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近,不少公司员工已经陆续开始休假,或者从心理上进入放假状态。与此同时,每家公司也开始发放春节员工福利。
年货,是福利之一。
新闻上总少不了钞票堆积如山的年终奖,现实中公司年会上的吃喝盛宴和抽奖也比比皆是。当然,行业不同、公司效益有别,福利有多有少,无可厚非,但对于每一个普通员工,能否在年终之时,领到公司一份年货礼盒,无论大小,聊胜于无,我觉得还是能体现一家公司最起码的尊重与良心的。
今年我所在的公司陆续发了坚果礼盒、两箱点心、两箱饮料和一些购物卡。因为公司是跨多个行业的大集团,不管是自己生产还是资源置换的各类东西都不少,虽说总价值不算太高,但还是让人很暖心的,尤其是即使入职几天的试用期员工也能享受到同等待遇。
回想我职场生涯这十年,记得有一年是没有拿到年货的,那是我大学毕业后入职的第一家公司的第一个春节。
想想当时我的情况,一个人在上海,无依无靠,过年回家车票还相当难买,不像现在有高铁和网络售票。当时为了能买票,也不得不多请假几天提前走。
结果,年初一到初七放假(当时还不是年三十到初六),虽然公司已经没有工作要做了,但也只允许提前请3天,火车票买不到,机票也只有提前6天的。写个请假条,部门上司帮我反复修改润色,以便向上面领导提交时理由能够让人信服:感觉确实买不到回家车票,飞机票又不能改签才提前的。
那时候刚毕业心气高,也没有太在意,最后做完手头工作,没有准假也离开了。年后回来后,只算了3天事假,多出3天算旷工,通报批评并扣除3倍工资,一个月总共被扣了12天的工资,到手只有750块。
当时月工资只有2000,其实也做好了被扣钱的心理准备,就是用工资换假期嘛,心想最坏的结果不过就是被炒鱿鱼,也认了。
当时在那家公司,每人还发了年货,是一箱腊肉,因为走得早委托同事代领的。等过年回来上班,竟然也没有了。找到行政一打听,才知道因为提前请假回家,公司决定收回年货了。与我一起享受同等“待遇”的,还有一个来自宁夏的女孩子。
记得我当时很快就释然了,这个女同事还气不过,在网上某个论坛发了一篇吐槽公司各种奇葩事情的文章,虽然用的是化名,可是没有领到年货的估计就我们俩人,一调查就清楚了。结果被扒出后,公司还以侵犯名誉为由跟她对簿公堂。现在想想,那时的PC端网络论坛真火啊!
这是一家什么公司呢?说来可能很多人不相信。这并非一家私人老板的公司,而是上海房地产交易中心的一家下属企业,也算是政府部门的第三产业公司,企业管理者在政府的房产交易部门有相应的公职岗位。
那么,为什么这样的公司会存在呢?我大学学的新闻传媒专业,但当时传媒业并未完全市场化,更没有像现在这样铺天盖地的自媒体和小众媒体,除了互联网PC端的几大门户,报纸、杂志这样的纸媒,还是大多数人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民营公司要经营纸媒内容还受制于有限的刊号资源。这种情形下,拥有垄断资源的官办企业,自然对非体制内员工采用一种“奴隶”式管理,直到你适应,形成快乐受虐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当然,像年货都能收回这类事,只是这家公司各种奇葩管理方式的一种。当时公司的主要产品是一本在全上海发行、介绍房地产行情的杂志,半月一期,因为没有专职的校对,需要各个文字记者和编辑自己校对,有错别字也难免。但公司却发明了一种“纠错制度”,出现每个错别字相应记者扣5元钱,纠错者则会领到2.5元的奖励。于是,还真有非采编部门的同事,在出刊后,拿着一把直尺一行一行比着,逐一校对“纠错”赚外快。记得有一期,独自负责一本近百页副刊的编辑,被扣了四五百块。
当然,随着纸媒的衰落,这本杂志也在前几年停刊,公司不复存在。现在回想起来,在毕业后的第一年就经历这种公司,看到高压管理下各种媚上欺下、唯唯诺诺、阿谀逢迎和部门间内斗内耗的丑态,也能够带着淡然和理解的心态看待了,至少这也算是职场生涯的一笔宝贵财富。值得庆幸的是,自己在这里还经历了一次升职加薪。后来,在入职一年后义无反顾的离开,并没有丝毫眷恋。
以后,我也可能会成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有自己的员工,不管创业成败与否,最基本的良心,只要公司活着,不拖欠工资;赶上过年,尽我所能,为每位员工备一份年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