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和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这样的一些情况:
正在写年终总结时,电话铃响起,等接完电话再写的时候已经忘记了刚才的思路。
在做考勤表算数据的时候被老板喊去办公室,回来数据要重新对。
在房间看电影正起劲,妈妈叫我出去干个活搭把手,回来再看都已经没有刚才的气氛。
这些情形都导致了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课题:“转换损耗”。如何最大程度地降低“转换损耗”呢?我们来看下面的片段。今天的这个拆页来自《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的91-99页。
多任务工作无法避免,不论是被迫中断(如发生要紧急处理的事情),还是我们出于对任务的管理而选择中断一项任务,都会导致“转换损耗”。今天的片段不解决“转换损耗”发生之后如何快速重新进入状态,而是解决如何让“转换损耗”降到最低,更多适用于你可以控制的主动中断情形。
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是:根据一般任务分解的“三明治模型”找到“无法容忍中断”的部分,确保完成这部分的时间是不被打扰的。这个模型由三层组成:
1.核心思考区间:认知复杂度最高,是任务中最至关重要、通常也是最棘手的部分,因此需要集中精力,属于“无法容忍中断”的部分。如PPT的架构。
2.支持性思考区间:认知复杂度较高,是任务中支持性的、补充性的、难度不高的事务,属于“容忍中断”的部分。如PPT的具体内容。
3.操作性动作区间:认知复杂度最低,体力活,属于“容忍中断”的部分。如为PPT选择模板、配图或调整字体。
自从参加21天写作训练营,每天都要原创一篇文案,就是要有干货的内容,而不是日记一类的记叙文。每天从选题、写作到发表,差不多要3个小时。因为干货文案很烧脑,所以一般会留出大块的时间来完成,而这十分困难。每天写作前像一个仪式一般,大吼一声:“我现在有事了,谁也不要来打扰我!”,然后把房门关上,闭关写作。18天坚持下来了,家庭生活质量却损失了,我也不知道我还能坚持多久了。
看了这个片段,我醍醐灌顶。我把写作分为构思主题、写作、配图/排版/发布三个区间。其中写作约1-2小时,为核心思考区间;构思主题时间不定,为支持性思考区间;配图/排版/发布约0.5小时,为操作性动作区间。
然后安排在白天工作时构思主题,有灵感就记录下来。另外将文章配图也在白天空余时间找到。晚上只需要空出1-2小时闭关写作,即填写内容即可。相信在写作技能不断提升后,这一块的时间会越用越少。之后休息一会再抽空排版和发布即可。这样闭关时间短了,和家人相处的时间就多了。
下一步的行动计划是养成构思主题的同时写文章大纲,并且在白天尽量填充内容,这样晚上的写作就更顺畅,所用时间也越少。
当小伙伴们在进行一项任务时就可以采用这个方法, 找到“无法容忍中断”的部分,然后确保完成这部分的时间是不被打扰的。如果刚好在写工作总结“无法容忍中断”的部分时,就提前把手机静音、电话线拔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