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做软件的人究竟在干什么?
关于这个问题,老土觉得会有几个答案。
2.1 做软件的人都在想如何挣钱!
与任何一个商业环境一样,软件团队也要面临生存压力,有盈利的诉求。在国内的软件行业中,还有一个现象非常明显,就是软件团队中年轻人的比例非常高。虽然年轻人更有创造力,更有精力,但毋庸置疑的是这些人的生活压力更大,对收入的诉求更强烈而明确。在这种背景下就难免会出现,如果觉得做这个软件可以挣钱,大家自然也就一窝蜂的冲上去了,而如果觉得这个软件不挣钱,谁也都懒得投入开发力量。
这点在“工具型软件”领域中尤其明显。有很多工具型软件对用户来说非常有价值,如果让用户评价这款软件往往也会给出非常高的评价,但是如果这款软件的开发者敢于收费,则这些曾经给出好评的用户往往会很快换用其他类似软件。工具型软件的最大的问题在于,其一旦被开发出来,其所谓“优势特性”就统统暴露在其竞争者眼中,而“山寨”其他工具软件的门槛实在很低!在这种恶性竞争的场景中,工具类软件成了很多软件团队都不愿意涉足的领域。请各位看官注意一下,锤子科技的多次发布会都将门票收入捐给了OpenBSD和OpenSSL。其实这些开源组织之所以鼓励也乐于接受各界的捐款,也在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工具类软件的收入困境。
从上次老罗发布的Big Bang和One Step,到这次发布的升级版本,老罗和他团队的确奉献出了一系列不错的工具型软件。之所以老罗和他们的团队有意愿,投资人也乐于支持他们将工具软件做好,是因为当前在手机领域中如果想要在硬件竞争中获胜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而想要在软件领域中取得一些“亮点”的成本要低得多得多!老罗选择软件领域发力,是非常明智的“四两拨千斤”的思路!
2.2 做软件的人都在“快速试错”!
所谓的“快速试错”指的是在产品开发的过程中通过持续的快速的小步的迭代,尽早尽快将(原型)产品投入到市场,并交由用户完成反馈,而后及时的根据用户的反馈确定或者否定原有的方案的产品开发模式。关于“快速试错”,各位看官可以在网上找到一大批支持这个观点的文章和书籍。如果单从软件过程管理的角度看,老土非常支持这种过程管理思路。但如果从产品开发的角度看,这种方式似乎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实际上有很多的优秀产品的诞生正是因为其产品负责人没有聆听用户的建议,在其一意孤行之下而取得了成功。类似的案例很多,Facebook的扎克伯格曾经说过“听取用户建议的企业是愚蠢的",而汽车大王亨利福特曾经说过:“如果我当年去问顾客他们想要什么,他们肯定会告诉我:‘一匹更快的马。’”。
从老土自己做互联网产品的经验看,固然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很重要,但最最重要的还是产品负责人要有自己的想法和偏执,否则最终做出来的东西往往是一个没有棱角的产品。这类产品在今天的互联网中根本就没有活路。实际上,老罗在发布会上曾经笑谈,Big Bang 2.0根本就是为他开发的一款软件。不知道其他看过这个发布会的人是否留意了这句话 。当老土听到这句的时候,真的有种“原来如此”的感觉。锤子科技最近两次发布会中推出的软件产品更像是一款被偏执的暴君打造出来的武器,而不是“快速试错”出来的“民主的”产品。
此外,在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总是会有高高低低。如果一味的聆听用户的反馈,这款产品就非常有可能被放弃;然而如果这款产品有一个“偏执的”产品经理,那么熬一熬,也许就会“柳暗花明”!关于这点,老土不得不说,正是因为老罗在锤子科技中有说一不二的地位,所以其“偏执”才可能被贯彻下去。因此是老罗在公司的地位,使之有“有工匠精神”的资格;而如果是一个打工者有这种偏执,结果只能是黯然离开这个公司。
[未完待续]