己的母亲,我们也曾见到形形色色的母亲,都说知子莫若母,然而更多时候,我们从一个孩子的行为和教养,亦能大致判断其母为人,判断其所受家庭教育之好坏。三岁定八十,母亲是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之后最大的依赖,很多时候,他们的习惯、性格和后来的人生如何,在很小的时候,通过母亲不同的言传身教,就已经注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