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在结束时,讲述了杜利教练的故事,他在1964-1988年执教斗牛犬队的主教练时,执教记录时201场胜,77场败和10场平局,赢得过6次分区冠军与1次全美冠军。通过对杜利教练执教的分析,得出杜利教练球队的诀窍:检索、有间隔、有穿插的练习、多样化练习、反思,以及细化。
以下拆页选择本章的小结内容,进一步说明作者在本章讲述的核心观点。
拆页四
来自第三章《“后刻意练习”时代的到来》
P68
人们顽固地相信,自己把心思放在一件事上,拼命重复就能学得更好,认为这些观点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而且“练习,练习,再练习”的明显收效再次证明了这种方法的好处。但是,科学家们把习得技能阶段的这种成绩称为“暂时的优势”,并把它同“潜在的习惯优势”区分开来。形成习惯优势有种种技巧,例如有间隔的练习、有穿插内容的练习,以及多样化练习,这些技巧恰恰会放缓有明显成果的学习进程,它们不会在练习中提高我们的表现。我们从表面上看不到成绩提高,也就没有付出努力的动力。
填鸭式练习是集中练习的一种形式,它一直被比作贪食症—吃得不少,但没过多久基本上都吐出来了。把学习与练习间隔开来分期进行,让两者之间隔上一定时间,这样做就能让学习成果更加显著、记忆更加牢固,能有效地形成习惯优势。
间隔多长时间才够?答案很简单:只要练习不是无意义的重复就可以。从最低限度上说,间隔的时间足够出现一点儿遗忘就对了。练习环节中间出现一点儿遗忘是好事,只要它能让人更加努力地练习就行。话说回来,你肯定不愿意忘掉太多东西,以至于检索最终变成了对资料的重新学习。间隔一段时间再练习能巩固记忆。睡眠似乎在巩固记忆的工作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所以在两次练习间至少间隔一天应该是不错的做法。
穿插练习两样或更多的内容同样也提供了一种间隔。穿插内容练习有助于发展人们辨识不同问题的能力,也是在培养人们从不断增加的解决方案中寻找合适工具的能力。
进行穿插内容练习,不能是完成一个科目的全部练习再跳到下一个科目。你需要在每个科目的练习完成前就跳到下一个科目。我们的一个朋友这样描述自己的经历,“我去上了一堂冰球课,学习滑冰、控球、射门。滑冰练习还没进行多长时间,自己刚刚有点儿上手的感觉,教练就转到控球练习上了,这让我感到非常沮丧。灰心地到家后,我说,‘为什么教练不让我们一次把技能练好呢?”其实他是遇上了少有的好教练。这位教练懂得分散精力练习不同技能要比下力气一次掌握一件事更有效果。球员感到沮丧是因为并没有在短时间内看到成果,但到下一周,无论是滑冰、控球,还是其他内容,他都会获得全面进步,效果会好于每次只专心练习一项技能。
与穿插内容练习一样,多样化练习有助于学习者树立更开阔的心理模式。这是一种能力,掌握它的人可以评估不断变化的条件,并调整应对方式进行适应。可以说,穿插内容练习与多样化练习有助于学习者超越暂时性记忆,步入更高层次的概念性学习,并把它们应用到实际情景中,从而获得更全面、更深刻、更持久的学习效果。这些学习成果在运动技能中就表现为潜在的习惯优势。
有间隔、有内容穿插出现,以及内容多样化,其实就是我们生活的本来面貌。每次出诊或是每次打橄榄球比赛,都是一次测验,也是一次检索练习的锻炼。每次常规的拦车检查对于警察来说都是一次测验,而且每次检查都不一样,这会加强警察的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只要他上心,今后的工作就会更有效率。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是“从经验中学习”。有些人似乎从来不学习,学与不学的一个区别可能就在于,人们是否培养了反思的习惯。反思是检索练习的一种形式(发生了什么?我是怎么做的?怎样才能有用?),而且辅以细化加强(下次我要采取别的什么方法?)。
正如拉尔森医生提醒我们的那样,大脑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是极具可塑性的。“让大脑工作,实际上就是给它引入更多复杂的网络,然后反复运用这些神经回路,从而使头脑更加灵活。这大概才是最重要的。”
「I,重述知识」
我们如何学习新知识呢?按照后刻意练习的几点要求是:间隔练习、穿插练习、多样化练习以及反思。
为了帮助我们理解这几点要求,我们先来看看学习的本质是什么?学习的本质其实是让知识变成条件反射,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让自己学到的知识,在自己想要用的时候能下意识的用出来,这样才能更好的解决我们的问题,这也才是学习的目的所在。比如,外科医生学习的所有专业知识,都是为了让自己在做手术的时候,能够快速应对可能发生的所有复杂和未知的情况,一个看书或者报课,学习沟通技能的人,为的也是在未来与爱人、客户、孩子沟通时,能够更高效的解决问题,避免吵架。
因此,学习的问题就变成了怎么才能够让自己在未来想用的时候,还能记得这个知识点。
解决的办法就是后刻意练习,这种方法不仅能够让我们更清晰的记得当初学习的知识点,并且能够让我们对于知识点的理解更透彻,达到触类旁通的地步。
为什么这种练习方式这么有效呢?因为这种练习方式的本质是养成一种习惯优势,即在学习一种新知识之后,平时有意识的重复和有间隔的检索知识,让大脑对知识形成长期记忆以及更深层次的理解,而短时记忆。
举个简单的例子,当我们听了一节课程,或者看了一本书,过了一天之后,你还能记住多少内容?估计能有百分之50,那过了两天,三天,甚至一周之后,你还能记住多少呢?估计百分之十都不到,更别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了。
如果我们使用后刻意练习的方式,一方面,我们需要在听完课程之后提出几个小问题,在第二天早晨提问自己,然后依靠自己的回忆来作答,如果我们觉得这个知识很重要的话,那么可以自己安排,第三天早晨或者晚上继续给自己提问,那么大脑就得重复检索课程的相关内容,重复回忆那段知识,这个过程可能会觉得很难,甚至挫败的想不起来,但学习本来就是一件耗费精力和需要大量投入认知的事情。这样的训练方式就是重复检索;
另一方面,假设你报的课程是沟通力的课程,并不是说你必须专注学习这一个课程之上,你可以同时穿插学习其他课程,或者阅读其他书籍,这就是穿插练习,也许你会觉得,我好不容易通过重复检索,把这个课程熟悉一点点,现在再输入其他知识,那原本学习的知识不是很快就忘记,或者混淆了吗?然而,穿插练习会让你在对不同内容的切换过程中,耗费更多脑力,从而增加你对知识的长期记忆水平,虽然这会让你有种不好的学习感受,让学习的时间变长和变难了,但比起当时记住的短暂优势而言,这样的穿插练习,让你对知识的记忆更加牢固和持久。
再者,后刻意练习提倡多样化练习,也就是说假如你想练习三米投篮的技巧,一直站在三米的位置重复练习投篮,不如不断变化投篮距离,比如同时在两米、三米和四米处投篮的效果更好。因为这样的多样化练习方式,会帮助我们不断对比分析知识不同的应用场景,增加辨识度,达到在应用时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最后,我们还需要经常反思,反思最大的好处是,能够让你在脑中模拟一遍,知识在合适的场景使用之后的效果到底如何。比如医生学习医学知识,能够解决病人的疑难杂症吗?球员平时苦练球艺,真正比赛时效果如何?因此,最好的提高学习效果的方法就是实战演练,而通过反思,我们能够把自己的经验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从而不断修正自己的经验,精进自己的技能,让医术更高,比赛成绩更优异,这才是我们学习的目的和期待达成的效果。
提到后刻意练习,我们很容易想起刻意练习,那么这两者到底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呢?
刻意练习是在关注“怎么学”,如果方法错误的话,即使你在一个某个岗位训练一万小时,也没什么效果,而如果你能找到一位专业的导师,他就能够在你训练的过程中给予最恰当的反馈,这样你就能够发现问题,做出改进,从而持续的进步,当然,如果找不到导师,只要你能专注的做这件事情,并且找到可以给你提供反馈的方法,继而根据反馈纠正问题,那么学习的效果依然会不断提高。刻意练习最终的结果都是为了建立一个更高质量的心里表征,而这是普通人与大师最本质的区别。
而后刻意练习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怎么才能“用”的更好,这也可以说是“后”这个字的意义,学了之后怎么才能用的更好,怎样练习才能够让知识在学习之后的使用效果最好。答案就是通过重复和有间隔的检索,具体表现在学习的时候穿插练习、多样化练习,以及反思细化,这样能够帮助我们内化这些知识,从而在应用的时候能够达到条件反射式。
「A1,激活经验」
【故事】
在本月的13日和14日两天我去北京参加了赵周老师的RIA学习力导师授证班,回来之后,我克制不住自己,总是跟老公讲,为什么学习力是元能力?为什么要反求诸己?什么是成人式学习?什么是学院式学习?学习力有哪三个维度?对应的我们要用什么工具来落地应用?
之后,我又积极参加学习力课程的输出训练营,不到一周的时间,就《认知天性》这本书,我 完成了四篇RIA便签的书写,同时,在朋友圈完成了五次对信息的前因后果适用边界的追问,而每次完成作业,我都在不断的检索和回忆当初在课程中学到的相关知识。
最后,我又在上周四,也就是18日那天,决定要在分舵做一次关于学习力课程中,读书拆为己用这段内容的分享,我开始再次认真的回忆,学习当初课程的内容,反复回忆梳理自己讲授时的课程逻辑,最终在周日21日那天做了分享,很感动有位小伙伴抱病来听我的分享,让我非常感动。但通过小伙伴的反馈和自己的反思,我认为自己在整个讲课过程中不够自信,虽然能够复原赵周老师百分之七十的课程,但自己的理解还不够深入,这缘于自己对学习力的实践还不够,为了未来能够更好的讲授学习力课程,我决定坚持输出便签作业及朋友圈的阅读文章并追问。
【反思】
结合原文的知识,我反思自己在学习完赵周老师课程之后所做的事情,不论是给老公讲、或者写便签作业,朋友圈阅读追问还是线下分享,我都是在重复检索,给老公讲发生在刚回来的一天,后来的线下分享发生在几天之后,这是有间隔的检索,而给老公讲、写作业、线下分享,这几种不同的重复检索方式,就是有穿插的多样化练习。最后,我在线下分享课程之后,反思自己的实际讲课效果,找出问题,从而规划出后续的行动。
【A2,规划应用】
【目标】
使用后刻意练习的方法,设计一套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RIA便签读书法的方法。
【步骤】
第一,每周日在线下讲解什么是RIA便签读书法并做出示范之后,提供拆页让大家实战练习;
第二,周日活动结束后,建立微信群,针对便签法这项技能本身,提出几个思考问题供大家回答,比如如何重述知识?这里的重述与我们归纳段落大意有什么区别?写A1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写A2最大的坑是什么?等等,可以每天在群里提问,也可以隔天提问;
第三,在周日活动结束后的一周内,选取一个拆页,供大家实战演练;
第四,等到下周日活线下活动时,大家分享交流自己上周在群里完成的便签作业,对照便签书写标准,反思自己存在哪些问题,该如何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