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学了,经常和同学发生言语甚至肢体冲突,每次看到孩子,或带伤或伤心地回来,自己既心疼又生气,和老师沟通了几次,效果也不明显。后来就教育孩子,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让孩子狠狠回击,不用怕。但冲突还是有,遇到胆小的,孩子打赢了,回来就说,某某被我打跑了或某某吵架吵不赢我,遇到胆子大的,孩子回来就伤心,一问,某某怎么怎么欺负我了。细细观察,就发现孩子和人交流,喜欢动手或者会出口伤人。于是就告诫孩子,和人交流用嘴不用手,不要一言不合就骂人。但是效果还是不明显。时间一长,孩子逐渐被大部分同学排斥,被老师不喜。自己也很担心,四处查阅资料,寻求心理咨询,经过一段时间学习、思考,总结出以下几点心得,希望能帮到孩子和其他有类似情况的孩子。
第一,如果孩子经常和同学或同龄人发生冲突,首先要在自己孩子身上找原因,大半是孩子与人交流沟通方式有问题。要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方式与同学朋友交往。不能手欠,动不动动手打人,不能张口就骂人。孩子是面镜子,反映的是家长的问题,家长要意识到,孩子的问题来源家庭、来源家长,要反思自己的家庭、反思自己的言行,并作出相应的调整。
第二,教会孩子有同理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让孩子在要骂别人或打人的时候,冷静地思考一下这个行为带来的后果是什么。你打别人别人会疼,别人打你你也会疼。你骂了人,别人自然要骂你,甚至会演变为肢体冲突,进而被打伤或被辱骂,可能还会招致老师的批评、同学的排斥。孩子明白了这些道理,行为就会有所改变。
第三,教会孩子包容。舌头和牙齿都会打架,更何况人。人是社会人,在社会交往中,难免会有一些磕磕绊绊,表现在孩子之间,可能是一些推推搡搡、一些言语冲突。如果只是无心之失,或是孩子间闹闹玩玩,让孩子大可不必介意。
第四,教会孩子要有自身的行为底线,尽量不要去伤害和攻击他人。在与同学、朋友的交往中,如果对方的言语、行为过分,让自己感到不舒服,可以走开、避开他,以后尽量避免和他有更多接触,但切不可去伤害和攻击他人。
第五,教会孩子说好听的话。在生活中,父母要以身作则,擅于发现身边人的优点和长处,并不吝赞美别人、夸奖别人。这是人际关系致胜的法宝,孩子间,同样适用。让孩子多看别人的好,多鼓励赞美别人,这样孩子的朋友自然会越来越多。让孩子在交往中,不抬杠、不较劲,尊重和和理解他人的个性,说文明礼貌的话。
第六,教会孩子管理情绪。只有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才不会在处理事情时,因失去理智、愤怒而发生言语或肢体上的冲突。有脾气是本能,能控制脾气才是能耐。让孩子做个自律的人,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第七,教会孩子保护自己。在遇到行为顽劣,有意针对自己、伤害自己的人或事时,要及时、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让对方明白,你这样做,伤害了我,我非常生气。同时,要寻求老师和家长的帮助。
家长在确认自己的孩子无错,是对方有意针对、欺凌自己孩子时,要及时与老师、对方家长沟通,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第八,教会孩子处理情绪。在孩子被欺负后,会有愤怒、伤心、生气等负面情绪,家长一定要想办法帮助孩子把负面情绪释放掉。可以引导孩子把这些负面情绪画出来、写出来,然后把他撕碎、把他扔掉。或用枕头发泄法,把他发泄出来。否则,长期的负面情绪会侵蚀孩子的身心成长。
如果以上都能注意到,相信孩子在学校会少更多的冲突,甚至会有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会有快乐的校园生活。
%%%�a��?4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