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母亲有个小本子,上面记着她所有的账号与密码,有一次不经意间看到有一页,是母亲记下来找回密码时候用的问题的答案,其中有一个问题是“你最想去旅游的国家?”母亲在后面一行工工整整地写下了“澳洲”。
这不是第一次听母亲说起澳洲了。她经常提起自己在澳洲的朋友,或者身边有朋友的孩子在澳洲念书,说起那个大陆的风光,习俗,空气与人文。我本以为母亲只是随口一提,却没有想到澳洲竟是她最想去的国家。
高中的时候,我就暗自下决定,等长大后挣了钱,一定要带父母去好多好多地方旅游,见识不同的风光,更大的世界。因为他们为了养育我,牺牲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拼命工作,去为我操劳。以至于他们很多的梦想很多的愿望,根本来不及去实现。
我的父亲说,“等你以后工作了,薪水能养活你自己,就已经很不错了,爸爸妈妈也不要求你能帮助家里什么了。”是啊,我们每天为了自己的生计忙忙碌碌,为了房贷,车贷,房租,恋爱而奔走,情况差一点的,连自己的生计都只是刚好满足,情况好一点的,又希望满足自己额外的欲望。等结婚了,有孩子了,养家养孩子的支出更多,能回报父母的又真正能有多少呢?
父母是绝对无私的,他们把大半辈子都献给了我们,他们抑制自己的愿望去成全我们的大半段人生,而我们能回报他们的,仔细想想,竟是如此的少,甚至连陪伴,可能都无法抽出时间。
2
更过分的,甚至有很多人早该到了成熟的年纪了,却依然在向父母索取。比如我身边的一个朋友,她的父母只是普通的公务员,家里的经济也只是普通的水平,连汽车都未曾拥有,而父母平日里外出游玩的次数更是屈指可数。而她呢,却美其名曰要趁读书的时候多出去走走,等工作以后就不再有机会了,在大学期间和朋友一起出国了三次旅行,费用全部都是问家里拿的。
我问她,你为什么不兼职自己挣取旅费呢?她却说,“爸爸妈妈不就是应该支持我出去玩的吗,我干嘛要那么辛苦地自己兼职?”语气里的理所应当让我诧异,而话里面的孩童思维更是让我怀疑她的情商。
你自己都知道兼职是多么地辛苦,那你可曾想过父母的钱也是他们辛辛苦苦地一天一天工作挣来的?作为一个成年人,父母其实不再有义务去养育你了,更谈不上“理应支持”你出去玩。
3
我们常说,努力奋斗,是为了能过上好的生活,但是我想说,我们努力奋斗的目标蓝图里,应该包含着让父母过上更好的生活的计划。
“我那么拼命的工作,只是为了能够支持父母过上一个无忧无虑的晚年。”一个经常出差,工作压力极大的学长曾经在一次分享会上这样说,“其实我大可以轻松一点工作,可是这样的话在广州我只够养活自己,没有额外的钱拿回去给父母,所以我宁可自己辛苦一点,让爸妈能感到幸福一些。”
父母的前半生里,所有的计划里都有你,甚至是,所有的计划都是围绕着你展开的。他们自你出生的那一刻开始,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你。而我们呢,能为父母做的事情本来就少之又少,再不仔细规划,精心安排,你以后一定会后悔的。因为这份情,只此一次。
“我已经开始觉得向父母伸手要钱,让我有很大的愧疚感了。”
小阮是一名大二的学生,某次一起闲聊的时候她跟我这样说。她说每次问父母要生活费,都有很重的愧疚感。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未来的不确定性增加,无以为报的忧虑心加重,这种愧疚感越发地强烈。
“很多次我手头上只剩几百块钱了,我省吃俭用,硬是想晚一点,再晚一点再问爸妈要钱。现在我有时候会做一些兼职,拿到钱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给父母买个什么礼物,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礼物,都能让他们开心好半天。”
4
越来越长大,我们越来越发现“树欲静而风不停,子欲养而亲不待”似乎不是一句谎话。
我的母亲常说,她年轻的时候总想着等生活条件变好了,一定要接外婆外公来家里住,好好地照料他们,可惜的是她没有想到上天没有给她这个机会,早早地就接走了外公与外婆。母亲说她是多么的后悔,因为她后来才意识到孝敬父母其实与生活条件没有必然的关系。
“等条件好了再去孝敬父母”是一个错误的想法,因为你的时间还很多,所以你觉得未来还很长,但是对父母而言,他们却在一天天的变老,陪伴你的时间也一天天变少。
不是说要你给父母买大房子,买高级保健品,才是孝顺他们,相反的,只要你时刻把父母记挂在心上,尽早独立,多陪伴,哪怕只是常常买一些小礼物给他们,他们都会感到十分幸福与满足。对一个人好,其实真的不许要苛刻的时机与条件,只要你想,总有不需要钱的方式去付出。
孝敬父母应该是一件“现在进行时”的头等大事,不能拖,也拖不起。千万不要等错过了,才后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